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金
(東明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山東菏澤 274000)
妊娠期母體對甲狀腺需求逐漸增加,若孕婦難以適應甲狀腺素引起的應激反應,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誘發亞臨床甲減[1]。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較正常值升高,伴或不伴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狀,若妊娠期間未能得到有效治療,會增加母嬰不良結局發生風險,甚至對新生兒智力、神經功能發育造成影響[2-3]。因此,臨床對于妊娠期亞臨床甲減需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療方式,以減少妊娠期并發癥。左甲狀腺素納為常用甲狀腺素類藥物,在維持甲狀腺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臨床多用于治療甲狀腺方面的疾病[4]。基于此,本研究選擇106例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患者為對象,分析甲狀腺素替代療法對患者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東明縣人民醫院就診的106例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是否接受甲狀腺素替代療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8.53±2.47)歲;孕周4~16周,平均孕周(10.11±1.53)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0±0.21)次。觀察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58±2.49)歲;孕周4~16周,平均孕周(10.15±1.59)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2±0.25)次。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本研究獲東明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結節》[5]中相關診斷;②單胎妊娠;③無甲狀腺遺傳史;④既往未實施過甲狀腺手術;⑤對本研究藥物耐受。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功能障礙 ;②入組前進行過相關治療;③合并肝、腎功能障礙 ;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⑤合并基本認知、溝通障礙。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正常產檢,進行飲食指導,要求患者適當補充蛋白質,飲食中需攝入一定量碘鹽,減少脂肪攝入。觀察組增加左甲狀腺素鈉(深圳市中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22,規格:50 μg)治療,初始劑量為1片/次,1次/d,均于清晨飯前服用。復查甲狀腺功能指標時針對性調整服藥劑量,孕早期TSH水平為0.1~2.5 mIU/L,孕中期為0.2~0.3 mIU/L,孕晚期為0.3~3.0 mIU/L。持續用藥至患者妊娠結束,并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甲狀腺功能:治療前、治療后于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5 mL空腹靜脈血,以1 500 r/min速率分離10 min,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CL50)檢測TSH、血清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水平。②維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血條件同①,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利生儀器有限公司,型號:BC200)檢測指標,通過電化學發光法檢測維生素B12,并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Hcy水平。③新生兒神經心理發育情況:新生兒3個月、6個月時通過嬰幼兒發育量表(Gesell)[6]評估新生兒神經心理發育情況,包括5個維度(大運動、適應能力、社會行為、精細動作及語言),各維度評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則新生兒神經心理發育越好。④妊娠并發癥:記錄兩組產婦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產后出血、胎盤早剝發生情況。⑤新生兒不良結局:記錄兩組新生兒畸形、窒息、低體重、先天性甲減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22.0軟件完成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或校正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SH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FT4、FT3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對比( )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對比( )
TSH:促甲狀腺激素;FT4: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組別 例數 TSH(μIU/L) FT4(ng/mL) FT3(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3 8.78±1.06 4.33±0.65 1.60±0.31 1.51±0.38 3.05±0.56 3.12±0.68對照組 53 8.65±1.02 8.91±1.10 1.57±0.39 1.52±0.21 3.09±0.52 3.03±0.45 t值 0.643 -26.096 0.438 -0.168 -0.381 0.804 P值 0.521 0.000 0.662 0.867 0.704 0.424
2.2 兩組患者維生素B12、Hcy水平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維生素B12水平較對照組高,Hcy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維生素B12、Hcy水平對比( )

表2 兩組患者維生素B12、Hcy水平對比( )
Hcy:同型半胱氨酸。
組別 例數 維生素B12(pg/mL) Hcy(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3 426.57±34.43 460.11±35.38 12.23±2.10 9.11±1.56對照組 53 428.15±30.79 422.29±30.54 12.31±2.13 12.54±2.19 t值 -0.249 5.891 -0.195 -9.287 P值 0.804 0.000 0.846 0.000
2.3 兩組新生兒神經功能發育情況對比 新生兒3個月時、6個月時,觀察組大運動、適應能力、社會行為、精細動作及語言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神經功能發育情況對比(分, )

表3 兩組新生兒神經功能發育情況對比(分, )
組別 例數 大運動 適應能力 社會行為 精細動作 語言3個月時 6個月時 3個月時 6個月時 3個月時 6個月時 3個月時 6個月時 3個月時 6個月時觀察組 53 70.57±3.69 85.09±3.55 71.34±2.59 86.14±2.49 69.19±2.85 86.61±2.04 73.50±2.10 85.32±3.24 72.82±2.36 84.60±3.03對照組 53 76.35±2.46 t值 7.403 7.135 9.919 13.380 14.312 15.378 12.136 10.794 15.553 15.389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65.22±3.75 79.95±3.86 66.34±2.60 79.86±2.34 62.30±2.04 80.38±2.13 68.43±2.20 79.42±2.31 65.78±2.30
2.4 兩組患者妊娠并發癥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妊娠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妊娠并發癥情況對比[例(%)]
2.5 兩組新生兒不良結局對比 觀察組新生兒不良結局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新生兒不良結局對比[例(%)]
亞臨床甲減主要是由甲狀腺激素釋放、合成功能障礙引起的內分泌疾病。亞臨床甲減持續發展易誘發早產、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甚至導致新生兒智力受損,影響神經系統生長發育[7-8]。因此,對妊娠期亞臨床甲減予以早期診斷、治療尤為重要。
臨床相關研究顯示,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能夠有效調節妊娠期甲減患者相關指標水平,利于改善遠期預后[9-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SH水平較對照組低,維生素B12水平較對照組高,Hcy水平較對照低,新生兒大運動、適應能力、社會行為、精細動作及語言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妊娠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新生兒不良結局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上述結果表明在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患者采取甲狀腺替代療法能夠改善產婦甲狀腺功能,調節維生素B12、Hcy水平,降低妊娠并發癥及新生兒不良結局發生率,促進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TSH主要由腺垂體分泌,能夠促進甲狀腺上皮細胞代謝,并對腺體有明顯刺激作用,具有較高敏感性,可作為評估甲狀腺功能的有效指標。本研究選用左甲狀腺素鈉作為甲狀腺替代藥物進行治療,該藥物屬于四碘甲狀腺原氨酸鈉鹽,能夠有效調節機體代謝[11]。同時,左甲狀腺素鈉使交感-腎上腺系統感受增強,具有與甲狀腺素片相似的生物作用,但在生物活性方面較甲狀腺素片更好,并具有較高穩定性,能夠改善機體甲狀腺功能,滿足新生兒生長發育。Hcy水平與孕婦分娩結局緊密相關,若Hcy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會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發生風險,導致新生兒生長發育受限。維生素B12能夠維護神經髓鞘代謝狀態,其水平變化能夠切實反映胎兒腦皮質發育情況,而妊娠期維持維生素B12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新生兒身神經系統發育異常[12]。左甲狀腺素鈉能夠有效改善甲狀腺功能,故甲減引起的低代謝癥狀及體征會顯著減少,對改善孕婦體內微循環具有重要意義,利于維持維生素B12水平正常,降低Hcy水平,進而降低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減少新生兒不良結局。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可能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臨床后續仍需繼續加大樣本量,進一步探究甲狀腺替代治療在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甲狀腺替代療法能夠有效改善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患者甲狀腺功能,調節維生素B12、Hcy水平,改善分娩結局,促進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