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旋 姚 嫣
立法是人大的重要職責。近年來,麗水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精神內涵和重大意義,在立法的全過程各環節廣泛聽取和吸納各方面意見,通過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豐富實踐,努力在地方立法中踐行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
暢通基層渠道,發揮好基層立法聯系點“直通車”作用,是麗水市人大在立法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亮點之一。2016年,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為確保立法過程中能夠全面把握各方訴求,回應各方關切,市人大在充分考慮廣泛代表性的基礎上,選定了一批涵蓋不同類型、行業、地域的基層單位,有基層治理經驗豐富的社區,有具備專業優勢的律師事務所,有偏遠山區的鄉鎮,還有代表聯絡站、基層執法部門等,作為協助立法機關收集基層意見的平臺。
在具體立法過程中,各立法聯系點結合實際情況,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調查問卷和實地走訪等方式廣泛收集對法規草案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其中《麗水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麗水市物業管理條例》《麗水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麗水市城市養犬管理規定》等法規的出臺都蘊含著巨大的基層民意。通過幾年實踐,麗水市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市人大基層立法聯系點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后來由20 多個各有特色、動靜結合的聯系點組成的網絡,各聯系點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入參與本市立法工作,較好地發揮了匯民意、聚民智的作用,有力推動了立法更接地氣、更有質量。
積極拓展各方參與立法途徑,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貫徹到立法全過程。立法的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則和要求,既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需要,又是遵循法治原則的客觀要求。為不斷拓寬公眾參與立法途徑,麗水市人大率全省之先探索開展立法辯論,尤其是在制定《麗水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麗水市物業管理條例》等2 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廣泛關注的地方性法規過程中,針對部分利益關系主體較多、內容爭議較大的重點條款,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召開立法辯論會,邀請法規涉及的行政機關相關負責人,以及相關利益群體代表、人大代表、律師和立法專家代表等,圍繞相應辯題展開立法辯論。
“立法辯論是人大開門立法的一種新形式,主要目的是以辯論會的形式搭建交流和溝通平臺。一方面可以把社會各方面意見最大限度地表達出來,讓各方的利益和訴求得到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聽取其他利益主體和部門的觀點,明確職責分工和責任主體,從而使得地方立法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麗水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
除了立法辯論,近年來麗水市人大深入開展立法協商。在立法過程中,充分聽取和吸收市政協有關委員會、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的意見建議,在每部法規審議表決前,分別與市政協辦和市委統戰部聯合召開立法協商座談會,專題聽取政協委員和黨外人士的意見建議,最大程度凝聚法治共識。
在積極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方面,市人大始終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比如重點參與立法的代表確定以后,及時將有關信息和近期工作安排告知代表,及時提供資料和技術服務,重視對代表意見的反饋。在每部法規草案的修改情況匯報、審議結果報告等立法文件中,對代表意見建議及研究采納情況予以說明。
講好人大立法故事,立法宣傳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這幾年,麗水市人大積極創新立法宣傳形式,拓展宣傳渠道,利用新媒體新技術為立法宣傳賦能增效,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報道,生動講述立法故事,增強立法宣傳的親和力、實效性。2021年8月,市人大策劃《麗水市革命遺址保護條例》系列宣傳活動,新聞發布會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55.6 萬人次,專題文章《以高質量立法成果賡續紅色基因經驗》等被《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20 多家主流媒體刊發,閱讀量達82.7 萬人次。制作并播出《人大關注》立法專題節目20余期,取得較好宣傳效果,人大立法工作不斷深入人心。
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為做好新時代立法工作,麗水市人大始終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貫徹體現到各項工作中,以生動鮮活的立法實踐書寫著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篇章,讓老百姓“因為看見而相信”,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