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鑫
(山西焦煤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是二氧化碳排放軌跡由快到慢不斷攀升、到達年增長率為零的拐點后持續下降的過程,直到碳排放量與碳清除量相抵,實現碳中和。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程,就是經濟增長與二氧化碳排放從相對脫鉤走向絕對脫鉤的過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的提出將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為中國未來數十年內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基調之一[1]。
近年來,中國正在尋求更具可持續性、包容性和韌性的經濟增長方式,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要求中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建立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現代化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總體而言,中國在經濟基礎、思想認識和技術保障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實現2030 年前碳排放達峰的客觀條件。截至2019 年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 年下降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提前完成中國政府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作出的自主減排承諾。“十四五”期間,中國將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只有盡早實現碳達峰,才能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打好基礎。
山西焦煤集團低碳發展戰略是一個系統化、長遠性的發展戰略,主要內容是指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企業的生產資源進行合理調整,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減少污染,降低能耗,以實現清潔生產;同時,以煤炭潔凈轉化、節能環保提升、科技創新升級為輔助,推動企業的低碳發展[2]。
山西焦煤集團公司作為公司級戰略的實施主體,正面臨著由煤炭產業高度集中發展向低碳多元化發展的轉變時機,具體表現為:第一,煤炭主業作為山西焦煤的支柱產業,已經進入到企業壽命周期的成熟階段(見圖1),煤炭產能過剩、需求下降,銷售價格下降的同時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利潤空間逐步縮小。第二,山西焦煤集團作為山西省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在過去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積累了足夠的財力、技術和人才,已經擁有了發展多元化戰略的資源及規模優勢、項目儲備優勢、對外合作優勢等有利條件[3-4]。第三,低碳產業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種新興發展模式,并且山西焦煤已經具備了發展低碳行業的競爭優勢。
正因如此,進行產業結構優化與調整的發展戰略呼之欲出,企業要將以煤為主業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發展與煤相關的電力、焦化、機械設備、物流貿易以及金融、旅游、房地產、現代農業等新興產業,提高非煤產業、低碳產業的占比和對企業整體收入利潤的貢獻率,在實現高碳企業向低碳企業的轉型的同時,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5]。
目前山西焦煤主要的產業結構優化戰略應在“煤電一體、煤焦聯營、煤機聯合、實貿增盈、育新突破”等方面積極努力尋求突破。
煤電一體就是要以煤為基,全面加快電力產業的發展。當前,煤炭仍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將原煤產生的二氧化碳量與天然氣進行對比后發現[6],原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天然氣的2.4 倍,如表1 所示。在當前煤炭市場和煤炭下游冶金、鋼鐵、焦化等行業持續低迷的形勢,電力行業可謂一枝獨秀,是較少的盈利運行的行業。為盡早實現山西焦煤低碳發展,大力減少煤炭企業在開采、加工過程的各個環節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見圖2),結合我省為促進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出臺的相關文件,通過煤電一體化可以有效穩定和固化煤炭市場,促進煤炭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表1 主要能源發熱量與排放量對比表
山西焦煤大力推進煤電一體化發展可以說既符合國家和全省對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相關要求,也有利于企業進一步穩固市場、減輕市場壓力、確保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同時也很好地促進了企業的產業機構調整,加快了企業的轉型發展和低碳發展。
煤焦聯營就是要以煤為基,全面加快焦炭、化工產業發展。特別對于煉焦煤來講,其直接下游是焦炭、焦化和鋼鐵企業。所以煤焦聯營戰略對于山西焦煤來講更為重要和實際。通過煤焦聯營可有效穩定和擴大煉焦煤的市場銷售和就地轉化,有效降低市場風險,提高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同時可以大力發展焦炭、化工企業,建設大型煤化工企業集團。目前山西焦煤已經是全國第二大焦化企業和全國最大的鹽化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推進煤焦聯營,進一步做大做強焦炭和化工產業,力爭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焦化鹽化企業[7]。
煤機聯合就是要堅持以煤為基,全面加快煤礦相關的機械設備產業發展。煤炭企業作為能源采掘業,需要大量的機械設備及后期的維護保養服務,這些內部煤機需求是一塊巨大的市場,有著發展煤機產業優越的前提條件。目前山西焦煤內部也有5 家小型的煤礦機修廠和租賃服務中心,并通過整合成立是山西焦煤機械電氣公司。
實貿增盈就是要在做好煤炭產業的基礎上,圍繞煤炭做實做強貿易產業,提高貿易產業的盈利能力。貿易產業是當前各個煤炭企業發展非煤產業的重頭戲,因為貿易產業速度快、門檻低、便于操作等優勢,同時借助前些年良好的煤炭市場,圍繞煤炭的代理銷售等煤炭貿易業迅猛發展起來。目前山西焦煤的貿易產業規模已經占到集團銷售總規模的半壁江山,并還在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因此,加快山西焦煤的產業結構調整,做好貿易產業是重頭戲。
煤炭企業作為能源產業和重污染產業,必須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工作,切實轉變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充分抓住國家加快新能源發展的契機和全省產業扶貧、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的有利機遇,提升企業的低碳轉型發展能力。對于山西焦煤來講,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也是企業實現轉型發展和低碳發展的重要方式,通過循環化和再利用,對高碳產物和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減少碳排放,實現低碳發展。
循環經濟即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是指在經濟發展中,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8]。循環經濟模式是當前國家提倡的企業發展模式。山西省的轉型跨越發展也強調,要扭住循環經濟這個基本路徑,瞄準高端產品這個主要方向,走出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新路。
多煤貧油少氣是我國能源的稟賦情況,煤炭占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耗的主體地位短期內難以改變。我國煤炭資源總量5.9 萬億t,占一次能源資源總量的94%,而石油、天然氣資源僅占6%,且其增產難度大,對外依存度約為58%和30%。2013 年全國煤炭消費36.1 億噸,占一次能源消費的65.7%,有效保障了國家能源的穩定供應。預計到2020 年,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率仍將占60%左右。所以中國發展離不開煤,如果放棄煤炭,無異于將能源命脈徹底交給他人。但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發展煤炭的清潔轉化和高效利用是實現經濟社會低碳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內在要求,也是落實國家能源革命、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最有效的方式。
對于煤炭企業來說,節能環保既是艱巨任務,也是發展機遇。土地復墾、黃山綠化、矸石山治理、中水復用、污水處理、脫硫脫硝等節能環保工作中無不蘊含著巨大商機。當前山西焦煤節能環保任務同樣十分艱巨,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對企業節能環保工作有著嚴格要求,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在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方面有著廣闊空間。目前山西焦煤已經在旗下子公司投資公司下成立了環能公司,開展燃煤鍋爐替換空氣源熱泵、礦井污水處理等工作;同時在集團層面,也在與中節能洽談合作。下一步,山西焦煤要在積極與中節能對接合作的基礎上,引進節能環保技術,充分利用既有資源和空間發展企業的節能環保產業,在完成好上級下達的節能環保任務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企業的低碳轉型發展。特別是要注重近兩年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燃煤鍋爐的替換和焦化廠、電廠必須進行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改造,要切實抓住機遇,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9]。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企業的低碳發展離不開科技和技術,結合低碳發展相關各個行業進行分析(見圖3),進行低碳創新的核心機構仍然是企業。因此,大力推舉技術創新,應該在政府、研究所、高校等機構的大力配合下,在企業內部找準時機,對生產技術、管理水平、職工理念等方面進行轉型升級。對于山西焦煤來講,有必要也必須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升級,確保低碳戰略及其各項子戰略的順利實施,實現企業的低碳轉型發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