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輝,李甜甜,陳秀峰,孫可心,王帥奇,孫 浩
(1.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重慶 400032;2.長江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重慶 400032;3.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重慶 400032)
結直腸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是其主要手術治療方案。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根治術術后切口疼痛會引起患者心理及機體應激反應,影響患者術后康復[1]。鎮痛藥物的使用雖然能減輕患者疼痛,但會引起胃腸道蠕動恢復慢、便秘,甚至頭暈、惡心等[2]。近年來,音樂療法逐漸成為一種新的鎮痛方法,其將音樂與心理學、醫學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刺激大腦產生內啡肽,讓患者得到放松,從而減輕疼痛感受[3-4]。本研究探討了音樂療法對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的療效,為術后鎮痛提供新選擇。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住院行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100例,年齡18~65歲,按簡單數字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0例。納入標準:(1)術前均經腸鏡活檢為腺癌;(2)腹壁均有5個0.5~1.0 cm穿刺孔加1個5 cm輔助切口。排除標準:(1)聽力功能喪失或聽覺異常;(2)精神病或既往有精神疾病及智力有缺陷;(3)術后采用自控鎮痛泵鎮痛。經患者本人同意,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2組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胃腸外科常規護理:給予適當飲食指導、術前準備及術后注意事項指導,保持病房安靜整潔,患者要求止痛時給予肌注曲馬朵鎮痛治療,并記錄肌注次數。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音樂療法:術前護士耐心細致講解音樂療法的原理并指導具體的操作方法,讓患者對音樂療法產生信任感。根據患者文化程度、音樂愛好及職業特點由專業音樂教師選擇舒緩、柔和、恬靜的音樂;術前1 d開始佩戴耳機聽選好的音樂至術后第7天,播放音量為25~30 dB,每次干預時間為30 min,早、中、晚各1次,共8 d。
1.2.2觀察指標 (1)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記錄患者術前1 d及術后1、3、5、7 d疼痛程度。VAS評分法以0~10分代表不同疼痛等級,0分表示無疼痛,10分表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5]。將標尺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讓患者在直尺上標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測定者在標尺正面看到的具體數字即為患者VAS評分。(2)記錄患者術后7 d止痛針劑使用次數:患者如果覺得疼痛需要止痛治療,即給予曲馬朵肌肉注射并記錄為1次。(3)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記錄患者術前1 d及術后第7天的SAS及SDS評分,SAS、SDS標準分分界值均為53分,分值越高表示焦慮和抑郁程度越嚴重。

2.12組VAS評分比較 2組術前1 d 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天VAS評分最高,隨著時間推移,2組VAS評分逐漸降低。觀察組術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VAS評分比較分)
2.22組術后止痛針劑使用次數比較 2組術后均有需要止痛針止痛的情況出現。觀察組術后止痛針使用次數為(2.56±0.991)次,明顯少于對照組的(5.28±0.457)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組SAS、SDS評分比較 2組術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SAS、SDS評分比較分)
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是目前結直腸癌患者主要手術方案。與傳統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根治術腹壁切口已明顯縮小,但術后疼痛仍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問題。術后疼痛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引起心率、血壓等不穩定,導致患者睡眠差、心情低落,增加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影響患者術后康復。雖然曲馬朵、嗎啡等鎮痛藥物有良好的鎮痛作用,但會帶來呼吸抑制、腸麻痹、便秘,甚至頭暈、惡心等并發癥[1-2]。音樂療法不僅能降低患者焦慮感,使患者安穩地度過圍手術期,減少圍手術期治療為患者帶來的緊張感,還能增強醫患之間的信任度,有利于醫患配合,減少矛盾和沖突的發生[6]。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音樂療法已成為一類新興疼痛治療方法,其機制在于通過干預患者聽覺,營造溫馨和諧氛圍,以達到放松患者軀體肌肉和交感神經活動的目的[7-8]。與此同時,通過舒緩的音樂刺激大腦邊緣系統釋放內啡肽,降低不適感,可減輕患者焦慮和抑郁,產生積極的感情作用,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9-10]。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前2組VAS評分無顯著差異,經過音樂療法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音樂治療可提高患者對疼痛耐受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止痛針使用次數明顯小于對照組。提示音樂療法可減輕術后切口疼痛。SAS及SDS評分能反映患者心理主觀感受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是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及康復情況的指標。本研究結果顯,2組術前SAS、SDS評分比較(P<0.05),經過音樂療法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音樂療法能改善患者焦慮及抑郁狀態,有利于術后康復。本研究結果與GALLAGHERL等[11]在骨科手術后采用音樂療法的鎮痛效果類似。
綜上所述,音樂療法能有效緩解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疼痛,改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有利于術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