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雋
(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遼寧沈陽 110015)
航空發動機試驗是發動機研制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是驗證設計、加工、裝配以及調試整機部件的重要手段。而直接影響試驗的就是設備,設備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兩種管理方式:一是以設備可靠性作為管理的基本點出發,二是以系統化運行的經濟管理作為基本點出發[1]。而全壽命周期管理以企業生產任務為總目標,對企業所需設備進行可行性研究[2]。因此,通過對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實施,不僅能夠改善設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還為均衡、穩定科研試驗創造條件。
本文基于全壽命周期分析了某科研院所設備管理現狀,并以提高設備可靠性為前提建設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對未來管理工作提出設想。
(1)缺乏專業的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設備管理流程表單線上、線下共存,管理效率低。
(2)設備全壽命周期的信息動態管理不到位,設備的使用、維護、維修、改造等信息存檔不規范,不易查詢。
(3)設備完好率等考核指標人為統計,不利于檢查考核。
(4)缺乏設備數據分析工具,使得設備運行、點檢、故障等數據未及時統計分析,無法提出有效的改進方案,不利于管理提升。
(5)設備狀態、運行使用信息不便查詢,既不利于機關調配資源、安排試驗,也不方便管理層關注設備試驗狀態。
(1)實現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和全員管理。構建的信息化系統,應以設備為基本管理對象,覆蓋其全壽命周期上的所有管理環節,明確各類人員在各個環節中的管理職責與權限。
(2)實現辦公無紙化。以各項業務的計劃制定、提交、審批、執行和結果分析為主線,結合工作實際設計線上流程、表單,避免實際管理與信息化管理脫節造成的“兩層皮”現象,管理工作全面實現系統上運行,提高工作效率。
(3)實現設備履歷集中、規范管理。在系統中搭建“一機一檔”的數據平臺,集中存儲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資料和記錄,數據應方便查詢。
(4)實現對設備各項數據的統計分析。通過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數據分析模塊,將設備的點檢、保養、故障、完好率等情況以圖表、報告的形式展現,實現對使用數據的分析,為設備管理策略制定提供足夠的依據,促進設備管理水平提升。
(5)實現設備信息的共享。在系統中搭建設備信息共享平臺,一方面使所內各部門及時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況及目前試驗任務的各方面的情況,提高設備的運行維護、優化資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作為設備管理知識分享的平臺,促進交流提升。
建立全面覆蓋設備管理工作的設備流程及表單,要對設備管理工作進行整理,進行體系結構設計。對設備全壽命周期的具體管理工作進行梳理,從管理層級、管理信息、管理元素、管理作業等方面進行整理,通過優化管理流程,建立適合所內設備管理的系統形式,進而實施信息化管理。
(1)按管理層級分類。按照研究所的設備管理實際情況,可以分為決策層(所領導等)、執行層(業務主管部門)、操作層(設備使用單位)3 個層級,分別授予權限。
(2)按管理信息分類。按工作對象,可分為設備臺賬信息、設備技術文件信息、運行狀態信息、維護與維修信息、改造信息、備件信息和操作人員管理信息等。
(3)按管理元素分類,包括計劃、執行、控制等。
(4)按管理作業分類,包含購置、建賬、資產變動、運行記錄、點檢作業、保養作業、維修作業、故障事故處理等。
在系統中建立設備臺賬,要以單個固定資產作為最小管理對象建立,將設備分為機械設備、動力設備、試驗檢測設備、機動車輛等類別,同時按照重要程度分出A 類、B 類、C 類。利用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完成點檢、保養等工作的計劃、執行、記錄、反饋等工作。設備管理人員也可通過系統對各單位點檢、保養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統計。
3.3.1 設備點檢
(1)根據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在系統中添加設備點檢信息,如點檢部位、要求、周期、責任人等,添加成功后生成點檢路線單,會出現在責任人系統中。
(2)責任人根據點檢單完成點檢并在系統中做好記錄并提交,此點檢單完成后,系統會根據“計劃開始時間”“檢測周期”“計劃結束時間”自動產生新的點檢路線單(圖1)。

圖1 設備點檢流程
3.3.2 設備維護保養
根據技術文件要求,建立每臺設備保養信息,如保養內容、周期、責任人等,經審批后存儲在系統中。
基于系統中每臺設備保養要求已經錄入的前提下,系統根據已建立的保養周期信息,給責任人發送保養工單,提醒責任人按時完成保養工作,保養記錄同樣在系統中填寫提交。保養工單的生成時間由保養計劃錄入的開始日期、結束日期、保養周期和系統時間共同決定(圖2)。

圖2 設備保養流程
設備全壽命周期要實行動態管理策略,在系統中搭建“一機一檔”的信息平臺,將設備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生成的資料按需歸檔,特別是設備維修、改造的檔案要及時存檔。
(1)在系統中建立故障庫,把設備全壽命周期的故障、事故、維修、處理等信息進行記錄,這是設備非常重要的基礎管理工作。
(2)記錄所發生的設備故障維修信息,并對處理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建立起故障知識庫。在設備故障發生后,根據過往故障查詢到有關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發生原因和解決辦法等,從而為快速排除故障,恢復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3)建庫時對故障進行編碼分類管理,盡量建立比較完善的故障編碼體系,以便通過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故障的特點和規律,找出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采取針對性措施,預防或減少故障,為設備預防性維修提供支持(圖3)。

圖3 設備維修流程
建立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使各項設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業務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業。同時在此基礎上,也為設備管理經驗積累、先進管理技術使用、管理流程優化和管理持續改進提供了技術途徑,能夠提升科研院所設備管理水平,進而保障科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