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明,袁和秀,黃郁波
贛州市人民醫院,江西 贛州 341000
小于胎齡兒(SGA)患兒常表現出生長發育滯后,部分患兒2 歲內未完成生長追趕,表現為矮小癥[1-2]。研究發現,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可用于治療2 歲后仍未充分追趕生長的SGA 患兒,與內源性生長激素的作用相似,能夠促進患兒體內微量元素的吸收,利于改善矮小癥患兒身高,起到較好地促增長效果[3-4]。但不同劑量rhGH 治療矮小癥患兒的效果有所差異,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劑量rhGH 對SGA 矮小癥患兒的臨床療效分析。
選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在贛州市人民醫院(簡稱本院)診治的90 例SGA 矮小癥患兒,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根據治療劑量不同分為小劑量組、中劑量組、大劑量組,各30 例,小劑量組中男21 例,女9 例;年齡(6.15±2.14)歲,年齡范圍3~10 歲;中劑量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齡(6.26±2.17)歲,年齡范圍3~12 歲;大劑量組中男22 例,女8 例;年齡(6.20±2.08)歲,年齡范圍3~11 歲。三組性別、年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兒家長簽訂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SGA 矮小癥符合《兒科學(第9 版)》[5]中標準;年齡≤12 歲;均在本院接受rhGH 治療,至少1 年。排除標準:入組近1 個月接受過糖皮質激素、免疫等其他相關治療者;先天性畸形、染色體異常者;合并遺傳代謝性疾病者;伴染色體異常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糖尿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等疾病者;伴其他類型生長發育異常者。
治療方法:均接受合理飲食指導,并補充鈣劑、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rhGH 注射液(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24,規格:15 IU/5 mg/3 mL/瓶)治療,小劑量組、中劑量組、大劑量組給藥劑量分別 為0.10 IU·kg-1·d-1,0.15 IU·kg-1·d-1,0.20 IU·kg-1·d-1,用藥方法:每晚于睡前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選取臍周、大腿中部前外側,每次注射可更換注射點,持續治療12 個月。
于治療前、治療6 個月、12 個月時,比較三組情況。(1)一般資料:主要包括身高、體質量、骨齡、生長速率(HV)、身高標準差積分(HtSDS),其中HV=治療前后身高差/間隔時間×12,HtSDS=(實測身高值-同齡兒童身高均值)/同齡兒童身高的標準差。(2)血清相關指標:采集患兒空腹外周靜脈血6 mL,以3 000 r/min速率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IMMULITE 2000 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西門子)測定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IGFBP-3)水平。(3)不良反應:記錄治療期間三組血糖升高、血脂紊亂、皮疹、高胰島素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下肢水腫等不良反應情況。
資料經審核后,采用Excel 2016 軟件建立數據庫,并應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三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單指標多時點數據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6 個月、12 個月時,三組身高、體質量、骨齡、HV、HtSDS 均較治療前逐漸提高,且大劑量組高于中劑量組、小劑量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生長狀況相關指標的比較()

表1 三組患者生長狀況相關指標的比較()
治療6 個月、12 個月時,三組血清IGF-1、IGFBP-3 均較治療前逐漸升高,且大劑量組高于中劑量組、小劑量組(P<0.05)。見表2。
表2 三組血清相關指標比較()

表2 三組血清相關指標比較()
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據報道,近年SGA發生率從6.61%上升至7.50%,嚴重影響患兒生理、心智、智力及社會交往能力[6]。rhGH 逐漸被用于矮小癥治療中,研究發現,SGA矮小癥患兒中,約70%患兒連續2 年應用rhGH 后身高處于正常范圍,約91%患兒經rhGH 治療10年后身高處于正常范圍[7]。可見,給予SGA 矮小癥患兒進行rhGH 治療至關重要。但rhGH 使用劑量對最終身高有影響,具體何種劑量治療SGA 效果更佳尚未證實。
兒科臨床建議rhGH 治療SGA 矮小癥患兒的劑量為0.10~0.20 IU·kg-1·d-1[8]。因部分SGA 患兒存在生長激素抵抗情況,醫師建議rhGH 使用劑量應高于其他疾病。為明確SGA 矮小癥患兒應用rhGH 的最佳劑量,本研究將90 例患兒根據治療劑量不同分為小劑量組、中劑量組、大劑量組,結果顯示,治療6 個月、12 個月時,三組身高、體重、骨齡、HV、HtSDS 均較治療前逐漸提高,且大劑量組高于中劑量組、小劑量組,表明rhGH 治療SGA矮小癥患兒均有確切療效,但大劑量效果更為顯著。李雪峰等[9]研究報道,高劑量rhGH 可提高矮小癥患兒血清IGF-1 水平,改善病情。這也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原因為,生長激素抵抗或缺乏是矮小癥患兒發病重要原因,rhGH 可促進除神經組織外其他組織生長、蛋白質合成、微量元素吸收等作用,能夠提高體內生長激素水平,且大劑量更利于促使軟骨生長,加速患兒發育[10]。生長激素/IGF-1軸在兒童生長、發育中有重要作用,該軸出現障礙是SGA 矮小癥發病重要原因。IGF-1、IGFBP-3 相互結合可促進生長激素生長及調節,因此,觀察SGA 矮小癥患兒血清IGF-1、IGFBP-3 指標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 個月、12 個月時,大劑量組血清IGF-1、IGFBP-3 高于中劑量組、小劑量組,表明大劑量rhGH 利于提高血清IGF-1、IGFBP-3 水平,這可能是大劑量rhGH 可加速患兒發育的重要機制。有研究發現,rhGH 可降低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及葡萄糖利用率,長期應用會升高血糖[11]。本研究中,治療期間,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上述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為用藥劑量及時間不同有關。可見,大劑量rhGH 對空腹血糖無明顯影響,安全性較高。但本研究也有局限,僅觀察rhGH 治療SGA 矮小癥患兒12 個月效果,關于遠期療效、安全性還需今后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大劑量rhGH 更利于促進SGA 矮小癥患兒生長,改善血清IGF-1、IGFBP-3 水平,且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