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鋼

新時期全面提升黨員隊伍管理水平,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促進黨員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嚴把入口關,改善黨員結構。實現新時期黨員隊伍管理系統化,首先是要把好入口關,不斷改善黨員隊伍結構。一是建立發展黨員“雙推雙考雙選雙公示”制度。所謂“雙推”,主要是指根據本區域內未來一段時間要發展黨員的比例,由群眾代表和黨員分別推薦合適人選,并確定最終培養對象。所謂“雙考”,主要是指經過“雙推”出來的培養對象要經過本級黨組織培訓考察和上級黨組織的培訓考試。所謂“雙選”,就是指在重點培養對象中進行雙向選擇,最終確定合適人選。所謂“雙公示”,是指在推薦工作結束和考察工作完成后分別對確定的發展對象進行公示。二是明確責任制,在重點發展后備黨員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將具體責任落實到人,一旦出現違規行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三是加強對黨員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黨員工作水平,使黨員成長為當地建設的中流砥柱,為當地的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立學習觀,提高黨員素質。在進行黨員隊伍管理過程中,不斷提高黨員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建立綜合協調管理機制。對黨員進行多方面的嚴格考查,不斷提高黨員素質,形成多管齊下的局面,提升黨員培訓效率。二是與時俱進,創新培訓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的黨員培訓方式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當前形勢,要不斷創新黨員培訓方式,豐富黨員培訓內容,使培訓內容更加接地氣,能夠為黨員的實際工作開展提供幫助。要規范黨員教育培訓,要求黨員定期參加黨員培訓,不斷交流感想,鼓勵黨員在接受集中培訓的同時進行自我學習,并在實際工作中積極運用新學到的工作方法,在實際中體驗理論,在理論指導下更好地開展工作。在對黨員培訓內容的選擇上要具有時代性,根據當前社會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真正體現目標導向作用。
樹立管理觀,發揮黨員作用。一是在對黨員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遵循“五先”原則。即上級的方針、政策、指示精神對黨員先傳達,先進的理念和知識要求黨員先學習,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讓黨員先參與,單位的重大部署讓黨員先知道,急難險重任務讓黨員先行動。充分發揚民主,讓黨員積極建言獻策,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二是要求黨員簽訂承諾書。為了能夠更好地調動黨員工作的積極性,發揮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充分了解群眾需要的基礎上,把黨員近期的工作內容向群眾公開,使人民群眾能夠更好地了解黨的工作、更加理解黨的工作、更加支持黨的工作,并把這一內容作為考核黨員業績的重要指標。三是要不斷加強對黨員的考核。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出發點,以黨組織評價和專業評價為著力點,把“黨建+”量化為“黨員+”,按照“分級管理、量化考評、民主公開、簡便易行”的原則,建立“四好黨員”(政治素質好、業務業績好、作用發揮好、作風形象好)評價考核體系,達到“政治素質有形化、業務業績定量化、作風形象具體化、先鋒作用數據化”目標,引導黨員在推動工作中創優創效。
疏通出口關,純潔黨員隊伍。隨著黨員隊伍的不斷擴大,一些問題出現在黨員隊伍中,比較明顯的有部分黨員黨性觀念淡薄、自由主義蔓延,不僅不利于工作的開展,還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應該不斷加強對黨員的嚴格管理,堅持“不作為告誡”和“底線管理”制度,不斷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提升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黨員的“不作為告誡”和“底線管理”制定是以《黨章》規定的黨員權利義務為準繩,以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具體要求為依據。一切都要以人民群眾的需要為出發點,急人民之所急,切不可以損群眾而利個人,要把人民群眾不希望黨員做的事情作為黨員工作中的禁忌。同時,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的監督,定期對黨員的業績進行考核,并進行評先選優。對于迷茫的黨員,要不斷引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工作的意義,促使其端正自身態度,展現黨員風采。在對黨員隊伍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對于出現小錯誤的黨員進行及時教育,讓他們能夠及時改正,服務人民;對于那些不履行黨員義務的不合格黨員并且屢教不改的,可以根據黨內的相關規定勸其退黨或從黨內將其除名,疏通黨組織的出口,純潔黨員隊伍,從而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建立激勵觀,激發能動性。研究、制定和實施具體的激勵內容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所在。激勵內容應該具有動態、連續、全面、實在的特征。“動態”是指要緊扣國情、區情的變化,緊扣黨的方針、政策的變化,緊扣單位工作和個人思想的變化?!斑B續”是指要始終堅持肯定成績、改正不足、不斷進步的良性循環?!叭妗笔侵敢獔猿炙枷搿⒌赖?、知識、能力同步提高?!皩嵲凇笔侵竷热菀唧w,要有可操作性和階段性。要把黨員個人的奮斗同黨建目標、工作目標和單位的各項考核目標相結合,同個人的追求相結合。為了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內容,應注意克服以下傾向:一是注重工作業績,忽視思想提高。有些同志認為只要努力工作、成績突出就什么都好,其實不然,能力強、成績好的同志在思想上、認識上出現偏差的人大有人在。在激勵內容中,應明確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二是注重上級黨組織的一致性要求,忽視黨員個人素質的差異。每名黨員的素質都有差異。在制定激勵內容時,應以黨員的實際素質為基礎,提出黨員經過努力能夠辦到的事情,而不能唯書、唯上,把上級的要求簡單、硬性地寫入每一名黨員的工作內容。
抓好黨員教育是提高黨員素質的關鍵,但要改進黨員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內容。在教育方式上,要實現“三個轉變”:由缺乏對黨員個性了解和滲透的單一型教育,向區分黨員的職業層次、理論層次和文化層次而采取不同教育方法的層次型教育轉變;由過去你講我聽的單調的靜態教育,向寓思想教育于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的動態教育轉變;由缺乏溝通的單向引導型教育,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對待的雙向交流型教育轉變。在教育方法上,要做到“五個結合”,即集中培訓與分散自學相結合,正面示范教育與反面警示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工作實踐相結合,電化教育與大眾傳播媒介教育相結合,黨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在教育內容上,要圍繞“三度”做文章:拓寬教育廣度,把科技、法律、經濟等方面的知識納入黨員教育內容;挖掘教育深度,按照實際、管用的原則,掌握知識精髓;加大教育力度,通過完善輪訓培訓、考試考核等制度,保證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