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勝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醫院檢驗科,福建南靖 363600)
感染是終末期肝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也是影響患者發生不良預后的主要因素。肝硬化可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其中代償期患者臨床癥狀不明顯,而失代償期患者于臨床中可合并消化道出血、腹水、腦病以及感染等多種并發癥,腹腔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感染類型之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據相關文獻報道,急性失代償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發生率高達45%,且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發生膿毒癥概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左右。因此臨床早期對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進行有效診斷,有利于臨床醫生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也是改善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預后的關鍵。現階段臨床診斷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常采用腹水細菌培養、腹水常規等方式,但由于細菌培養的時間相對較長,而腹水常規難以明確反映患者腹腔內的感染情況,因此尋找一種簡便且準確的診斷方式極為重要。近年來隨著對該病的深入研究發現,血清因子可在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血清中發生變化,同時該檢測方式對技術要求相對較低,臨床操作較為簡單,為臨床診斷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基于此,本研究觀察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和白細胞介素10(IL-10)聯合檢測對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診斷價值。
選擇我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間收治的49例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作為感染組,同期選擇49例肝硬化未發生腹腔感染患者作為未感染組。感染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40~65(55.23±6.17)歲;肝硬化類型:乙型22例、丙型15例、酒精型12例;肝硬化分級:B級21例、C級28例。未感染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41~67(54.14±6.35)歲;肝硬化類型:乙型24例、丙型14例、酒精型11例;肝硬化分級:B級19例、C級3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肝硬化類型以及肝硬化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倫理批號:福醫倫審〔2018〕第186號,研究均在患者及家屬知情下簽署知情書后進行。
(1)納入標準:①通過生化指標、超聲學等檢查診斷為肝硬化者;②感染組患者通過腹水細菌培養結果為陽性者;③無其他器官組織引發感染者。(2)排除標準:①伴有惡性腫瘤者;②患有血液傳染疾病者;③患有嚴重臟器疾病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⑤患有精神疾病者。
采集所有受試者靜脈血5 mL,將其置于室溫2 h后轉速30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將其放置于-80 ℃的冰箱內待測備用。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患者IL-10,儀器購置于山東方科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功能酶標儀FK-SY96S,型號為Fisher Scientific Labserv K3型酶標儀,試劑盒購置卡邁舒(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檢測患者CRP、PCT,儀器購置于北京中品創聯科貿有限公司,型號為全自動磁微粒化學發光法檢測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Axceed 26,試劑盒購置于上海震實業有限公司。

感染組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表達水平高于未感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01)。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RP、PCT及IL-10表達水平的比較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與腹腔感染的相關性分別為1.377、13.963、1.963,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各指標水平上升均為肝硬化患者發生腹腔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肝硬化患者合并腹腔感染和未合并腹腔感染作為參考標準,將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作為檢驗變量,進行ROC曲線分析。ROC結果顯示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的AUC值分別為0.869、0.914及0.868,而聯合預測概率的AUC值為0.972,相較于血清CRP、PCT及IL-10各指標的AUC值顯著提升,存在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和圖1。

表3 血清CRP、PCT及IL-10對肝硬化患者合并腹腔感染的診斷價值

圖1 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預測肝硬化患者發生腹腔感染的ROC曲線下面積
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可進一步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加速肝臟衰竭及感染性休克,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尋找準確、簡便的檢查方法用于明確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對患者臨床治療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臨床診斷期間常采用腹水細菌培養、腹水常規等方式進行診斷,但因腹水細菌培養操作時間較長,且腹水常規難以明確診斷患者腹腔感染情況,因此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來隨著醫學工作者們深入研究發現,血清因子隨著肝硬化患者合并腹腔感染的發生而出現變化。基于此,本研究觀察血清CRP、PCT聯合IL-10對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診斷價值,旨在為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臨床診斷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CRP是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的一種急性蛋白,其是由機體肝臟分泌,屬于機體發生感染后的一種敏感性指標,CRP表達水平與機體炎癥反應密切相關,其可有效反映機體感染情況,同時可隨著機體炎性反應降低而下降。屈潔等人將CRP應用于48例合并腹水感染患者、48例單純肝硬化腹水患者以及48例同期體檢的健康者的診斷中,結果顯示,單純發生肝硬化患者的CRP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健康體檢者的CRP表達水平,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CRP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單純發生肝硬化患者的CRP表達水平,提示CRP表達水平升高與肝硬化患者發生感染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與其類似,感染組患者CRP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未感染組患者。PCT屬于體內的一種蛋白質,當機體出現嚴重真菌、細菌等感染,PCT在血漿中的表達水平會隨之升高,同時PCT表達水平可有效反映全身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王天昊等人研究結果顯示,PCT在肝硬化并發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肝硬化未發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同時表示PCT表達水平可作為肝硬化患者感染嚴重程度的預測指標,對肝硬化患者合并胸腔感染具有一定診斷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感染組患者的PCT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未發生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結果與其相一致。IL-10是一種多功能負性調節因子,其主要由輔助性T細胞2(Th2)、活化的B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產生,可參與免疫細胞、炎癥細胞、腫瘤細胞等多種細胞的生物調節,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感染性疾病、腫瘤及移植免疫等多種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汪道偉等人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合并感染組的患者IL-10表達水平顯著高于非感染組和健康對照組,提示IL-10表達水平升高與肝硬化機體感染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感染組患者的IL-10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未發生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提示IL-10水平升高對肝硬化患者發生感染具有一定診斷價值。另外,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結果顯示,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各指標水平升高均為肝硬化患者合并腹腔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同時感染組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各指標水平顯著高于未感染組患者,進一步說明了血清CRP、PCT及IL-10表達水平異常可能與肝硬化患者發生腹腔感染相關。本研究通過ROC 曲線分析顯示,患者血清CRP、PCT及IL-10各指標單個預測的AUC值分別為0.869、0.914及0.868,而3種指標聯合預測的AUC值為0.972,相較于血清CRP、PCT及IL-10各指標的AUC值顯著提升,提示聯合檢測的預測效能更高。
綜上所述,CRP、PCT及IL-10各指標表達水平可對肝硬化患者發生胸腔感染進行有效預測,且3種指標聯合檢測的效能更佳。臨床通過肝硬化患者的CRP、PCT及IL-10檢測,有利于診斷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發生而早期制定有效治療措施,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此外,本研究只在本院進行,且樣本量有限,因此結果可能存在些許偏倚,基于上述局限性,關于血清CRP、PCT和IL-10聯合檢測對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診斷價值研究結果還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