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玲

谷維素片,大家對之并不陌生,是很多家庭的常備藥物。谷維素是在米糠油中提取的一種營養素,又稱米糠素、谷維醇。長期臨床實踐表明:谷維素對人體具有保護皮膚、降低血糖、抑制機體膽固醇的合成及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調節植物神經和改善胃腸功能等多種功效。谷維素雖不是維生素,但也是生命和健康的保護神,具有便宜、安全、有效等特點,常與其他藥物聯用,治療疾病的多面手。
從藥理作用的角度來說,谷維素主要用于鎮靜助眠,緩解經期緊張,更年期綜合征及原發性痛經、周期性精神病、血管性頭痛、頭部外傷綜合征等病證。此外,谷維素還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延緩衰老。
從臨床作用的角度來說,谷維素常常被用來改善植物神經功能和內分泌調節;阻止自體合成膽固醇和降低血清膽固醇;抗高血脂,抑制內因性膽固醇的體內合成;治療細菌性痢疾和腸易激綜合征等。
研究表明,谷維素能夠通過營養神經,調節自主神經功能,調整因自主神經失調所致的內分泌紊亂,改善精神失調癥狀,幫助人體達到精神穩定的狀態。如谷維素可緩解考前緊張情緒,用谷維素每次10~20mg,每日3次,3~7天左右,約73%學生考前緊張情緒有緩解,利于考出好成績;
谷維素還有中樞性鎮靜作用,相當于中等強度的鎮靜劑,但無鎮靜劑的副作用。
谷維素的調脂作用也是近年來人們關注的熱點。其機制主要是直接抑制脂代謝,增加膽汁和糞便中膽固醇排泄量10%以上,減少膽固醇吸收約20%。谷維素所有混合成分均有明顯的抑制膽固醇氧化作用,其中有3種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很高,可能在調血脂過程中發揮了主要作用。
此外,谷維素可明顯抑制ADP(二磷酸腺苷)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防止小血栓形成。
臨床上,在神經、心血管、內分泌、血液及消化等系統疾病治療中,谷維素均有廣泛使用,可通過改善精神失調癥狀,達到調理身心、恢復元氣、治愈疾病的目的。
1.抗焦慮:焦慮癥患者可先用地西泮等藥物控制癥狀后,再將地西泮有效劑量減半,與谷維素、維生素B1聯合使用,減少其不良反應。療程均為4周。
2.治消化性潰瘍:谷維素能通過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和釋放,提高腦內生物胺濃度,起到中樞性抗潰瘍效果;且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它含有的甾醇類成分還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有較強抗炎作用,可對十二指腸黏膜和胃黏膜等組織的充血、出血、糜爛以及水腫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潰瘍面的康復。甲硝唑對幽門螺桿菌(Hp)有較強殺傷作用,與谷維素聯用可明顯提升療效、緩解癥狀。
3.治腸易激綜合征:谷維素與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使用,能顯著改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口服谷維素還可治療胃酸過多、胃熱、腹脹、腹瀉及噯氣等癥。
4.治療心血管神經癥:谷維素除了改善神經功能失調,還能降低心肌興奮性,改善自主神經功能及心肌血供。
5.治療神經性皮炎:谷維素是防止皮膚氧化、損傷和衰老的“美容素”。神經性皮炎患者可每次用維樂生(每片含維生素B1100mg、維生素B6100mg、維生素B120.2mg)2片,谷維素20mg,維生素E50mg口服,每日3次,連續用藥一個月為一療程,瘙癢明顯者加抗組胺劑及H1受體拮抗劑,外用皮質激素乳膏等。
6.治療更年期綜合征:采用谷維素+尼爾雌醇,可緩解更年期婦女的身體不適和心情煩躁等癥狀,調整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減少尼爾雌醇用量,減輕不良反應,舒緩情緒。同時,患者應接受心理輔導,適當運動,保持生活規律。
7.治療血脂異常:研究表明,每日3次口服多烯康膠丸4丸,谷維素100mg,均連服4周,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量及肝臟抗氧化酶活性明顯升高,調脂效果明顯。
8.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尤其早搏的發生,常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谷維素對自主神經性紊亂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效。其機制是降低迷走神經張力,調節自主神經,抑制心臟異位起搏點的興奮,調節血脂,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心肌血供,改善機體代謝等。
可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小量負荷的胺碘酮(200mg/片,可達龍)600mg/日,谷維素240mg/日,共用7天;接著,較大維持量的胺碘酮200mg/日,谷維素150mg/日,治療1個月;之后個體化給予胺碘酮100~200mg/日,谷維素90mg/日。療程半年以上。
9.治療頑固性偏頭痛:口服西比靈1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30天一療程;心得安10mg,每日3次,10天一療程;谷維素30mg,睡前服,30天一療程。西比靈可減輕血管痙攣,改善腦循環;心得安可對抗交感神經亢進引起的兒茶酚胺類增多的效應;谷維素調節自主神經功能。三者聯用可調節腦血管功能,解除腦血管痙攣達到治療目的。
10.輔助治療2型糖尿病并發癥:在服用降糖藥的同時口服谷維素,谷維素能調節自主神經的失調,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胰島素效應,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同時能調節胰腺β細胞,起到輔助降糖作用。還能對控制食欲的丘腦下部產生作用,有助于消除饑餓感,減少進食量。
11.治療小兒異食癖:異食癖也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多見于1歲半到6歲兒童。在補充鋅、鐵微量元素等治療基礎上,可用谷維素治療,每日口服3片,連服1周即可見效。
谷維素便宜又好用,但不能將其神化,有事沒事就吃一顆。記住谷維素不是食物是藥物,“是藥三分毒”不能亂吃,吃藥要對癥,使用前應咨詢專業醫生。
此外,谷維素中所含有的一些成分,對孕婦的健康有不確定因素,因此孕婦不宜服用。老人和小孩由于體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此外,哮喘病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也要慎用。
長期服用谷維素也會出現腹脹、腹痛、嘔吐、口干等胃腸道癥狀,以及油脂分泌過多、體重增加、脫發、男性雙側乳房腫脹等不良反應。因此,如果服用谷維素7天之后沒有起到任何效果,或者出現副作用,應該立即停止用藥,咨詢醫生。
此外,要補充谷維素并不一定要吃藥,通過改變膳食結構攝入谷維素,既安全又健康。在我們常見的小米粥以及多數的粗糧和雜糧中都含有谷維素,因此飲食上適當吃一點雜糧、粗糧類食品,可以起到良好的養生作用。
家庭中使用退燒藥的原則
1.病因不明不用藥:對病因不明的發熱,不能亂用退燒藥,尤其在發熱初起時更不能亂用,以免因用藥干擾了發熱原有的規律而引起醫生誤診。
2.短期低燒免用藥:低燒指體溫在38.5℃以下的發燒,這種體溫升高在小兒幾乎看不出異常,在成人則往往可引起明顯的不適反應。
3.暴發高燒慎用藥:當體溫顯著升高達40℃左右時,使用退燒藥須慎之又慎,對此類病人必須減少每次藥量,謹慎用藥。
4.小兒發燒早診治。兒童不同于成人,對一般低燒的反應往往不明顯,但其體溫升高快,往往下午還好好的,入夜卻驟起高熱。因此,對小兒發燒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即使是低燒也應及時就診。并備些退燒藥,以免夜里驟起高燒時手足無措。
5.服藥期間多飲水。退燒藥都會引起病人出汗,這一過程會消耗病人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維生素,故而發燒病人在使用退燒藥期間宜多飲水,尤其應多飲糖水,同時可口服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未用退燒藥的發燒病人,也應多飲水和補充水溶性維生素,以幫助機體通過自身調節而降低體溫。
6.必要時輔以物理降溫。具體方法: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分別安置在頭頸下、腋窩、大腿根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經過的部位;還可用稀釋酒精液做全身擦浴,以加速體內散熱,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