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季建忠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實踐也反復證明,護住了耕地、提升了耕地質量,我們的飯碗就端得穩、端得牢、端得好。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飯碗,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藏糧于良田,良田便是“金飯碗”。
長期以來,麗水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的重要論述作為工作指南和行為準則,切實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為耕地保駕護航。
近年來,麗水市委、市政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守好百姓“飯碗田”。作為耕地保護工作的“挺進師”“排頭兵”,麗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真貫徹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按照嚴守耕地紅線和生態紅線的總體要求,切實履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扎實推進耕地保護各項工作。
全面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全市各類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基本農田和標準農田的,實行先補后占。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建設用地,遏制耕地“非農化”,對于確需占用的,實行耕地“占補平衡”。
▲松陽縣耕地改造后
嚴格實施耕地“進出平衡”制度。建立和實施耕地“進出平衡”制度是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重要舉措之一。管控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以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防止耕地“非糧化”。經過批準,對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實行年度“進出平衡”,通過統籌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整治為耕地等方式,補足同等數量、質量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
“建立健全長效常態的管控機制,并且嚴格執行,是杜絕在耕地保護上搞變通、做手腳的有力舉措。”麗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必須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規范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不再減少。
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和推廣“耕地智保”場景應用。通過“耕地智保”場景建設,對全市各級耕地、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等耕地保護資源進行清晰落位,理清了耕地資源“一本賬”。同時,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田長責任體系,按照“人田對應”原則,明確各級田長、每位村級巡查員的耕地監管范圍,確保“責任到人”。推廣應用“耕地智保”場景,向全社會公布耕地保護監督電話,暢通網絡舉報機制。采用“人防”+“技防”手段,全天候、全時段監管耕地動態變化,做到問題早發現、田長早制止、執法部門早處置,從源頭加強耕地保護。
2021 年3 月,青田縣人民法院發出全省首份先予復耕裁定,準許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中的訴爭土地先予復耕,不誤農時,為農民及時春耕提供了司法保障,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為探索解決耕地“非糧化”問題,青田縣結合地形地貌、整改難易程度等綜合因素,對存在挖塘養魚、拋荒、發展林果業等“非糧化”問題的耕地,啟動了耕地功能恢復整改工作。截至2021 年底,全縣共完成整改驗收3821.7 畝。
松陽縣2021 年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總面積5917 畝,整治后預計可實現連片耕地面積5282畝。其中,齋壇鄉、樟溪鄉、水南街道、赤壽鄉、新興鎮等鄉鎮、街道共計4101 畝涉及耕地功能恢復。遂昌縣新路灣鎮整治拋荒地605 畝、千畝方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354畝,補劃入糧食功能區2300 畝,制種面積從原來的3466 畝提升至4001畝,進一步鞏固了糧食安全的耕地防線。
目前,麗水市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工作進展順利。各縣(市、區)按任務已完成整治區片立項工作并正在實施中。全市共實施16 個項目,總面積3.9 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面積2.8 萬畝,涉及糧食生產功能區2 萬畝,計劃投資2.4 億元,整治后可實現連片耕地3.1 萬畝。
2022 年4 月到6月,麗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耕地“非農化”摸底調查基礎上,分組赴各地進行實地調研,對摸底結果進一步分析研判,加快耕地“非農化”處置工作。堅決遏制新增問題,對2020 年9 月國務院文件出臺后發生的耕地“非農化”問題地塊,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整改一起,杜絕新增問題發生。妥善處置歷史存量,對巡查、督察中發現的問題,實行銷號制,處置到位。其他存量問題,結合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非農化”整治等工作一并進行,采取必要工程措施,實施項目化管理。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完善耕地有償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保護耕地的主動性、自覺性。
▲田長巡田
與此同時,嚴格執行耕地用途管制。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浙江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嚴格防止耕地“非糧化”,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引導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用于糧食生產。加快耕地“非農化”處置,利用衛星遙感監督,監測耕地變化,防止耕地流向林地、園地、草地、坑塘水面、設施農業用地等其他農用地。完善耕地“進出平衡”制度,一般耕地經批準流向其他農用地,補足同等數量質量的穩定耕地,確保穩定耕地不再減少。發揮基層田長、監督員作用,加大巡查監督力度,做到耕地變化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置。
嚴格規范土地征收拆遷。控制土地征收拆遷規模,強化農村房屋回遷安置工作監管,做到5 年以上未安置問題清零,3~5 年未安置問題完成50%。改進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做好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審核審批,嚴格執行征地補償標準和社會保障政策,依法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