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系羊又稱“藏羊”“西藏羊”,是我國古老的綿羊品種,數量多,分布廣,原產于西藏高原,可分為草地型和山谷型,是中國三大粗毛綿羊品種之一。對高寒地區惡劣的氣候環境和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是產區重要畜種之一。其中草地型藏羊2000年被原農業部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形態特征:草地型藏羊體質結實,體格高大,四肢較長,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長而粗壯,呈螺旋狀向左右平伸,母羊角細而短,多數呈螺旋狀向外上方斜伸。鼻梁隆起,耳大,前胸開闊,背腰平直,十字部稍高,扁錐形小尾。體軀被毛以白色為主,毛纖維長,兩型毛含量高,光澤和彈性好。因此,草地型藏羊毛織成的產品有良好的回彈力和耐磨性,是織造地毯、提花毛毯等的上等原料。這一類型藏羊所產羊毛,即為著名的“西寧毛”。山谷型藏羊體格小。頭呈三角形,鼻梁隆起,公羊多有角,角短小,向上向后彎,母羊多無角,偶有小釘角。背腰平直,體軀呈圓桶狀。尾短小,呈圓錐形。
地理分布:原產于青藏高原,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的甘孜、阿壩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及云貴高原地區。藏羊在不同生態環境的影響下及人工選擇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若干類群,主要有高原型(草地型)和山谷型兩大類型。各省、區根據本地特點,又將藏羊分列出一些中間或獨具特點的類型。如西藏將藏羊分為雅魯藏布型藏羊、三江型西藏羊;青海省分出歐拉型藏羊;甘肅省將草地型西藏羊分成甘加型、歐拉型和喬科型;云南省分出騰沖型;四川省分出山地型西藏羊。
藏系羊對生態環境有很好的適應性,所以應視為當地寶貴的品種資源,進行純種繁育提高,或引進外來品種進行雜交,以提高品種質量。也可作為雜交親本,進行羊肉等商品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