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當人們潮水一樣走向老齡,當每三個上海人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人時,“養老”就突然地成為社會熱點。
說它“突然”,是因為太多的上海人不到六七十歲決不會想到那個“老”字,而一旦進入老境,卻又無所適從——“我們該去哪里?哪個地方養老最好?”
都說“僑輝·天頤康養城”目前是上海規模最大的健康生態產業園,但“最大的”,是不是“最好的”呢?荷花盛開的時節,且待我們細細看來。
像我這樣第一次見到“康養城”就吃一驚的應該不在少數。
粗看,那是成群成群的歐式大建筑搶入眼簾——完全是城堡,是大廈,是一棟棟超級大別墅的概念,成排成排矗立在著名的蕰藻浜河畔,見過不少的高樓大廈,但如此規模的“養老院”還真罕見。
細看沙盤,四百余畝的江南沃野上,總投資30億元的“康養城”分為三期建造,一期的老年養生公寓和養老院以及與其配套的療養、康復、保健、文化、娛樂、醫療、休閑等設施都已投入使用,那是最東的地塊,三期的歐陸別墅式養老公寓約12棟已經竣工,二期的十余棟“水晶宮”還在籌建中,但透亮瑰麗的模型已經令人怦然心動。高空俯瞰,總占地面積14.7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康養城”旌旗招展,星光燦爛!
在董事長潘欣昇的陪同下,我們漫步在荷花競放、花團錦簇的長廊下,曾有很多文字描述過此地的風光旖旎:“河水渙渙、白露蒹葭、亭臺翼然、水榭綠蔭、紫藤長廊、太湖假山、蒼鷺魚池……來到位于嘉定區南翔鎮蕰北路1798號的僑輝·天頤康養城,仿佛進入了一個大公園,漫步其間,清風拂面,心曠神怡;有雜花生樹,有群鳥亂啼。休養的老人們可以釣釣魚、散散步、聊聊天、跳跳舞,活動活動手腳,沐浴陽光,舒適悠閑……”但在我看來,老年公寓內的藝術氛圍與生活氣息,才是最讓人心儀的。
大廳內,鋼琴正發出宏大的和聲,一群來自音樂界的退休老人正在排練《我和我的祖國》。
右側耳房是一系列的文化活動室——書法室、棋牌室、品茶室、修禪室、繪畫室、影視廳、游戲房、彈子房……
老年公寓的內景之令人賞心悅目,那是毋庸贅言的,清一色的賓館化管理,窗明幾凈當然是必須的,步入室內沒有任何異味,電梯旁,我們隨機采訪了一位面色紅潤的姓賽的老人,老人92歲了,乃當年第一批的“拎包入住”者,他的單人房月租5900元,問他居住感受如何,他一疊聲地叫好,最好的是“生活管家”,任什么瑣事都可以找她,態度和藹可親,細節上號稱“問不倒”。其次是食堂的菜單豐富多彩,每餐可有20多種選項,而且南北風格兼顧。至于日常生活的內容豐富他建議我們去詢問“林妹妹”的感受。
“林妹妹”是大家對她的昵稱,因為她從上海越劇院退休,性格活潑,平時愛唱“林妹妹”選段,故有此稱,她說,她最滿意的是“康養城”的藝術人文情懷,直白說就是娛樂活動豐富,動以修身,靜以養性,“康養城”內的居民社區常常組織藝術展、音樂會以及書畫品析會,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可以結交很多意趣相投的朋友。

上海人養老,對健康管理、娛樂活動、社交場所等有比較高的要求。
那天恰好是京劇團的朋友來看“林妹妹”,曾在京劇《海港》中扮演“韓小強”的那位老演員對我們說,“林妹妹”的居室敞亮溫馨,室內家具應有盡有,6900元/月,夫婦倆人均3500元左右,以她倆的退休收入而言,覺得完全承受得起,至于保證金之類的,更不成問題,客戶隨時可以終止租賃,保證金可以全額退還,如此福地,他還真想“拎包入住”呢!
董事長潘欣昇,思路敏捷,目光遠大,他旗下雖有眾多企業,但談起他的“康養城”仍然流露出最為鐘愛的表情。
“說我規模宏大,我并不得瑟,”他說,隨著養老事業的不斷壯大,規模效應也會不斷刷新。其實,論硬件建設,只要資金到位,都很容易做到,龐大的建筑,先進的設備都不是難事,一家養老機構最難的應該是軟件部分,是優質服務,為老人服務而讓人稱心滿意,才是最不容易的,不久的將來,這座養老城將有5000名老人入住,嘉定古鎮南翔將涌現一座集居住、養生、療養、康復、保健、文化、娛樂、實訓、辦公、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養老服務綜合園區、一座集商業辦公、醫學研究院、醫學及養老相關產業、人才培訓中心、老年養生公寓、體檢中心、醫療康復醫院、老年護理醫院、養老院、月子中心、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其他生活配套設施為一體的“大城堡”,那才是一場真正的大考!
“所以,一切必須從現在抓起。”他說,我要求所有的服務人員對老人們的任何要求都不能說“不”,就算是不合理要求也必須耐心解釋,因此服務人員的自身素養與職業素質就顯得無比重要。
其次,“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是最基本的服務體現,不但要切合老人口味(比如老人味覺退化,菜肴的咸與鮮,都要稍微濃厚些),而且要符合老年營養學,過分強調素凈,則老人腸內少油會便秘;但過分油膩又會刺激老人“三高”。另外,老人口齒普遍不便,咀嚼力下降,故而飯菜的總體要求是“糯、軟、香”,但又不能太沒“骨感”,否則口感太差……

老年公寓內部。
“綜上所述,食堂的菜單常常是我親自制訂的”,他說著給我看他的手機里和廚房每天的微信互動:“豉油黃雞腿——8元”、“西葫蘆方腿——6元”、“黃瓜炒雞蛋——5元”……
廚房每周向他報價,并發來菜式的照片,潘董按圖索驥,親自品嘗后,會發出具體指示,諸如“松鼠黃魚不能太酸”或“紅燒肉可以再酥點”、“黃瓜片忒老忒硬”等等,廚房接到指示立刻整改,諸如此類,以至于“林妹妹”和“賽先生”都自豪地說:別的暫且不論,我們的食堂敢說是養老院里最好的!
事實上,秉承“醫養融合,持續照護”的理念,僑輝·天頤康養城率先引入國際領先的CCRC養老模式,“1+N”的全方位服務模式,配置了醫療康復醫院,老年護理醫院,高端體檢、護理中心,康復中心,水療機構,牙醫診所,已經形成一個可供獨立生活、不同程度的協助生活、記憶障礙和專業照護服務的老人長期居住的大型綜合高端醫養社區。但潘董還是不滿意,為了提升老人們的“樂活”質量,除了增設籃球場、羽毛球場、瑜伽教室、烹飪教室、中醫理療室、足浴房(韓式熱石房)等適合老年人休閑的娛樂設施外,還依托瀕臨蕰藻浜的地理優勢挖掘了一條“通活水”的人工河,最近更放大招,通過專業審批,申辦了一所全市養老系統唯一的、坐落在康養城內的“老年大學”,消息傳來,“城”內沸騰,老人們奔走相告:阿拉一把年紀都可以重新上大學啦!
我們離開僑輝·天頤康養城時,大廳內的鋼琴還在回蕩著優美的伴音,一群來自音樂界的退休老人還在深情合唱《我和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