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林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兒科 石家莊 050004)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具有較高發病率,人群普遍易感,患者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及輕度呼吸道癥狀等為主[1]。流感主要經飛沫及接觸傳播為主,兒童由于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流感病毒侵襲,是流感高發人群[2]。目前,臨床針對流感患兒的治療以抗病毒藥物為主。奧司他韋顆??煽诜o藥,且應用年齡范圍廣,能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是治療該病的主要藥物,但整體療效一般,且存在一定不良反應[3~4]。中醫藥在流感治療中有著標本兼治、整體調節的優勢。中醫認為該病主要因正氣虛弱,外感疫毒所致,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5]。小兒肺熱咳喘顆粒是一種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等功效。本研究觀察采用小兒肺熱咳喘顆粒治療小兒流感的療效,及對患兒致炎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21 年2 月至2022 年1 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接受治療的80 例流感患兒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19 例;年齡1~12 歲,平均(5.92±1.88)歲;病程 5~41 h,平均(16.62±3.29)h。研究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1~13 歲,平均(6.30±1.81)歲;病程 3~39 h,平均(16.89±3.14)h。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西醫診斷符合《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6]中流感診斷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7]中診斷標準,且辨證為風熱犯衛證,主癥頭痛、發熱、咽紅不適;次癥咳嗽、流涕、鼻塞、口渴;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年齡≤14 歲,且病程≤48 h;監護人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化膿性扁桃體炎、皰疹性咽峽炎、急性喉炎、肺炎等疾病者;過敏體質者;入組前接受過其他治療者;伴有心、肝、腎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有高熱驚厥或癲癇史者;依從性較差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國藥準字H20093721)治療,溫開水沖服,2 次/d。體質量≤15 kg,30 mg/次;體質量 15~23 kg,45 mg/次;體質量 23~40kg,60mg/次;體質量>40kg,75mg/次。研究組給予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國藥準字Z20033152)治療,溫開水沖服。1~3 歲,4g/次,3 次 /d;4~7 歲,4 g/次,4 次 /d;>7 歲,8 g/次,3 次 /d。兩組均連續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治療7 d 后根據中醫證候積分進行評估,療效指數=治療前后積分差值/治療前積分×100%。痊愈:癥狀完全消失,療效指數≥95%;顯效:癥狀顯著緩解,療效指數≥70%且<95%;有效:癥狀有所緩解,療效指數≥30%且<70%;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2)癥狀消失時間。記錄兩組發熱、咳嗽、頭痛、咽部不適消失時間。(3)致炎因子水平。采集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C反應蛋白(CRP)、血清淀粉樣蛋白 A(SAA)、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水平。(4)免疫球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97.50%)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發熱、咳嗽、頭痛、咽部不適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h,)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h,)
組別 n 發熱 咳嗽 頭痛 咽部不適對照組研究組40 40 t P 48.62±5.36 41.32±5.03 6.281 0.000 65.39±6.78 54.47±5.59 7.860 0.000 38.29±4.37 29.52±3.19 10.252 0.000 52.27±5.38 44.25±4.61 7.159 0.000
2.3 兩組致炎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MCP-1、CRP、SAA、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 MCP-1、CRP、SAA、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致炎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致炎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TNF-α(n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MCP-1(ng/L)治療前 治療后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SAA(mg/L)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138.65±14.09 137.12±15.69 0.459 0.648 120.61±12.39*105.39±9.67*6.125 0.000 15.62±3.01 16.42±3.18 1.156 0.251 9.21±2.38*6.52±2.17*5.282 0.000 18.81±3.06 18.42±3.57 0.525 0.601 11.69±2.60*7.53±2.37*7.479 0.000 265.28±25.15 263.74±26.29 0.268 0.790 187.82±17.28*165.52±15.27*6.116 0.000
2.4 兩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IgA、IgG、IgM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 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g/L,)

表4 兩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IgM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IgA治療前 治療后IgG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0.78±0.24 0.82±0.26 0.715 0.477 1.02±0.21*1.23±0.19*4.690 0.000 6.54±1.51 6.67±1.26 0.418 0.677 8.09±1.34*10.51±1.57*7.415 0.000 0.71±0.18 0.74±0.21 0.686 0.495 0.89±0.17*1.08±0.23*4.202 0.000
現階段西醫對于小兒流感的防治主要分為接種疫苗和抗病毒治療[8]。但是接種流感病毒疫苗一方面由于流感病毒種類多,且不斷變異,導致預防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接種疫苗容易引起頭暈、皮疹等不良反應[9]。奧司他韋顆粒是一種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其活性代謝產物(奧司他韋羧酸鹽)能通過抑制神經氨酸酶活性,發揮減少病毒釋放,阻斷病毒傳播的作用[10]。但是由于抗病毒藥物的大量使用,現已產生一定的耐藥性,且存在嘔吐、腹痛及耳痛等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11~12]。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目前臨床研究熱點。
中醫不僅具有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等特點,而且中藥治療具有多信號通路多靶點作用,不容易產生耐藥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流感屬于中醫“疫病、時行感冒、傷寒”等范疇。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兒童正氣虛弱,外感疫毒,經口鼻氣道而至肺臟,疫邪犯肺,肺氣失調,內郁化熱,形成發熱、頭痛、咽紅不適等癥狀。因此,本病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而各項癥狀消失時間均較短。分析原因為,小兒肺熱咳喘顆粒主要由麻黃、苦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銀花、連翹、知母、黃芩、板藍根、麥冬、魚腥草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患兒發熱、咳嗽、咽部不適等癥狀。相關研究發現,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具有廣譜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通過破壞細菌超微結構,減少菌體蛋白質的合成,達到抑制病毒和細菌生長的目的[13]。同時,小兒肺熱咳喘顆粒能緩解炎癥刺激,減少過敏遞質釋放,發揮止咳平喘的作用。此外,小兒肺熱咳喘顆粒還能促進咽部和支氣管黏液分泌,增加支氣管纖毛蠕動,有利于痰液排出。
有研究發現,炎癥反應在流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4]。流感病毒通過呼吸道等途徑侵入機體內,損傷上皮細胞和白細胞,促進MCP-1、CRP、SAA、TNF-α 等大量致炎因子釋放,增加炎癥損傷,加重患兒病情。MCP-1 能激活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加重機體感染程度。CRP 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臨床常用于評估炎癥反應程度的指標。SAA是一種由肝細胞產生的急性時相蛋白,在機體發生損傷或感染時,其水平顯著上升。TNF-α 是一種多向性促炎因子,是反映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之一。兒童由于身體尚未完全發育,本身免疫功能相對較低,抵御病毒侵襲能力較差,容易發生流感。同時,當流感病毒侵入機體時,也會導致免疫功能降低。而抗病毒免疫應答機制主要為體液免疫應答,IgA、IgG、IgM 等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釋放,有利于殺滅病毒。IgA 具有中和病毒的作用,IgG、IgM 分泌不足會影響機體免疫應答對病毒的清除[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血清 MCP-1、CRP、SAA、TNF-α、IgA、IgG、IgM 水平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小兒肺熱咳喘顆粒能有效改善流感患兒免疫功能,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有關。
綜上所述,采用小兒肺熱咳喘顆粒治療小兒流感,療效確切,可有效促進免疫功能恢復,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