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炬強
(九江職業大學,江西 九江 332000)
數據挖掘技術主要是指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和整理出具有可信度、有效性的數據,并將該數據與數據庫之間建立起有效的連接關系。數據挖掘處理對象通常包含兩類,一類是含有噪聲的數據源,另一類是模糊的數據庫,數據挖掘結果是幫助用戶快速提取未知的有價值信息或者知識。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下,人們所處理的數據量變得越來越龐大,此時,需要借助數據挖掘技術,高效化、精確化分析和處理網絡輿情動態,為實現對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的成功處理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因此,如何將數據挖掘技術科學地應用于網絡輿情危機管理中是相關部門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在新形勢下,我國網絡輿情面臨著復雜化、影響力增強化、載體多樣化、導控與應對不足等問題,網絡輿情存在的問題類型如圖1所示。

圖1 網絡輿情存在的問題類型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輿情變得越來越復雜,這一變化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網絡輿情數據量異常龐大。由于網絡輿情數據具有偶然性、海量性特點,導致相關部門無法在最短時間內快速地捕獲和整理社會輿情,難以捉摸和預測社會輿情的發展演變趨勢。(2)網絡輿情呈現出選擇性傳播特點。網絡數據通常表現出無限性特點[1],這與網民有限的關注力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和矛盾,導致網民無法在第一時間全面、精確地了解和把握當前網絡輿情真正面目。對于網絡媒體而言,通常表現出較高的人際傳播性能和大眾化傳播性能,有利于更好地激發同類網民的共鳴感,導致部分偏激輿論被突出化、放大化。(3)網絡輿情話語權變得分散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降低了數據獲取難度[2],大量的機構或者個人利用互聯網,可以快速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數據,并分析這些信息數據,從而得出相應結論,使得輿情事件迅速傳播,這無疑增加了網絡輿情危機的管理難度。
在互聯網發展的初期,網絡媒體主要在參照報紙、電視等報道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補充。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下,各種移動端設備不斷涌現,導致網民數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傳統媒體逐漸被淘汰。網絡媒體具有傳播高效、傳播便捷等特點[3],能夠激發和調動網民發布信息的欲望和興趣,從而引發各種各樣的輿論,對傳統媒體最終討論結果產生直接性的影響。現階段,網絡媒體逐漸取代傳統媒體,并發展為獲取報道內容的主要渠道之一。
目前,網絡輿情載體主要包含微信、QQ、論壇、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這無疑提高了網民的組織化程度。大量網民通過利用這些網絡社交平臺,可以實現各種群組的創建和使用。這些多樣化的網絡載體為各大網民提供了強大的線上交互功能和線下交互功能[4]。此時,網民不再是一個單一、獨立個體,可以積極加入多種群組中,確保他們能夠獲得真實、可靠的消息,并向世界各個角落傳播這些消息。此外,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有效地拓展了網民溝通時間域和空間域,任何一個人利用互聯網就可以發送相應文字、圖片和視頻,為當地政府應對和管理網絡輿情危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5]。
對于網絡輿情而言,其導控和應對存在以下不足:(1)網絡輿情應急準備不充分,響應效率低下。現階段,我國網絡輿情管控體系缺乏一定的健全性和完善性,導致相關部門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及時、有效地處理突發事件。另外,當網絡輿情爆發時,相關部門無法對這些網絡輿情危機進行科學、有效地監控和引導。(2)網絡輿情危機處理方式缺乏主動性,缺乏制度的有效化支持。在處理敏感事件時,相關部門主要采用回避、封號等各種冷處理方式,避免網絡輿情向嚴峻化方向發展,這種急于控制事態的處理方式[6],很容易誘發更加嚴重的網絡輿情危機。(3)網絡輿情控制手段過于落后,缺乏系統化設備支持。一旦出現網絡輿情突發問題,相關部門會選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其進行拖延處理或者壓制處理,如刪除貼吧、封掉IP號等。
網絡輿情主要是指在各種突發事件的影響和刺激下,網民利用網絡,隨心所欲地表達和傳播對某些事件的情感、認知和態度。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網民逐漸擴展和優化了自身的公共空間,而網絡平臺的研發和應用,為各大網民發表觀點提供了重要平臺支持。網絡輿情危機主要是指社會性重大事件通過互聯網[7],在第一時間內快速生成大量的信息,在眾多觀點的影響和鼓舞下,網民發表的個人意見變得越來越主導化,使得社會事件向敏感化、突出化、尖銳化方向不斷發展。而網絡輿情危機在實際管理中,需要借助職能部門的力量,構建相應的敏捷反應機制,應用數據挖掘技術,實現對網絡輿情危機的積極應對和數字化管理。
為了確保數據挖掘技術科學、有效地應用于輿情質量管理指標分析領域中,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圖2所示的數據挖掘流程,充分發揮和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優勢。

圖2 對輿情質量管理指標進行數據挖掘流程
2.1.1 分析網絡輿情危機應對數據
對于網絡輿情而言,其在整個事例系統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事例系統重點處理的關鍵工作主要是處理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相關數據,所以,相關部門要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網絡輿情危機出現的頻率和類型進行全面的分析、統計和整理。從不同類型的網絡輿情危機中,篩選和提取出輿情危機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網絡事件。將最終統計結果與數據申報專項內容進行充分結合,以不斷提高相關研究投入力度。
2.1.2 評價整體危機管理水平
網絡輿情危機管理系統在實際設計和開發中,主要用到了數據挖掘技術,利用該技術,可以全面化預估和綜合化評價整個輿情危機所對應的管理水平。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全面收集和整理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相關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系統化分析和篩選,從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該類危機處理效果、系統使用情況等信息,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公眾應對網絡輿情危機能力,還能在第一時間快速地部署和管控未來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
2.1.3 分析網絡輿情危機管理效果
在對網絡輿情危機進行管理期間,相關部門要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選出比較典型的網絡輿情危機,并對其管理效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職能部門需要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網絡輿情危機處理工作。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過濾處理和篩選危機處理結果、處理方法,并制定和完善相應處理方案,確保該方案完全滿足網絡輿情突發事件處理需求,為及時、有效地處理網絡輿情危機提供重要的依據和參考。
在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背景下,職能部門要加強對網絡輿情危機管理工作量的全面分析和統計,為了實現以上目標,首先,要全面地分析和歸納影響網絡輿情危機數量的常見因素,便于相關人員科學、有效地調整和變動應對網絡輿情的處理方案。其次,還要根據設置好的工作量指標,不斷優化網絡輿情危機管理流程,并根據網絡輿情危機數量,全面了解和把握網絡輿情危機管理工作量的執行情況。在統計和整理這些數據期間,相關部門要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靈活、科學地分辨和識別網絡輿情危機數量變化趨勢,為后期政府預測未來網絡輿情危機數量提供相應的素材和依據。
對于網絡輿情危機系統而言,其內部含有龐大的數據,為了實現對這些數據的全面化分析和挖掘,相關部門要重視對聚類分析技術的應用,在應用該技術期間,要根據各個職能部門的實際工作情況,全面地收集和整理網絡輿情危機相關信息數據,并將這些信息數據傳輸到指定的模型倉庫中。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便于后期對網絡輿情危機事件及時、高效處理。另外,還要根據網絡輿情危機信息,將該危機事件出現時間設置為具有代表性的標識,并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全面地分析該輿情事件信息,找出不同網絡輿情危機出現時間之間的聯系,根據這些聯系,獲得網絡輿情信息以及該危機最終處理結果。最后,將相關規律與網絡輿情事件進行有效融合,并對網絡輿情危機應對方法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網絡輿情危機應對效率和效果。
現階段,我國服務行業逐漸向個性化服務、公共化服務方向不斷發展。網絡輿情的頻繁爆發,通常是由于信息不對稱、信息共享不及時,導致整個網絡輿情事件變得更加嚴峻。因此,職能部門要利用專門的系統平臺,對該輿情危機進行及時有效的回應和處理。網民在瀏覽網頁時,通常希望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快速地找出自己需要的且有價值的信息數據,為此,相關部門要定制符合網民使用需求的個性化服務功能。個性化服務的目標是幫助網民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8],采用合理的方式,促使網民使用習慣變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通常離不開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在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背景下,網絡輿情危機個性化服務設計主要包含以下兩個環節:(1)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在充分結合網民使用需求的基礎上,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有價值數據,只有這樣,才能引導網民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2)職能部門要針對當前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發展情況,根據網民使用需求,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為網民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網絡輿情危機應對方案的智慧化、高效化制定。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下,數據挖掘技術憑借著自身優化網絡輿情信息資源、完善信息檢索方式、提升數據管理水平等優勢,被廣泛地應用于網絡輿情危機管理中,為實現對該危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相應的決策和依據。另外,在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背景下,可以深入、全面地分析和挖掘輿情危機相關數據,為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應對網絡輿情危機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數據挖掘技術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和應用前景,值得被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