于紅麗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敝v深是講透的基礎,講透是講深的升華;講深是講活的前提,講活是講深、講透的路徑。要將深邃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講深刻、講清楚、講透徹,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以必然。思政課能否講深刻,關系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成效。把思政課講透契合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現實需要,也可以推動思政課教學守正和創新的雙向互動。
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思政課改革的焦點必須關注學生理論思維能力的建構。把握思政課改革的正確方向,找準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從聚焦學生的“表現力”到關注學生的“思維力”,實現“表現與思維有機結合,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研究生階段重在開展探究性學習,本專科階段重在開展理論性學習,高中階段重在開展常識性學習。因此,高校思政課應更加注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把培養學生理論思維作為關鍵。以民主的方式,建構平等交流的課堂平臺,以創新型載體摒棄說教模式,避免出現學生“被灌輸”“被教育”“被參與”的被動學習局面,營造學生愿意參加、平等交流的主動學習局面。例如,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大學生在理想和現實、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個人和集體、民族和世界等方面存在困惑。高校定期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線上、線下研討會,在前期閱讀紅色經典理論基礎上,結合實踐,學生通過深入思考提出問題,教師對問題進行整理分類,聘請專家,建立對話課堂,幫助學生建構理論思維,培養獨立的思辨能力,在激發課堂生命力的同時實現了教學質量提升的雙贏結果。平等對話課堂的建立,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有效避免非互動現象的出現。通過研討會建立高層次的共享、碰撞、共建型的對話,創新講道理的方式,為生生對話、師生對話搭建起互動平臺,將有效提升課堂品質。
思政課把道理講“透”,必然要求理論徹底、以理服人,只有解決了學生思維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讓馬克思主義道理、真理、情理深入人心。翻轉課堂強調以成果創造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能力提升為目標,教師通過講清道理,讓學生既能深刻理解道理,又能體會道理之中的“真理”“情理”以及學會道理背后所透射的方法論。例如,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提前向學生推送課程相關文獻、學習資料并設置優質問題;在課堂教學之后,針對課程內容布置必讀書目,讓學生結合所學發現問題,繼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翻轉式課堂注重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式教學中幫助學生順其自然得出結論,提高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培養其高階思維和邏輯思維,鍛造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學術能力。通過學生自學、提出問題,整理分類得到問題鏈,教師從學生的一個問題切入,將觀點講透,以點帶面輻射其他問題,通過層層剖析、絲絲入扣的講解,讓學生懂道理、明學理、通事理。答疑解惑式講道理的方式聚焦從“知識輸入”到“思維產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知識轉換成自己的思想、見解、學識,并將其呈現出來。教師“照著講”,確保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講清楚;學生“接著講”,則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提出新的問題,輸出自己的認識、思考、觀點和思維。從“照著講”到“接著講”是教學改革理念的創新,由傳統的重點關注教師如何講,到當下重點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輸出,翻轉式課堂教學既可以讓學生高效率地接受、內化現成的定論性知識,又可以引導學生探求知識、復演過程,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與預見預判的能力。此外,翻轉式課堂衍生的翻轉式評價可以引領學習方式方法的創新,也提供了思政課講道理的新方式,它主張將嵌入評價與學習同時發生的評價融合到教學過程中,評價的目的是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讓評價不再成為學習的終點,而是通過嵌入式評價更好地指導學生完成自我評價、自我反饋,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學習方式,讓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成為歷史。此外,通過專家點評、同行評價、督導評價、學生評價,也實現了評價主體與形式的多樣化和過程化,達到了嵌入式評價與學習相伴而生的良好效果。
信息社會、網絡時代、數字經濟、虛擬技術等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同時也為思政課堂帶來了新的數字資源。當今世界各種價值體系激烈較量,錯誤思潮暗流涌動,大學生正處于理想信念的塑造期、邏輯思維的培養期,因此數字課堂必須強化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思想地位,避免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到沖擊,切實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數字課堂必然要激濁揚清,明晰“國之大者”,透視“世之大勢”,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自覺抵御錯誤思潮,爭做時代新人。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和網絡安全作為“互聯網+思政”的“最大變量”,必將成為推動思政課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的“最大增量”?!盎ヂ摼W+”可以大大彌合地區差異,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從而實現思政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思政課育人效果。思政課堂建立的傳統媒介與數字媒介相協同的新平臺,既兼顧了互聯網技術特點,又疊加了網絡屬性和教育屬性,這種協同聯動的數字課堂可以充分發揮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優勢,體現了跨界融合、創新驅動、交互共享等思政課教育新特點,創新了思政課講道理的方式,大大提高思政課講道理的效果。例如,學生社團充分利用開展“大學生講中國精神”活動的機會,通過投票等環節,擴大政治影響的輻射面,提高大學生理論學習的“參與度”“活躍度”和“滿意度”。建立起來的立體數字資源庫進一步豐富思政課講道理的數字資源。錄制“大國工匠”“中國精神”等系列微課視頻,豐富思政課教學資源庫。數字協同課堂的建立,有利于構建思政磁場,釋放思政魅力,建立思政輻射影響力,全面創新思政課講道理的方式。
講道理首先要營造講道理氛圍,這種氛圍的建立需要教師、學生的共同參與。教師通過夯實理論基礎,開拓理論視野,建構起用理論、學理論氛圍,積極喚起學生學理論的熱情。學生則通過接力朗讀紅色經典理論、研討紅色理論等形式融入學理論、用理論的氛圍中。用創新的理論聯系最新的實際講好思政課,才能充分體現理論對當今世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強大闡釋力和引領力,讓學生真懂、真信。依托各種主題實踐基地建立起來的情境課堂,通過真實情景再現向學生講理論,用事實說話,講出理論的精、氣、神。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將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相融合,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講深、講透、講活。例如,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基地,通過講述紅色事跡,培育紅色理論氛圍,讓學生體悟紅色印記,厚植愛國情懷。同時,以思政課虛擬仿真體驗館為媒介,通過虛擬仿真技術,讓學生重回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等,用鮮活的素材講道理。可以利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生動的歷史素材講道理。要注重課堂延展的寬度和深度,從多樣化素材中拓寬講道理的視野,從多元文化中建構起講道理的大格局,以鮮活理論氛圍和鮮活素材,創新大思政的育人途徑,提升思政課課堂質量。

縱向課堂以思政課大中小一體化縱向銜接為引領,建立思政共同體理念,遵循育人規律,層層遞進講道理;橫向課堂聚焦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發展問題,通過建立學情動態研判機制,準確把握學情總體特點及不同專業、不同生源的學生特點,實時跟蹤學生的思想動態,探究學生困惑的難點和焦點。根據學情數據,教師深度研磨教材,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強化職業道德、職業價值觀等教育,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建構橫向立體的思政課堂。立體課堂的建立有利于思政課講活道理,厘清理論脈絡,更好指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