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
腦出血為腦部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認為疾病的發生與腦血管病變有著密切聯系,進而導致患者血壓上升[1]。腦出血對患者危害較大,患者發病后常存在昏迷、頭痛等癥狀,其致殘率、死亡率較高。隨著腦出血病情的發展,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較為常見的一種就是急性腦水腫,一旦發生,必須進行及時的治療,否則會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影響[2]。在腦出血治療中,藥物治療應用較多,托拉塞米、呋塞米均為常用藥物,但是具體應用期間,兩者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3]。本研究選取本院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82 例,觀察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9 月~2021 年9 月本院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82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患者意識清醒;血腫直徑<3 cm 或出血量<30 ml。排除標準:心功能不全;活動性顱內出血;小腦出血或腦干出血;并發低鉀血癥;嚴重消化道出血;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注:兩組對比,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20%甘露醇(廣西南寧化學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5020272)125 ml,每6 h 注射1 次,治療7 d,第8 天時每8 h 注射1 次,共治療14 d。
對照組給予10 ml 氯化鈉注射液加入呋塞米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310)20 mg,每6 h 注射1 次,治療7 d,第8 天時每8 h 注射1 次,共治療14 d。
觀察組給予10 ml 氯化鈉注射液加入托拉塞米注射液(南京優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47)20 mg,每6 h 注射1 次,治療7 d,第8 天時每8 h 注射1 次,共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顱內壓水平、尿量、并發癥發生情況、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經缺損程度評分。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5、7、14 d,采用ADL 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0~100 分,評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采用NIHSS 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0~42 分,評分越高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并發癥包括血尿、電解質紊亂、腎功能異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顱內壓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顱內壓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5、7、14 d,觀察組顱內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顱內壓水平對比(,mm Hg)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顱內壓水平對比(,mm Hg)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尿量對比 治療前,兩組尿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5、7、14 d,觀察組尿量均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尿量對比(,m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尿量對比(,ml)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經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ADL 評分、NIHS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DL 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經功能對比(,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經功能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顱內壓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腦水腫,血腫增大是導致腦出血早期病情惡化的原因,但是48 h 后患者病情加重主要由腦水腫所引起[4]。腦出血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該病最為重要的一個病理生理改變就是腦水腫形成,水腫會在患者發病3 d 內達到峰值,持續時間為3~5 d,然后會逐漸消退。腦水腫對患者危害較大,會導致顱內壓增加,進而造成腦癱的出現,進一步對患者生命安全、功能恢復造成影響[5]。在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治療中,甘露醇應用較多,其主要作用為脫水,作為一種廣泛的高滲性脫水劑,其有利于血漿滲透壓的提升,進而促進腦組織脫水,以此發揮減輕腦水腫的效果,最終有利于顱內壓的降低,其對顱內壓的峰作用為用藥后20~40 min,但是其無法在體內被較好的吸收,大部分會由腎臟排泄,容易對腎功能造成損傷,該藥不能長時間或大量使用,否則會出現急性腎功能損害[6]。有研究表明,早期大劑量使用甘露醇會增加血腫量,尤其是發病時間在6 h 內的患者。因此,必須對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治療藥物的選擇引起重視。
本研究結果中,治療3、5、7、14 d,觀察組顱內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尿量均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DL 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出血發生原因是多方面,如腦動脈畸形、高血壓動脈硬化、腦動脈炎等,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當前,大部分腦出血患者發病的原因為高血壓。患者發病后引起的一系列情況會造成嚴重后果,如血腫及血腫周圍壓迫破壞組織微血管內皮細胞,增加血管通透性,進而導致患者腦水腫情況加重,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傷害[7]。在腦血管意外患者治療中,利尿劑為高滲性脫水劑協助治療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使高滲性脫水劑用量有效減少,利尿劑能減少循環血量,有利于水分溢出,進而有效減少進入腦組織的鈉鹽,最終使患者腦水腫情況得以有效改善[8]。呋塞米是一種利尿劑,臨床使用頻率較高,其對腎小管髓襻升支髓質部及皮質部Na+-K+-Cl-同向運轉具有抑制作用,進而對髓質高滲狀態形成及維持發揮作用,而且有效排出水分、Na+、K+等,發揮較好的利尿作用[9]。同時,呋塞米對Na+進入水中組織具有抑制作用,有利于腦脊液產生的減少,進而促使顱內壓降低[10]。臨床應用期間,該藥不會對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等產生較大的影響,并且也不會出現其他不良情況,但是該藥長時間使用會導致電解質紊亂,還易引發血尿、高尿酸血癥等[11-13]。當前,托拉塞米在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引起了人們廣泛重視,其能在髓襻升支粗端發揮較好的效果,進而較好的抑制管腔細胞膜同向運轉體系,有利于水及尿Na+等的排泄,促進循環血量的減少,溢出組織水分,最終減輕腦水腫[14]。同時,該藥能有效抑制醛固酮,進而防止其與受體結合,進而使醛固醇活性有效降低,進而該藥對血Ca2+、Mg2+影響小,不會帶來其他不良情況,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而且大部分藥物會通過肝臟代謝,進而安全性高,對患者腎功能損害小,治療期間,即使將其用于腎功能不全患者治療中,長時間且連續應用也不會導致蓄積的出現,安全性較高。為進一步保證治療效果,需加強患者用藥管理,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用藥情況,監測尿量等,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需立刻進行處理,并且控制好藥物劑量及給藥速度。在此期間,還應密切監測血壓變化,并且做好記錄,適當對用藥情況進行調節。
綜上所述,給予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托拉塞米治療,能降低顱內壓,增加尿量,促進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神經功能恢復,且并發癥少,療效優于呋塞米治療,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