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山西大同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以冬奧會為契機,使晉冀蒙地區協同發展用冰雪運動來推動各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城市轉型,發展旅游產業,通過政府的改革措施、條文條例來支持和鼓勵大中小學校開展冰雪運動項目以彌補冬季課程項目的匱乏,同時也能夠廣泛培養學生對冰雪運動項目的興趣,使學生成為梯隊人才的主力軍。晉冀蒙地區通過冰雪運動協同合作、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對于貿易交流、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等各方面的提升,使各地區的經濟能夠通過冰雪運動得到改善和發展。
在晉冀蒙開展冰雪運動是帶動北方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及開發旅游產業的一個特色內容,通過一系列的協同發展,使冰雪運動能夠利用政府措施、廣告媒介、城市定位及發展重點,并且組建區域統一的組織管理機構,使之在技術服務,人才資源合理流動等方面有效配置,結構優化,推動區域協同創新,讓其不斷深化。通過產學研協同發展,推動各地區經濟向可持續、優化等方面良性發展。
本研究以山西3個滑雪場、河北5個滑雪場、內蒙4個滑雪場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大同大學圖書館以及萬方數據庫,對文獻進行收集和梳理,通過文獻整理對現階段我國以及我省冰雪運動開展現狀和帶動經濟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2)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幾個滑雪場中層工作人員和部分教練員進行走訪調查,了解雪場經營模式、經濟狀況、以及帶動周邊經濟的情況,為本研究提供直接的數據。
(3)問卷統計法。
對晉蒙冀地區滑雪者隨機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52份,通過信度和效度的檢驗,有效問卷136份,通過問卷的調查對本研究提供真實的數據。
(4)數理統計法。
通過對問卷的回收對問卷內容進行調查以及數據整理,將通過調查得到的數據錄入Excel表格,運用Excel表格進行統計工作。
(1)參與冰雪運動人群的基本情況。

表1 參與冰雪運動的性別(N=136)
通過對三省各地區冰雪場地的調查,女性的參與度較高,占到70%,而男性只有 30%。

表2 參與冰雪運動的年齡(N=136)
三省冰雪場地參與冰雪運動人群的年齡集中在中青年人群中,占到100%。

表3 參與冰雪運動的職業(N=136)
調查的三省雪場參與冰雪運動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學生人群。占到90%,學生的時間相對寬松,在休息日沒有負擔,幾人結伴可以參與運動。

表4 參與冰雪運動人群的月收入(N=136)
通過調查參與冰雪運動的人群收入集中在3000元左右的人群較多,收入在中下等水平,這樣會認為冰雪場地費用較高。
(2)冰雪運動基礎設施基本情況。
在晉冀蒙地區協同開展冰雪運動,首先是交通,2019年底大張高鐵正式開通,這樣就使山西和河北全線貫通,為以后的全面開展冰雪運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表5 參與冰雪運動的交通情況(N=136)
對于各地區交通情況來說,對于有些滑雪人群會覺得交通不方便,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滑雪場的交通會多元化,越來越方便出行。

表6 參與冰雪運動的場地情況(N=136)
各地區場地基本集中在少量部分占到79%,場地多的地區不多,占到6%,場地的數量決定冰雪運動開展的程度。

表7 參與冰雪運動的門票情況(N=136)
對于各地區收入情況不一,結合收入調查顯示認為本地區門票貴的占26%,較貴的占45%,一般貴占29%,由此可見大部分人是認為較貴的,但從某一角度來說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3)開展冰雪項目成本、經營利用開發現狀。
冰雪場地開發成本較高,現有場地層次高低不等,在環境、水資源、電力等一些硬件條件上怎樣綠色、節能、高效建設和利用場地資源,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在人工、銷售、餐飲、住宿等一些軟件上可根據地區特有文化來建設發展。根據調查,各地區在滑雪場地的軟件設施上情況迥異,也是影響滑雪場經營的一部分。

表8 冰雪運動場地的餐飲價格(N=136)

表9 冰雪運動場地的住宿價格(N=136)
通過對滑雪者的調查,在滑雪場進行吃飯的人群大部分還是認為較貴的,大家為了多玩一會兒,選擇自備食物,有較少的人選擇在雪場就餐。
通過對三省雪場調查,外地游客通過滑雪場來住宿的大部分認為較貴,也有小部分認為較適中,沒有人認為便宜。

表10 冰雪場地的商品價格(N=136)
通過對三省雪場調查,在冰雪場地內的商品要比外面市場的商品偏貴,大家很少有人在雪場購買商品,除了應急需要。
(4)滑雪者對滑雪體驗現狀。
滑雪者對滑雪的認知和興趣來源于接觸和游玩,在不斷的學習和練習中體驗滑雪的魅力,但是各種因素影響,滑雪運動接觸的人群較少,導致冰雪運動興趣的缺乏,冰雪場地營造運動氛圍,多渠道開展,讓更多的人參與冰雪運動。

表11 滑雪者滑雪程度(N=136)
通過調查,三省各地區滑雪者的滑雪水平大部分在初級階段,各種因素影響滑雪者參與的次數和頻率,導致滑雪水平不能提高。

表12 滑雪者參與冰雪運動的次數(N=136)
通過調查,三省各地區滑雪者每年參與的次數大部分集中在1-2次,因為滑雪項目是有季節性的,只能在冬天進行,這也制約了滑雪者運動的次數。

表13 滑雪者冰雪運動消費情況(N=136)
通過調查,三省各地區滑雪者在每次的滑雪運動中消費在200-300元之間較多,500元左右的占比較少,消費屬于較低水平。

表14 滑雪者參與冰雪運動的目的(N=136)
通過調查,三省各地區滑雪者參與運動的目的大部分是健身和游玩,健身目的的滑雪者對滑雪技術有一定的掌握,選擇游玩的人群,是培養興趣的主力軍,通過游玩來帶動愛好者有繼續學習的可能。

表15 滑雪場設施能否滿足鍛煉需要(N=136)
通過對各地區滑雪場的調查,各滑雪場基本能滿足滑雪者的鍛煉需要。

表16 滑雪場教練員隊伍能否滿足鍛煉需要(N=136)
在冰雪運動場,教練水平的高低和人員配備的數量直接影響參與人群的興趣培養和冰雪運動的體驗感,通過對各地區滑雪場的調查,各滑雪場的教練員基本能滿足滑雪者的鍛煉需要。

表17 冰雪場地的裝備情況(N=136)
通過對各地區滑雪場的調查,滑雪者的滑雪裝備自帶和用場地裝備基本相等。

表18 冰雪場地其他服務業能否滿足需要(N=136)
通過對各地區滑雪場的調查,冰雪場地的其他服務業基本能滿足滑雪者的需求。
(5)政府舉措、引進投資現狀。
協同開展冰雪運動各級政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共同認識和協調配合以及相關條例條文的支持都會加速發展冰雪運動,積極推廣各地文化,互惠互利。在引進投資可以利用各種渠道,擴大宣傳、合理利用。
(6)人才梯隊建設、社會指導員和教練員隊伍。
在各級各類學校利用現有條件積極開展冰雪運動項目,使更多人接觸冰雪運動,參與冰雪運動,愛上冰雪運動,從中培養冰雪運動人才來充實教練員和社會指導員隊伍。
(1)冰雪運動在旅游業發展交通、地域作用。
在協同發展冰雪運動中,必須保證公路、鐵路、航空這些交通工具能合理利用,當地的文物古跡、自然生態風景和冰雪運動形成旅游線路來吸引游客。并且能夠帶動文化交流、人才交流、技術服務交流等。
(2)冰雪運動在零售業發展、大眾消費的作用。
冰雪運動的開展可以帶動當地的土特產、餐飲、住宿等一些零售業的發展,還可以消費一些冰雪運動所需的器具,這些都有利于當地的經濟發展。
(1)晉冀蒙地區學校之間、社會團體各種形式的交流合作。
在學校各類體育交流中,現有烏大張聯盟進行一些足球、籃球的比賽,這已經體現了區域協同發展中體育的魅力,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體育項目為出發點,以不同形式、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發展學校、社團、俱樂部的冰雪運動,使之成為新的協同點來發展地區經濟。
(2)冰雪運動中教師、教練員隊伍建設狀況。
通過學校和各種培訓機構,大力發展教練員和教師冰雪運動技能,使冰雪運動能夠服務大眾,得到普及,使全民參與進來。
(1)貿易往來對各地區經濟的發展。
通過協同發展,擴大社會影響力,帶動周邊貿易往來地區之間高頻率的賽事和交流必然會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吸引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
(2)人才交流對各地區經濟的影響。
協同發展帶動全民參與冰雪運動、人才資源可以相互流通冰雪運動的普及不僅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健康,同時也增進了友誼,在技能和技術上能夠相互交流,不斷推進冰雪運動的發展。
(3)通過媒介弘揚體育精神。
現代生活中電視、電腦和通訊的傳播對于人們認識冰雪運動,弘揚體育精神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通過對晉蒙冀各地區冰雪場地、滑雪愛好者的調查,滑雪費用高,時間受限是影響滑雪運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滑雪場的軟硬件設施的配備稍欠缺,政府對滑雪運動的宣傳、投資、舉措等手段沒有積極應對,對于滑雪運動帶動第三產業、旅游業的發展不容樂觀,各地區的協同發展不主動,聯系較少。
(1)晉蒙冀地區大力宣傳冰雪運動,推動經濟發展。
在當今社會是一個媒體傳播多元化的時代,我們利用媒介這一平臺,大力宣傳滑雪運動,各項賽事以及各種滑雪優惠和免費開放日政策等來吸引大眾參與,從而帶動周邊其他產業發展,并且能夠促進體育消費,使各地區經濟形成良性循環,帶動城市發展。
(2)晉蒙冀地區冰雪運動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
在冰雪場地的各項軟硬件設施配備齊全會吸引外地游客參與冰雪運動,結合旅游項目一并開展,也可以設定幾項與冰雪結合的旅游項目推廣,使大眾有更多的選擇,不僅使人們參與運動,也能了解當地的文化、參觀游覽名勝古跡,品味當地特色美食,這樣一條龍服務,會更好地發展冰雪運動。
(3)晉蒙冀地區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補貼吸引滑雪愛好者參與。
在冰雪運動開展的現實情況是維護場地費用高,門票貴,用于冰雪項目的經費有限,需要政府補貼多向冰雪運動傾斜,同時發揮市場機制,多方面創造資金渠道,增加冰雪產業的發展。
(4)各級各類學校推廣滑雪運動,設置課程,培養后備力量。
在晉蒙冀地區各級學校加大冰雪運動宣傳及增加學生參與,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使冰雪運動形成梯隊建設,為我國儲備優秀冰雪項目人才,同時也需要一些素質較好的老師接受專業培訓,拓寬技能和專業知識來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