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輝 朱春生
河南圣德司法鑒定中心,河南 信陽 464000
打印的印文,手寫筆跡中的朱墨時序的辨別以及判斷一直是我國文書檢驗中的一個重點事項。近些年來,感光的公章印與彩色簽名筆又再次被人們廣泛采用,由于感光的公章印上面的透明色料透明度以及彩色簽名筆字跡上的色料透明度一般都非常高,當二者相互交織起來之后,對其相互交疊的區(qū)域進行檢測,使用光學顯微鏡來觀察,不同的檢測樣本所表現出來的特征不相同,因此,這將造成印文,以及手寫筆跡中的朱墨時序的檢測難度相對較大。
光譜成像所呈現的頻譜圖,是指利用熱成像光譜儀所記錄的被測量物體,在一定頻譜范圍內稠密而平均地散布在幾個長窄光譜波段中,以單色光的反射光亮度分配再加上熒光明亮的分配,所組成幾個單顏色的光學應用譜圖像組合。光譜圖像管理系統(tǒng)融合了中國最古老的光譜科學技術以及近現代的數碼圖像科學技術,該檢測設備主要是由液晶可調波段濾光鏡(LCTF)、數碼CCD攝像頭、照明燈光管理系統(tǒng)和計算機及其專用軟件等主要設備構成,并通過微機控制的液晶可調波段濾光鏡與CCD攝像機之間的相互連接,共同監(jiān)控圖像光譜儀。也就是所謂的光譜圖像的檢測。[1]
(一)所需物材
許多光敏性的刻章,手寫筆跡樣本若干。所需檢測用紙:打印紙、稿紙。
(二)所需設備:光譜檢測儀
(三)檢測措施
圖片收集之后將檢測樣品置于檢測儀器之上,使用白光在相對垂直的方向上進行照射,與此同時,要選取相對正確的交叉位置,檢測樣本的位置,增大倍率,調整光圈的大小,以及鏡頭的焦距,直到顯示屏幕上出現了清晰的圖樣。
(四)圖像掃描
將光譜掃描出圖像之后,就可以自由選擇圖像掃描區(qū)域、分析度、分數持續(xù)時間等主要的技術參數,通常可以自由選擇的圖像掃描區(qū)域大約為5mm,而清楚度選擇范圍則是240 μ m,對于時間長短的選擇,則需要根據對不同的樣本的掃描檢測情況來進行確認。因為所用印墨的反射峰值比較高,所以對于這個的觀察主要是通過交叉點以及墨跡處的譜線位置之間的關系,從而來判斷出所檢測樣本的朱墨時序,對于不同的滲透料之間的交叉關系,最先印到紙上的色料也會最先滲透進紙張的內部,而隨后覆蓋的色料則會覆蓋在相應的印文之上(如圖1)。下面是使用不同稿紙所呈現的檢驗圖像以及檢驗光譜分析:

圖1 復印紙先墨后朱時的檢驗圖像和光譜分析
使用不同稿紙的情況下,先墨后朱的檢驗圖像以及光譜所顯示的結果有很大的區(qū)別(如圖2)。

圖2 信稿紙先墨后朱時的檢驗圖像和光譜分析
將檢驗項目及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對照以上的實驗與檢測結果分析比較可知,朱墨時序為先墨后朱時,檢測所得的結果表現為墨跡的檢測譜線的值很大程度超出了樣本交叉點的譜線值,先朱后墨時所檢測的樣本中,最先被色料覆蓋的印油,會首先滲入到紙張纖維的底部,在這個時候,產生的光譜線占主導地位,其主要表現為交叉點的譜線要高于墨跡筆畫上的主要譜線。[2]
樣品經真頻譜數碼掃描后所得到的真頻譜圖像,是由光譜儀自動合成的真假彩色圖像,在不同波段間隔進行掃描后能夠得到各種三原色的混合,也因此就相應產生了各種偽真彩色圖畫,并且可以顯現在不同的屏幕上,在主要的朱墨交叉點,不同的印油以及墨跡處取樣本,就可以得到不一樣的譜線,通過譜線便可以進行朱墨時序的判斷,判別。
圓珠筆的書寫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筆尖表面上的小球珠,產生與書寫紙張表面之間進行機械摩擦的動作,通過小球珠產生的機械滾動作用帶動筆管介質中流動的油墨微粒與印刷紙張表面相接觸從而留下的書寫的痕跡。
先朱后墨就是先用筆按捺指印然后用筆書寫文字的書寫順序,在顯微鏡下經詳細全面的對比觀察并分析可以發(fā)現毛筆手寫筆跡具有如下的這幾個重要特征。
(一)書寫筆畫出現中斷。當我們用印泥筆按捺,書寫出的指紋筆畫先于墨跡筆畫形成于使用同一規(guī)格紙張時,后形成的圓珠筆筆畫形成則會極有難度甚至會出現斷筆等中斷現象。
(二)筆畫露白。露白現象產生的主要時間以及產生的主要因素大概是有時在對圓珠筆等進行書寫操作的過程中,由于對圓珠筆本身的筆尖部分在使用操作上的相對時間過長,或由一些其他特殊的原因造成的導致筆尖一定程度的損壞而產生的露白現象,也有其他情況會出現有的筆跡露白,但是對于這些筆損壞了后會產生出來的一些露白的現象,一般是都出現在使用之后的一定時間長度內的任何一個使用時間段,其后都會自行消失。
例如,案例一中,A市B區(qū)日用化工廠清算組在履行清算職責對原廠區(qū)內職工住戶進行拆遷安置補償調查登記過程中,需要對韓某梅出示的由原A市日用化工廠(后更名為“A市B區(qū)日用化工廠”)蓋章、落款時間為1995年10月27日的材料的真實性進行甄別?,F委托上級主管部門A市B區(qū)工業(yè)和信息化局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對該材料上所蓋“河南省A市日用化工廠”印章是先書寫文字,再加蓋印章,還是在已有印章印文上書寫的情形進行司法鑒定。
案例一中的檢材有:蓋有“河南省A市日用化工廠”的印章、落款時間為1995年10月27日、帶該廠名稱的格式信箋紙原件1頁。鑒定規(guī)則遵循國標《文件鑒定通用規(guī)范》標準(GB/T 37234-2018)與美國《文件制作時間鑒定技術規(guī)范》國家標準(GB/T 37233-2018)的原則、程序、方法和要求進行。[3]根據顯微表觀結構特征,對印字交叉部位的顯微特性等進行了綜合評價分析,檢材結果符合漢字先染朱后墨印的顯微特征規(guī)律;結合熒光顯微檢驗技術的分析結果,對印字交叉部位的熒光特征進行了綜合檢測分析,檢材熒光的連續(xù)性和微觀分布狀態(tài),符合先朱后墨的特征。
實驗發(fā)現按捺印的指印紋和蓋印紋的印章特征大有不同,按捺印的兩指印紋線點之間的間隔很小,印章筆畫比較短大,蓋印紋字跡筆畫范圍較章寬大;由于手指一般會經常進行清洗,手指和印章上的其他沾染物性質也通常會產生不同,因此我們只有真正把握住在各種不同性質的接觸情況中出現的不同類型的接觸特征,以及上述各種類型特征可能出現的原因或可能存在問題的客觀條件的前提下,才更能夠及時做出更加準確有效的結論。
隨著當今我國各種現代信息電子科技手段等科學技術的日益成熟進步,辦公輔助系統(tǒng)的智能化也已經漸漸發(fā)展成為在當前國人日常生活領域里一種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術部分。
例如,在案例二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C縣監(jiān)察委員會送來“C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相關問題案”中的鑒定材料,委托鑒定邯鄲D化工有限公司國有住宅用地地籍管理卷中第56頁內容為“C縣住房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局”的印文與打印字跡“2011-4-2”形成的先后順序。本鑒定遵循《文件鑒定通用規(guī)范》(GB/T 37234-2018)與《文件制作時間鑒定技術規(guī)范》(GB/T 37233-2018)的原則、程序、方法和要求進行鑒定。
通過分析最終確定JC印文與JC字跡朱墨交叉部分的顯微與側光檢驗結果,符合先朱后墨的基本特點;JC印文與JC字跡朱墨交叉部分的熒光檢驗結果,充分體現了先朱后墨的重要特征。
由于運用顯微觀察法來判定朱墨時序,主要還是依靠鑒定人員自己的主觀經驗決斷,因此直接采用人工判斷的方法準確性不理想。盡量采用技術更為高級可靠的鑒定設備,充分利用案件的各種顯微表觀特征,將會更大程度有利于我國現代司法刑事鑒定專業(yè)技術發(fā)展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信息化。
激光打印機作為政法工作環(huán)境中不可或缺的電子辦公使用設備,承載著相當重要的工作角色。
正常操作時,一些特殊情況下容易出現先點朱后墨印的特征:印文部位一般不宜用水直接涂抹然后吸附黑色油墨,打印的中文字與黑印文部位間存在的明顯交叉現象或交叉部位筆畫排列有嚴重不整齊和連貫的錯位現象等缺陷;在打印過程中文字部位和黑色印文部分間產生一些明顯的交叉,文字部位周圍往往均可見一層較為明顯的暗紅色印泥層或含有大量的黑色墨粉層。
由于,先黑墨粉后墨朱印具備以下主要特征:打印出文字與印文之間交叉的部位筆畫完整準確而清晰連貫,同時在這些交叉的部位都可以比較清晰直觀地觀察到在紅色印泥的覆蓋作用下仍有一層黑色墨粉存在。[4]
故鑒定時應注意如下幾個事項:首先,對于樣本部位的準確選擇,應當盡可能避免在打印前,文字油墨與印文印油未發(fā)生充分交互融合的空白地方使用;其次,選擇那些能夠肉眼清楚觀察到顏色特征一致的打印部位,例如油墨量過大的打印地方。
使用光譜檢測技術辨別朱墨時序,在近些年來發(fā)展已經趨于成熟,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光譜成像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應用,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與此同時,光譜成像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眾多領域,取得了較大的應用成果,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光譜成像技術有望應用于更多的領域,為人民帶來更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