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天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發病率位居各類腫瘤前幾位,每年不但有數萬人死于胃癌,而且還不斷有新的胃癌患者出現。胃癌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常見于40 歲~60 歲年齡段。胃癌在早期癥狀不明顯,這也導致了多數患者在確診的時候已經處于中晚期。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是多見于胃竇部,尤其是胃小彎側。
地域環境以及飲食 在我國西北部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明顯較高。這與長期食用熏烤、鹽腌食品的人群有關,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煙患者的發病率比不吸煙患者高50%。
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導致胃癌的原因之一,胃癌高發區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60%以上,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癥,再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
遺傳和基因 10%的胃癌患者有家族史,具有胃癌家族史者,其發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 倍~3 倍。浸潤型胃癌的家族發病傾向更顯著,說明這種類型的胃癌與遺傳因素相關性更大。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 倍。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
胃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由于胃癌早期的臨床表現同胃炎、胃潰瘍等十分相似,因此很多患者在診斷胃癌的時候已經進入了晚期。早期胃癌的表現大多僅僅是反酸、噯氣,以及上腹部不適感,胃炎或者是胃潰瘍有著同樣類似的癥狀。根據疾病的發展,胃癌中期的癥狀除了早期癥狀之外還有伴隨其它癥狀,如體重減輕、貧血、乏力、腹瀉等。晚期癥狀還會伴有嚴重消瘦、營養不良、水腫等表現。
預防及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 日常注意口腔衛生,避免飲用生水、食用生的蔬菜。聚餐建議采取分餐制,同時注意餐具定期消毒,以截斷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如果已經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遵醫囑進行及時正規的根除治療。
健康飲食 注意食物多樣化,避免偏食,注意補充多種營養物質。不吃霉變食物,少吃熏制、腌制的咸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量食用粗糧,避免過于粗糙損傷胃黏膜。少喝濃茶、濃咖啡以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生活方式 戒煙戒酒。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長期熬夜及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