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教育局
遼寧省大連市校園足球文化底蘊深厚,校園足球發展態勢良好。多年來,大連市始終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以推動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為目標,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基礎抓起,從群眾性參與抓起,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久久為功。大連市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共有4個區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另有219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124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
大連市立足已有基礎,整合各方資源,構建起“足球特色幼兒園+足球特色學校+校園足球基地校+高中足球特色高水平運動隊+‘滿天星’訓練營+改革試驗區”“六位一體”的協同推進模式,實現普及與提高同步發展。同時,強化幼兒園足球啟蒙教育,把大連市沙河口區第二教師幼兒園作為大連市幼兒足球啟蒙教育的師資培訓基地和足球特色幼兒園聯盟基地。目前,大連市已布局141所幼兒園啟動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工作,切實落實“足球從娃娃抓起”。

大連市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普及足球教育,將足球運動作為全市一至九年級的必學必測項目,將校園足球教學內容納入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體系,每年實施體育學科學業質量監測評價考核。2019年,大連市舉辦了全市校園足球質量引領工程優質課評比活動。同時,大連市積極推動以足球為特色的“一校一品”與“一校多品”體育教學改革工作,鼓勵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足球技術與體能訓練相整合,使其有機融入大課間活動,不斷提升校園足球大課間、課外活動的實施水平。如,大連市高新區中心小學在設計足球大課間活動時,將踩球、腳內側撥球、側拉球、“V”字拉球、顛球等基本球性練習和腳背正面運球、腳背外側運球、腳內側傳球和接球、腳底接球、腳背外側撥球變向、腳內側扣球變向以及守門員技術等,和大課間活動融為一體。大連市甘井子區博思小學多年來始終堅持在課間活動中,將顛球、運球、踢球、傳球、頭球,守門員技術、假動作,倒球、踏球、拉球等技術變換形式,組織學生練習體驗。大連市第十三中學將左右腳內側靠球、左右腳外側撥球、左右腳踩球、左右腳拉球、左右大腿顛球、腳內側傳球等足球基本技術融入大課間,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練習。大連市金普新區從區域層面指導學校將踩、拉、扣、撥球練習,腳內側傳接球、運球、頭頂球技術和守門員技術等融入大課間活動,以此促進學校足球特色建設。
2016年開始,大連市積極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普及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動態評估考核,至今已開展4次。對評估考核得分不達標的學校,要求限期整改,對復評結果仍未達標的學校取消其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普及學校)的稱號。每年寒暑假,國家級和市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普及學校)都按要求開展不少于15天的假期足球訓練,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上報訓練計劃時間表,市教育局對全市假期訓練情況進行隨機抽查。


自2018年6月23日,大連市和六盤水市簽訂校園足球對口幫扶協作協議并組織開展交流合作活動以來,兩地教育部門強化區域統籌,堅持做大分母抓好普及,做強分子抓住樣板與特色,堅持普及與提高同步發展,不斷強化造血機能和長效機制建設,精準施策,有序推動了校園足球對口幫扶工作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此活動2018年的主要目的是“抓創建”,即以攜手創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為目標,扎實推進對口幫扶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主要工作為選派優秀教練員講師、裁判員講師、體育研訓教師和體育骨干教師,針對六盤水地區校園足球發展的現狀與實際需求,結合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競賽與推廣體系建設的要求,精心設計了基礎理論、實踐體驗與綜合考核共3個板塊,圍繞教練員必備的教法基礎、指導要求、技術與技能的發展以及球性球感、運球、短傳球、傳控球與射門等實踐能力和裁判員必備的職業道德、競賽規程與裁判法、哨音、旗示、站位、團隊配合等實踐能力展開培訓;2019年的主要目的是“抓樣板”,即抓好樣板示范引領學校(幼兒園)建設,充分發揮樣板校(園)的輻射引領和帶動作用,以“1+1”協作模式求共識促共建。在此階段,選派的送教培訓團隊由教研員、體育骨干教師、校長、園長及幼兒教師組成。按照“提前對接,進行送教前的意見征集和備課—開展校園足球課堂教學觀摩、展評與研討—將足球基本技術融入大課間活動—引導教師設計和組織實校內競賽”的流程,開展相關工作;2020年的主要目的是“抓強基”,即在鞏固和強化六盤水市校園足球樣板示范引領學校(幼兒園)建設的同時,啟動213所學校普及校園足球的“強基計劃”,面向未來,固本培元,夯實六盤水市校園足球普及與發展的基石。練員必須完成《訓練大綱》上崗專題培訓考核,學校應依據《訓練大綱》開展常態化足球教學和訓練,大連市教育局、體育局和大連市足球協會定期對教練員使用《大綱》的情況進行評估考核,從而推動全市基層校園足球教學和訓練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合理化發展,進一步促進大連市校園足球發展水平。
2.組建專業教練員團隊
大連市選聘持有各級教練員資格證書的教練員,組建校園足球“教練員人才庫”,目前已經儲備901名教練員。多年來,已連續6年每年市本級財政投入近600萬元,采取政府出資購買服務崗位的方式,引入專業足球教練員進入校園,指導學校開展足球訓練,帶隊參加各項足球比賽等工作。目前,全市國家級和市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普及學校)均以雙向選擇的方式從“教練員人才庫”中選聘教練員。
3.完善校級足球隊建設
大連市要求各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建立校級足球隊,每所學校至少1支足球隊,國家級和市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至少有3支足球隊(含男女隊),普及學校球隊不少于2支足球隊(含男女隊),初中和普通高中至少建立1支校級足球隊。
1.提升校園足球發展水平
2021年3月26日,大連市體育局會同大連市教育局、大連市足球協會共同組織編寫的《大連市青少年足球教學訓練大綱》(以下簡稱《訓練大綱》)正式發布。大連市以建設10所試點學校和幼兒園為抓手,逐步在全市推廣普及《訓練大綱》,要求每名教練員1本,所有外聘校園足球教目前,全市各中小學校共有近510支校級足球隊。同時,要求全市國家級和市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周訓練時間不少于4次,普及學校不少于3次,每次訓練時間不少于90分鐘。每年寒暑假期間,應按要求開展不少于15天的足球訓練。

4.開展校園足球教師培訓
自2015年以來,大連市共舉辦11次校園足球相關培訓,如,大連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教練員與指導教師培訓,大連市中小學體育特色項目指導教師專題培訓,小學、初中校園足球教材專題培訓,大連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教練員培訓班等,有3200余名足球教師、教練員參與培訓。同時,委托大連市足球協會聘請中國足協精英講師實施“送訓到區”,對外聘教練員和指導教師開展校園足球專題培訓,截至目前,累計培訓18期約740人次。此外,大連市選派101名教師參加國家級教師培訓,40名校長參加校長培訓,并選拔8名教師赴國外留學。
大連市分別在2017年、2019年召開了以“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為主題的全市現場觀摩推進會。推進會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針對“面向全體、人人參與”的校園足球班級聯賽模式、賽風賽紀、比賽儀式等內容展開介紹,并要求各學校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從簡化規劃、創新形式、賽事組織、激勵機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動校園足球班級聯賽的普及工作,同時借助媒體力量,加強對校園足球班級聯賽的宣傳報道,以此吸引更廣泛的社會力量關注校園足球班級聯賽。


在此基礎上,大連市教育局與大連市體育局、大連市足球協會及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共同建立并完善以“校內競賽(班級聯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全國性交流比賽”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以此加強“校長杯”“區長杯”“市長杯”的互相銜接。同時,建立縱向貫通、橫向銜接、規范有序的高中、初中、小學三級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和錦標賽雙軌競賽機制。目前,大連市共開展大連市中小學“市長杯”校園足球錦標賽、大連市青少年“綠茵工程”“市長杯”足球聯賽、大連市青少年足球精英賽、大連市足球協會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普通高中組)、大連市校園足球小學基地校聯賽等校園足球相關比賽。此外,大連市積極組織隊員參加遼寧省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等活動。2021年,大連市共6名隊員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冬令營國家隊。同年,大連市共有137名隊員入選遼寧省校園足球夏令營“最佳陣容”。
大連市將金普新區、沙河口區和高新園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的建設工作,作為推進大連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和職業俱樂部的專業資源。同時,以校園足球小學基地校的建設和發展為核心,即通過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基地校項目,逐步帶動中山區、西崗區、甘井子區、瓦房店市、莊河市等6個地區參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的教學、訓練與人員選拔培養模式,開展校園足球相關工作。
1.完善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政策
大連市通過會議部署,對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各地區教育部門可以在轄區范圍內組織足球特長生跨學區交流。各區市縣、先導區結合區域特點,以初中學校為重點,在轄區中小學校中合理布局足球項目學校,完善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政策,暢通校園足球人才發展通道,實現區域內足球特長生的合理流動。目前,大連市6個區共布局20所足球項目學校。
2.完善普通高中足球特長生招生政策

2019年,大連市內5個區新增4所招收男子足球特長生的高中學校,到2022年有12所高中學校招收男、女足球特長生,其中有9所學校招收男子足球特長生。除了大連市內5個區和面向全市招生的足球項目學校,大連市還要求旅順口區、普蘭店區、瓦房店市、莊河市分別在旅順口區第三高級中學、普蘭店區第九高級中學、瓦房店市第三高級中學和莊河市第四高級中學在轄區布局招收足球特長生,并指導金普新區的大連開發區第十高級中學、大連市一〇八中學、大連市一〇二中學、大連市一〇三中學和大連保稅區第一高級中學做好在本地區范圍內的足球特長生招生工作。隨著高中足球項目學校數量的增加,暢通了足球特長生的升學渠道,充分發揮了招生政策的積極導向作用。
多年來,大連市不斷創新機制,探索校園足球與職業足球共建、共享、共贏的人才培養發展模式。按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規定,萬達集團全力支持大連市8個地區10所小學建設校園足球基地學校,積極開展足球教學工作,并為每所基地學校組建6支不同年齡段的足球隊,并為每所基地學校聘請8~10名高水平足球教練員。在抓好校園足球男子足球梯隊建設的同時,還支持區域女子足球隊的發展,并將校園足球延伸到幼兒園,組織中外技術團隊和基地學校的教練員走進區域足球特色幼兒園,激發幼兒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此外,組織開展“筑夢杯”大連市校園足球小學基地校聯賽和面向全市小學基地學校的精英隊員夏(冬)訓營選拔與訓練活動。2020年,大連市教育局、金普新區教育和文化旅游局與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展開合作,組織職業俱樂部隊員就讀于示范性高中。大連市還不斷探索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和新型足球學校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因地制宜在金普新區教育金牌園創建了足球實驗班,分學段組建足球班級,配備高水平足球教師和各學科優秀教師,確保體育與教育并行,助推體教深度融合,構建布局合理、銜接有序的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幼、小、初、高“貫通培養”一條龍人才成長發展模式。近年來,還探索與足球俱樂部合作共建人才培養機制。如,大連市高新區教育文體衛生局與大連市龍卷風足球俱樂部簽訂合作協議,為高新區開展足球訓練、精英選拔與人才培養提供教練員、資金等保障,以此強化從幼兒園、小學、初中的區域布局,從而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足球發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