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思 陳春飛 鄭育丹 郭芳芳
蔚藍的天,淡藍的海,熱鬧的漁家民宿。來到東海之濱、甌越勝境——溫州洞頭,山海相逢,百島千姿,俯仰皆景。
在這美如畫的“百島之縣”,有一支由退役軍人、廚師等民間力量組成的“最美救援隊”,每當發生海上應急事件,隊員會立即投入救援,為困境中的人們帶去希望。
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洞頭溢香應急救援隊,隊長是洞頭區第十四屆、十五屆人大代表楊森權。
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皮膚黝黑的楊森權,其實并非專職的救援員。換下迷彩服,穿上西裝,他是洞頭溢香國際大酒店的負責人。為什么“不務正業”,組建救援隊,化身海島守護者?
“我是土生土長的洞頭人。”在楊森權的記憶里,父母靠養殖紫菜為生,每到臺風天,紫菜被風一吹,容易纏繞成一捆。
“每到這時候,村民會自發來幫忙。”這便在他心里埋下了奉獻的種子,“我就想,當別人需要的時候,我也要挺身而出。”
工作后,楊森權注意到在“靠海吃海”的洞頭,因海上作業不當或者其他意外會發生事故,幼時埋下的種子便發芽成長,“如果能在悲劇發生前做好預防,在悲劇發生時做好救援,那才是給不幸的人最大的救助”。
2017年,他注冊成立“溫州市洞頭區溢香應急救援隊”,自籌700 余萬元資金,購置了沖鋒舟、戶外專業救援車、航拍飛機、森林滅火消防設備等一系列專業救援設備,并定期組織隊員進行救援培訓和演練。
慢慢地,楊森權成了熱血的“楊隊長”。
6 捆水帶、1 把扳手、2 把水槍、1 套消防服……打開楊森權汽車的后備箱,放的都是救援工具,這也是救援隊其他隊員的標配。隨時待命已成了楊森權和隊員們的習慣。
自2017年組建以來,救援隊已在洞頭海域救援落海群眾36 人,先后參與了蘭溪洪水、“利奇馬”臺風等自然災害救援工作。
楊森權和救援隊有很多“高光時刻”。2019年,救援隊作為“利奇馬”臺風救援群體之一,榮獲“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群體獎項;2021年,楊森權被省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人物,并記一等功。
榮譽是對救援隊的認可和褒獎,而每次救援現場的震撼和感動則是楊森權前行的動力。
2017年6月,金華蘭溪遭遇特大洪水災害。楊森權連夜召集隊員趕赴蘭溪,投身抗洪搶險。“這算是我們參加的首次救援活動。剛到蘭溪,看到現場還有很多民間救援隊,真的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楊森權回憶,“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災區的一些受困群眾給我們端來熱騰騰的姜茶,那一刻我覺得救援工作很有意義。”
在楊森權的后背,有一道淡紅色印記,是一次救援留下的傷疤。“這是我離死神最近的一次。”
2018年8月,臺風“摩羯”登陸前夕,有兩個人不慎掉入水中。楊森權和隊員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一人獲救,另外一人被打到了暗礁上,情況危急。
楊森權和隊員駕沖鋒舟出發救援。天色已晚,風大浪急,能見度低,經過十幾分鐘搜尋,救援隊終于見到了漂浮在海浪中的落水群眾。楊森權當即跳入海里救人。
落水群眾大約有190 斤重,需要很大的力量支撐。楊森權身上綁的繩子有一半系在岸上,每次用力用肩膀往上頂住落水的人,繩子都會在岸上割一下。當他把落水的人救上岸后,自己卻沒了力氣。

楊森權(左一)帶領溢香應急救援隊參與“利奇馬”臺風救援工作。
“那時候風力已有十級,我真的感覺‘死神’在向我靠近。后來我感覺有一束微弱的光,有人把我托起來了。那一刻,我也切身體會到救援對受困群眾的重要性。”楊森權說。
2018年,溫州市公安局洞頭區分局在溢香救援隊辦公室掛牌成立了洞頭區溢香警企共建中心,救援隊被正式納入官方應急救援體系。
救援隊更忙了,承擔30 多項警情工作,包括尋找走失人群、摘馬蜂窩、捕蛇等。“救援不分大小,只要有群眾需要我們,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2022年1月,楊森權再次當選為洞頭區人大代表。
“應急救援是為百姓做好事,人大代表是為民代言、為民謀利,兩者有共通之處。”“楊隊長”化身“楊代表”,為民辦實事的平臺又多了一個。
充分發揮溢香應急救援隊品牌優勢,洞頭區人大常委會在溢香國際酒店旁設立溢香代表聯絡點,作為洞頭區北岙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的拓展延伸,楊森權是聯絡點的負責人。
聯絡點緊緊圍繞全區海洋經濟、海上應急安全、基層治理等工作,廣泛征集、精準反饋群眾意見,發揮了基層人大代表聯絡站點的重要作用。特別是依托救援隊的實際工作,楊森權和其他代表收集梳理了海島人民關于加強海上應急安全的意見建議,為溫州小型休閑船艇立法提供了現實依據和民意基礎。
眼下,浙江正奮力推進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怎樣帶領周邊群眾邁向共同富裕成了楊森權的新課題。
洞頭是全國14 個海島縣之一,海洋海島旅游資源豐富。但受海島氣候影響,淡旺季懸殊,給海島旅游發展帶來一定困擾。為此,他提交了《關于大力發展洞頭海上旅游業的建議》,提出“以跳島游、中遠洋游、休閑漁業等為發展重點,培育新增長極”。該建議被列為洞頭區2022年度重點建議。
他還付諸實際行動,著手開發韭菜岙沙灘,陸續引進水上運動項目和民俗表演、音樂節等網紅元素,讓這里成為網紅打卡點,解決了周邊多個村居閑散村民的就業問題,生活越過越好。
“做好自己,影響社會。”這是楊森權對人大代表的理解,“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初心,用心用情為民建言,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行動回饋社會、造福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