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老年大學
學 制:2年
學時數:112
聲樂基礎初級是一門面向零基礎的老年聲樂愛好者開設的聲樂專業課。目的是培養學員的音樂素養和演唱能力,提高學員基本歌唱技巧,為繼續學習聲樂奠定基礎。
通過學習,要求學員了解簡單的樂理知識和聲樂基礎理論,初步建立正確的歌唱狀態和聲音概念,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能夠完整演唱教學曲目。
(1)依據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因需施教、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則開展教學,突出知識的實用性。
(2)注重師生協同原則,教師在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要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注重直觀性原則,通過教師演唱、視頻播放等方式,讓學員直接感知教學曲目,幫助學員掌握教學內容。
(1)采用講授法、示范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理論講解、技巧訓練與歌曲學唱穿插進行,精講多練。
(2)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員的主體作用,注重師生互動。
(3)保護學員學習聲樂的興趣,鼓勵學員,增強其歌唱自信心。
(4)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教學。
第一學期
(1)認識音符、基本節奏型。
(2)視唱、音準、節奏的訓練。
(3)歌唱的姿勢和狀態。
(4)歌唱呼吸方法的種類與練習。
(5)歌曲練習。
第二學期
(1)認識音樂符號。
(2)視唱練習。
(3)歌唱的發聲器官。
(4)歌唱發聲訓練的要點與方法。
(5)歌曲練習。
第三學期
(1)視唱、聽音與發聲練習。
(2)歌唱發聲訓練的步驟。
(3)發聲練習曲的遴選。
(4)歌曲練習。
第四學期
(1)歌唱發聲的訓練。
(2)歌唱中的共鳴。
(3)共鳴器官與共鳴腔體的運用。
(4)歌曲練習。
注:上述教學內容與要點貫穿于教授曲目的過程中。
第一學期(24 學時)
第一單元 基本樂理與視唱練習(6學時)
第一節 認識音符 (2學時)
第二節 認識基本節奏型 (2學時)
第三節 視唱練習 (2學時)
第二單元 歌唱方法訓練 (16學時)
第一節 歌唱呼吸的方法 (2學時)
第二節 歌唱呼吸方法的練習 (4學時)
第三節 歌曲練習 (10學時)
《故鄉的小路》 (2學時)
《映山紅》 (2學時)
《雁南飛》 (2學時)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學時)
《大海啊故鄉》 (2學時)
第三單元 教學匯報演出 (2學時)
第二學期(32 學時)
第一單元 基本樂理與視唱練習(6學時)
第一節 認識裝飾音記號 (2學時)
第二節 視唱練習 (4學時)
第二單元 歌唱方法訓練 (24學時)
第一節 歌唱發聲器官的認識 (2學時)
第二節 歌唱發聲訓練的要點 (4學時)
第三節 歌唱發聲訓練的方法 (4學時)
第四節 歌曲練習 (14學時)
《陪你一起看草原》 (2學時)
《愛在天地間》 (2學時)
《鼓浪嶼之波》 (2學時)
《綠島小夜曲》 (2學時)
《好人就在身邊》 (2學時)
《我和我的祖國》 (2學時)
《國家》 (2學時)
第三單元 教學匯報演出 (2學時)
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學習研討活動;以個人、小組、班級或系為單位,開展學習實踐匯報演出活動。
(1)張馨月,《聲樂基礎教程》,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12年版。
(2)張馨月,《聲樂補充教材》,吉林省老年大學出版,2012年版。
(1)李重光,《簡譜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教程》,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
(2)肖黎聲,《聲樂理論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