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過敏性紫癜是臨床常見疾病,以關節炎、皮膚紫癜、腎臟損害、出血性胃腸炎等為主要表現,其病理改變則主要為壞死性小血管炎[1]。HSPN 是過敏型紫癜引起的腎損害,國內報道顯示,過敏型紫癜患者中HSPN 占30%~50%,同時腎活檢顯示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腎損害[2]。中醫將HSPN 歸為“尿血”、“紫斑”、“水腫”等范疇,而現代醫家認為本病病因可分為內因與外因,內因為素體有熱、臟腑虧虛,外因則為“風、濕、熱、毒”所致邪氣[3]。雖然過敏性紫癜是小兒、青少年常見疾病,但近幾年HSPN 則在青少年人群中呈現出增長趨勢,且老年發病率也有一定升高,若能及時采取正規的治療可保護腎功能,預防病情反復發作,避免惡性循環[4]。此外,隨著研究不斷增多,發現HSPN患者存在微循環障礙,腎小球有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沉積以及系膜區與皮膚小血管有系膜增生、顆粒沉積等,與中醫“瘀”相符,為此提出采取益氣養陰、祛風活血等原則治療,其中益氣養陰活血方可滿足HSPN的治療原則,在本院應用多年有良好的效果。本次就收治的68 例HSPN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益氣養陰活血方的治療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氣陰兩虛型HSPN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對象有完整資料,滿足西醫HSPN 標準,符合中醫氣陰兩虛型診斷標準,年齡10~50 歲,腎功能正常,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配合研究;排除嚴重心肝腦病變、精神疾病、惡性腫瘤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14 例;年齡最小10 歲、最大50 歲,平均年齡(25.92±8.35)歲;病程最短2 周、最長28 周,平均病程(12.93±5.45)周。觀察組男22 例、女12 例;年齡最小10 歲、最大50 歲,平均年齡(25.78±8.45)歲;病程最短1 周、最長28 周,平均病程(12.76±5.43)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西醫方案治療,叮囑患者多休息,做好抗過敏干預,以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應用腎臟毒性藥物,做好感染、感冒等預防;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降壓、利尿、腎功能保護、抗凝等基礎治療;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免疫抑制劑、激素治療,如環磷酰胺、雷公藤多甙片、嗎替麥考酚酯等,均按照藥物說明書執行;伴有感染者采取抗感染治療。連續治療2 個月為1 個療程。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西醫基礎上采用益氣養陰活血方治療,益氣養陰活血方組方:太子參、川芎、丹參、生地各20 g,山茱萸、當歸各12 g,生黃芪30 g、丹皮15 g;同時隨癥加減,嚴重脾虛者加黃芪10 g;嚴重紫斑者加紫草12 g、水牛角30 g;腎陰虛者加女貞子10 g;1 劑/d 煎煮,每劑中藥加500 ml 水浸泡15 min,文火煎煮30 min,取300 ml;二煎加400 ml 水煎煮后取200 ml;兩次取汁混合,早晚兩次溫服。連續治療4 周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2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實驗室指標(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計數)、生化檢驗指標(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轉氨酶)、負面情緒。療效判定標準[5]:治療后癥狀、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尿蛋白轉陰、尿紅細胞正常,中醫證候積分降幅≥95%為基本治愈;治療后癥狀、體征改善顯著,尿蛋白定量降幅≥40%,中醫證候積分降幅70%~94%為顯效;治療后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蛋白尿定量降幅<40%,中醫證候積分降幅30%~69%為有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抑郁情緒,治療前后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調查,臨界值分別為50、53 分,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越明顯[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及生化檢驗指標對比治療前,兩組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計數及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轉氨酶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計數及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轉氨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及生化檢驗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及生化檢驗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4 兩組治療前后負面情緒對比 治療前,兩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對比(,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HSPN 指的是過敏性紫癜所致的全身彌漫性壞死性小血管損害,繼發或伴發腎損害的一種疾病,在兒童、青少年中常見,但近幾年逐漸顯示成年人中發病率不斷增高。HSPN 臨床表現主要有血尿、蛋白尿、皮膚紫癜等,部分伴有口干咽燥、乏力、腰膝酸軟等。中醫并無HSPN 病名,但根據其癥狀、表現等可納入“肌衄”、“紫斑”、“葡萄疫”等范疇[7,8]。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本病發生后會在內皮下組織、血管壁、腎小球系膜區大量沉積免疫球蛋白A(IgA)/復合物,導致其免疫功能等受到影響。同時,長期受到疾病的的影響,患者會出現身體損害,還會導致其心理情緒的異常,如焦慮、擔憂、抑郁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學習及工作。西醫治療HSPN 多以降低尿蛋白、調節免疫、抗血小板、抗炎、血液凈化等為主,但其療效并不滿意,且長期用藥后不良反應較多,部分患者耐受性下降,影響預后[9,10]。中醫治療則可根據其病因、病機采取針對性治療,如活血化瘀、疏風清熱、涼血泄毒等。隨著中醫對治療HSPN 的研究不斷加深,提出氣陰兩虛貫穿全程,外邪侵襲,體內化熱,導致氣耗陰傷,氣虛難以推動血行,而血滯為瘀,氣虛無法攝血,血溢脈外而成瘀,一旦瘀血形成,則阻滯氣機運行,使臟腑功能受到影響,為此提出益氣養陰活血療法[11,1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計數及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轉氨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實益氣養陰活血方治療HSPN 效果顯著。益氣養陰活血方含有多味中藥,如黃芪、生地等可益氣養陰,對免疫能力有調節作用,提高正氣,對感冒有預防作用,并減輕腎臟損害[13,14];當歸能活血化瘀,促使體內血液循環改善,還可有效預防腎小球纖維化[15,16]。在現代藥理研究中證實,黃芪可調節細胞與體液免疫,促進腎血流量提升,減少蛋白漏出,實現良好的保護腎臟的作用。
綜上所述,氣陰兩虛型HSPN 應用益氣養陰活血方治療,除了可提高療效,還可有效改善中醫證候、實驗室指標、生化檢驗指標及負面情緒,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