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玲 鐘登杰 黃曉靈
1.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2.宜春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體育強國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一項戰略性工程,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不但關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更與人民幸福息息相關。近些年來,我國全民健身觀念不斷深入人心和普及,國家政府加大對國民運動場地和器材的財政投入,逐漸意識到只有競技體育能力與群眾體育發展水平齊頭并進才能推動體育強國的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對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國體育強國建設提供了研究的方向與重點。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制定并發布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我國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充分發揮體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的體育強國研究應該緊密貫徹《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大力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并且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加強社會學界的關注和專家學者們的研究興趣,助力體育強國研究成為我國新階段的體育研究熱點。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于體育強國研究的引導,大力支持該研究和加大研究投入精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體育強國的偉大事業添磚加瓦,建言獻策。
2008年至2020年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收錄的以“體育強國”為主題的215篇核心期刊文獻。
1.2.1 文獻資料法
以我國體育強國研究核心期刊文獻信息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本文研究的相關文獻資料特征進行分析,用數據描述或解釋文獻特征及變化規律,借助于文獻資料方法對文獻信息的結構、分布、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進行客觀分析,進一步探析該研究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規律。
1.2.2 知識圖譜分析法
本論文的研究數據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主要數據來源,以“體育強國”為主題關鍵詞,文獻發表時間跨度為“2008- 2020年”,以“核心期刊”為來源類別等條件共檢索出相關文獻408篇,為保證體育強國文獻研究的精確性、完整性與代表性,經過預處理,共導出215篇文獻作為主要分析研究基礎數據。運用CiteSpace V軟件對研究文獻進行數據分析技術處理,將研究數據以圖表形式展現出來。
1.2.3 數理統計法
本文將借助于數理統計法來研究我國體育強國研究文獻的主題及關鍵詞、機構、作者的整體情況,進而揭示我國體育強國研究趨勢隱藏的內涵。
1.2.4 邏輯分析法
首先將所選擇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一個整體比較和綜合分析的論證推理過程,以邏輯規律為指導,依據研究趨勢做出判斷并進行推理,再進一步歸納總結出相關研究論證和結論。
通過對某一領域研究發表論文的數量與時代變遷的關系進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揭示該領域研究的經驗、發展速度和研究熱點,甚至可以根據歷史預測近期的研究趨勢。通過中國知網(CNKI)檢索自2008年以來我國體育強國研究核心期刊論文的發文量,由圖1可知,我國體育強國研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總量呈曲折式下降趨勢,可大致分為起步、快速發展、相對滯后和逐漸回升這四個階段。
圖1 我國2008-2020年體育強國研究文獻發文量
2008-2009年為起步階段,兩年間該領域論文共檢索到19篇,僅占論文總量的 8.84%。2010-2012年為快速發展階段,論文數量達到92篇,占論文總量的比例高達43.25%,尤其是2010年和2012年均超過30篇,分別為37篇和31篇,可見該領域研究的增長態勢較高,這說明受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奧運熱潮的影響,體育強國戰略迅速發展,國家對體育強國的觀念大大提升。因此體育強國成為社會的熱點,同時也成為專家學者們研究的熱點。2013-2016為相對滯后階段,呈逐步下降趨勢,論文發表量占比18.6%。2017-2020年為回升階段,研究的核心刊文數量逐漸回升,預計體育強國研究核心期刊的發文量還將會繼續上升。
2019年8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進一步明確了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及措施。隨著我國體育強國建設戰略部署的快速發展,體育發展機制的不斷創新,全民健身觀念和健康素養的持續提升,競技體育水平、公共體育服務、體育產業結構逐步融合發展,以及結合我國即將舉辦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契機,預測對于體育強國領域的研究將會不斷增加。
通常情況下,科研的發展依靠科研工作者的學術成果和科研產出能力,而作者的發文量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科研產出能力。在本研究215篇文獻中,經統計,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在2篇以上的學者有11人,其中鮑明曉、田雨普、王智慧為高產作者,都有5篇以上,其余作者均為2篇。
以田雨普為主要代表的合作研究,分別和鮑明曉、沈望舒、劉梅英都產生學術交流與合作;趙玉梅和曹守和兩位作者2次均為合作研究;其余的郝家春、王智慧、于善旭、張長城、張斌等作者均為獨立完成研究。因此可以看出在體育強國研究的領域上,作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合作還不夠,缺乏固定的研究團體,不利于學術成果的產出和信息資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體育強國建設的研究和發展。由于目前對于體育強國領域的研究存在滯后,亟需廣大專家學者進行大量研究,所以不論作者是以合作還是獨立完成的方式進行研究,都是為我國體育強國建設的發展建言獻策,為我國的體育強國的建設作出貢獻。
通過研究文獻中科研機構的共現分析可以直觀、清晰地反映體育強國研究的重點和影響分布,有利于研究者通過科研機構方面的分析研究,探索體育強國研究的經驗和發展方向。通過將數據導入CiteSpace V中的“Institution(機構)”網絡節點,運行軟件進行分析可以得出我國體育強國核心期刊文獻的研究機構共現網絡圖譜,圖譜中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從科研機構的發文量來看,發文量達到2篇及以上的機構一共有9個。其中,北京體育大學(10篇)、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5篇)、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4篇)為高產機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體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杭州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天津體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均為2篇。由圖3可知,在這些的科研機構中體育類院校的發文量明顯多于其他類院校和社會研究機構,而師范類院校的體育科學學院的力量也不容小覷,兩者更為積極地促進和推動了我國體育強國的研究,為體育強國建設研究作出許多貢獻。
通過加強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該領域中機構之間的研究資源共享、學術交流、發文效率和提高研究的科研產量,有助于體育強國研究的發展。上述科研機構單位在進行該領域的研究時的合作微乎其微,基本上沒有合作。因此在進行體育強國研究的時候,應該加強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而且要形成跨區域、跨研究機構層面的多方面全方位合作研究模式。這不僅有利于促進體育強國領域研究的發展,還有利于我國體育強國建設的發展。
在學術研究中,關鍵詞或標題詞往往是文章核心的凝練和濃縮,通過對高頻關鍵詞或主題詞的總數與頻次進行統計可以反映出當前的主要研究熱點與主題方向,其詞頻越高則越備受關注,其關聯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科領域中知識的內在關系。通過運CiteSpace V軟件,生成體育強國研究領域的高頻關鍵詞知識圖譜,關鍵詞節點網絡圖可以清晰表示出關鍵詞的重要程度和關聯程度。對研究文獻數據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后得出:頻次出現過2次及以上的關鍵詞共44個,其頻次共379次,平均每詞出現8.6次;其中頻次為2-4次的關鍵詞有20個,頻次為5次及以上的關鍵詞有12個。這說明這些年來國內學者對體育強國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呈多元化發展,研究的角度寬泛豐富。
熱點關鍵詞出現頻次體現了體育強國研究領域中的重要研究關鍵詞,其中出現頻次較多的有:體育強國(194)、體育大國(20)、體育管理(13)、群眾體育(12)、新時代(12)、競技體育(11)、中國(10)、全民健身(8)、體育社會學(7)、體育文化(6)、體育(5)、發展戰略(4)等。由此可以看出,體育強國作為關鍵詞的頻率為最高,遠遠地多于其他關鍵詞,其次是體育大國、體育管理、群眾體育、新時代等,說明這幾方面是我國體育強國的研究核心,其中新時代作為新興的熱點詞,與我國新時代體育強國的戰略部署息息相關,可認為在將來仍有很大研究空間。出現頻次較少的有:習近平(3)、體育治理(3)、軟實力(3)、體育強國戰略(3)、健康中國(2)、國際影響力(2)、體育產業(2)等。
表1 我國體育強國領域研究熱點關鍵詞統計(部分)
根據這些統計結果進行分析來看,我國體育強國研究關于體育強國建設方法路徑方面的研究較少,其中對于體育產業、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體育治理體系等方面的研究相對更少。因此,我們對體育強國的研究要充分解讀分析《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緊扣綱要的發展方向,加強對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策略的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國體育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效率,增強我國全民健身與國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力度,不斷促進體育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發揮體育在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要作用。
“體育強國”話題提出初期,相關實際行動不多,大多僅停留在政府主導的頂層設計中,與市場機制的融合不足,社會關注和參與度不高。隨著《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貫徹執行,研究者們提高了對體育強國領域的興趣和關注,并對體育強國建設戰略中的公共服務體系、體育產業發展、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各個方面進行更加寬泛而深化的研究,為體育強國建設奠定堅實的理論學術基礎。
通過分析我國2008-2020年體育強國研究主題的時區知識圖譜,可以清晰地發現研究主題的演變路徑,并且能夠進一步分析出研究的趨勢,本研究將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9-2012年,第二階段為 2013-2017年,第三階段為2018-2020年。
我國體育強國領域的研究趨勢有比較大的變化。2009-2012年體育強國這一領域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關鍵詞主要有體育強國、體育大國、競技體育、群眾體育、軟實力、體育文化、文化強國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取得優異的奧運成績,不僅展現了我國的競技體育綜合實力,而且提升了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因此,在這一時期我國體育強國領域的相關研究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各界對推動體育強國建設的觀念反響深刻。
2013-2017年我國體育強國研究的主題主要是以舉國體制、多元化、協調發展、體育事業等為關鍵詞,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與國家為在后奧運時期推動構建我國體育舉國體制和促進我國體育事業協調融合發展有一定關系。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的體育體制問題日益突出,過渡集中的中心管理體制以及計劃和市場的嚴重碰撞等,如何從競技見長的體育大國走向全民參與的體育強國,引發學者們進行不懈探索。
2018-2020年,體育強國領域研究中新興的研究主題以新時代、體育強國戰略、體育治理、體育產業和健康中國等為關鍵詞,成為了新的研究熱點。隨著黨的十九大順利召開,體育強國的建設也邁向了一個新臺階,對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提出更高更全面的部署要求。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提出了“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戰略,《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應運而生,《綱要》提出要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教融合等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體育強國戰略、體育治理、體育產業等關鍵詞成為這一時期的研究熱點。
綜上分析,我國體育強國領域的研究趨勢不斷向著多層次、多維度的研究方面發展,逐漸由單獨片面地強調競技體育水平轉到要求與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全民健身、體育治理等方面綜合發展;對于體育強國建設的措施方法的研究,從具體的措施方法上升到構建整體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的體育強國戰略體系。
(1)我國體育強國研究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可以分為起步階段、快速發展、相對滯后、逐漸回升四個階段。(2)對我國體育強國領域研究核心刊文發表數量較多的是鮑明曉和田雨普兩位學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作者之間的合作并不多,大部分為獨立完成研究,但還是有一些學者有產生合作交流,其中形成以田雨普為代表的合作研究團體。(3)目前科研機構的研究現狀形成了以北京體育大學科研綜合能力最強,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次之,國家體育總局、天津體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等科研機構緊隨其后的格局,其中體育強國研究核心期刊發表數量較多的主要機構是體育類院校和師范類院校的體育科學學院。科研機構間的合作尚未成型,多為自行開展研究,當務之急是一定要加強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交流,形成穩定、高效和優質的研究團隊。(4)我國體育強國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于體育強國、體育大國、體育管理、群眾體育、新時代、競技體育等方面,其中近期的研究熱點開始轉向到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體育治理、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發展戰略等方面。(5)我國體育強國領域的研究趨勢不斷向著多層次、多維度的研究方面發展,由單獨片面地強調競技體育水平轉到要求與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全民健身、體育治理等方面綜合發展;對于體育強國建設的措施方法的研究,從具體的措施方法上升到構建整體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的體育強國戰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