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喜平 楊艷坪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革命的實踐中不斷得到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與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催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理論武器。為了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肩負起振興民族偉業的中國共產黨必須思考如何讓產生于歐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土壤中落地生根和使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問題。周恩來說:“我們當信仰共產主義的原理和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兩大原則,而實行的手段當因時制宜!”但是,中國共產黨找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正確道路,是經過了成功與挫折,在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中實現的。在革命早期,由于黨自身理論修養不夠和思想上不夠成熟,曾一度出現過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和將十月革命神圣化的錯誤傾向。正是由于這種錯誤傾向占上風,才致使第五次反“圍剿”遭遇失敗,給黨的革命事業帶來了非常重大的損失。在汲取了革命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并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產黨說來,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正是在這一命題的導向下,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而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在長期革命建設實踐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依靠人民群眾、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地堅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立鄧小平理論、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歷史證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從理論到實踐都需要全世界的馬克思主義者進行極為艱巨、極具挑戰性的努力。中國共產黨百年來使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也是通過不斷奮斗實現的。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保持奮斗的姿態,不斷總結實踐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在實踐與理論的良性互動中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170余年來,世界格局和社會主義運動形勢發生了巨大改變。二十世紀末,在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戰略下,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一時反對和質疑馬克思主義的聲音甚囂塵上。但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冊的發展成就,向世界證明了,盡管170余年過去了,馬克思主義仍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通過百年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特殊規律,為人類實現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指明了路徑,為人民實現發展和解放指明了路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異常艱苦的奮斗,徹底改變了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徹底使中國人民擺脫了受奴役、受剝削的命運。在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實踐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萬美元,我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踏上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的發展也深刻改變了世界格局,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實踐的過程也是檢驗真理的過程,在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不斷得到檢驗,不斷得到新的展示。
黨的百年奮斗使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科學地指明了消滅剝削和壓迫的道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將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初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發展中不斷改善民生,建立起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網,帶領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幸福感日益增強。黨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而不斷奮斗的百年歷程不斷昭示了,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求解放而創立的,而且是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
黨的百年奮斗使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得到充分彰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堅持理論創新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善于回答時代提出的新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同時用博大的胸懷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形成新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以引領實踐不斷發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飛躍與中國的發展成就使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正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所指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