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農業科技教育服務站 呂海英
新鄉縣視察種業有限公司 尚瑞程 張明響 尚習杰
新鄉工程學院 王璐
新鄉縣農業農村局 劉清瑞
新鄉縣視察種業有限公司結合河南省小麥生產實際情況選育出了視察168 小麥新品種,2021 年審定,審定編號:豫審麥20210104。
以矮敗小麥為母本,周麥18、周麥22 等小麥品種為父本進行輪回雜交,經過反復側交、異交,輪回選擇構建矮敗小麥輪回群體。
2010—2011 年從矮敗小麥輪回群體中選擇表現優良單株進行回交。2011—2012 年從矮敗小麥輪回群體選中32 株優良單株。秋季播種F1。2012—2013年從F1的32個后代株系中,進一步篩選出5個優系(12 -3、12-7、12 -12、12-18、12 -23),每個株系種植30 行,作為重點選擇,中選率為8.5%。秋季播種F2。2013—2014 年 從F2的5個優系選擇優良單株即12-3(中選6株,淘汰3株),12-18(中選6 株,淘汰3 株),秋季播種F3。2014—2015年在F3 的6個株系中,12-3-2-1株系表現最優,豐產性和抗性等都達到目標要求,且表現基本穩定,12-3-2-1 株系全收進行產量鑒定。2015—2016 年該品系在小麥品種比較試驗中,每667 m2平均產量618.3 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 增產5.8%,增產顯著,該品系命名為視察168。2016—2017 年在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的小麥品種比較試驗中,每667 m2平均產量556.1 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 增產5.2%,增產顯著。
視察168 全生育期218.0~230.1 d,屬半冬性品種,平均熟期比對照品種周麥18 早熟0.1 d。視察168 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苗勢壯,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中等。春季麥苗起身拔節早,兩極分化快,抽穗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5.2~79.5 cm,株型緊湊,抗倒性一般。視察168 植株旗葉上舉,穗下節短,穗層較整齊,熟相好。麥穗長方形,短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畝穗數37.8 萬~40.2 萬,穗粒數32.7~39.6,千粒質量42.8~45.6 g。
視察168 中感條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高感葉銹病和赤霉病。
2018 年對視察168 的籽粒進行檢測,籽粒蛋白質含量13.6%,容重734 g·L-1,濕面筋含量27.6%,每100 g 吸水量59.0 mL,穩定時間4.1 min,拉伸面積34 cm2最大拉伸阻力150EU。
2019 年對視察168 的籽粒進行檢測,籽粒蛋白質含量13.5%,容重713 g·L-1,濕面筋含量27.2%,每100 g 吸水量56.6 mL,穩定時間3.6 min,拉伸面積37 cm2,最大拉伸阻力165 EU。
2016—2017 年參加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比較試驗,2017—2018 年、2018—2019 年參加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安排15 個試驗點,分布于河南省半冬性品種的不同生產區,分別設在新鄉市、鄭州市、沁陽市、許昌市、上蔡縣、周口市、開封市、安陽市、鶴壁市、濮陽市、靈寶市、商丘市、漯河市、鄲城縣和南陽市。2019—2020 年參加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生產試驗,安排14 個試驗點,分別設在新鄉市、滎陽市、沁陽市、許昌市、上蔡縣、尉氏縣、安陽市,鶴壁市、濮陽市、靈寶市、商丘市、漯河市、鄲城縣和南陽市。
2016—2017 年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比較試驗,冬水組參試18 個品種(不含對照品種),以周麥18 為對照品種。分1 個區組,小區面積13.5 m2,無重復。各試驗點均選擇當地有代表性的田塊,前茬作物為玉米或大豆。各試驗點嚴格按照試驗方案進行田間管理。
2017 年9 月下旬至10 月中下旬小麥播種期降雨日多,降水量大,致使土壤濕度大,無法適時進行,造成豫東、豫南試驗點播種期比常年推遲15~20 d。由于土壤墑情充足,整體出苗較好。小麥抽穗—揚花期遭遇2~3 次降水,南部試驗區赤霉病和葉銹病嚴重發生;中部試驗區赤霉病中度發生;北部試驗區降雨較少,赤霉病輕度發生。小麥灌漿期陰雨天氣較多,低溫寡照,特別是5 月15—16 日強風暴雨造成了部分試驗點出現嚴重倒伏。5 月下旬,氣溫突升,個別試驗點受到干熱風的危害,導致千粒質量降低,造成減產,僅有8 個品種進入區域試驗。視察168 試驗結果,16 個試驗點匯總,增產試驗點12 個,增產試驗點率75%,每667 m2產量556.1 kg,比對照增產5.2 %,占參試品種第6 位,進入區域試驗。
2017—2018 年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區域試驗,設置冬水組一組。冬水組參試8 個品種(不含對照品種),以周麥18 為對照品種。分1 個區組,每組9 個品種,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3.5 m2,3次重復。各試驗點嚴格按照試驗方案進行田間耕作、水肥管理、除草和防治蟲害等措施。全區收獲,有7個品種繼續參加下年度區域試驗。視察168 區試結果,16 個試驗點匯總,增產試驗點16 個,增產試驗點率100.0%,每667 m2平均產量459.0 kg,比對照周麥18增產4.4%,居8 個參試品種第5 位,增產極顯著(見表1)。
表1 2017—2018 年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區域試驗數據匯總
2018—2019 年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區域試驗,設置了冬水組一組。冬水組參試4 個品種(不含對照品種),以周麥18 為對照品種。分1個區組,每組5 個品種,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3.5 m2,3 次重復。各試驗點嚴格按照試驗方案進行田間耕作、水肥管理、除草和防治蟲害等措施。全區收獲,有4 個品種參加2020 年生產試驗。視察168 區試結果,16 個試驗點匯總,增產試驗點15 個,增產試驗點率93.8%,每667 m2平均產量614.4 kg,比對照周麥18 增產9.5%,居4 個參試品種第1 位,增產極顯著(見表2)。
2019—2020 年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生產試驗,參試4 個品種(不含對照品種),以周麥18 為對照。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50 m2,2 次重復。各試驗點嚴格按照試驗方案進行田間耕作、水肥管理、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等措施。適期播種,個別試點播種時土壤墑情不足,影響出苗,出苗不勻,基本苗偏少。冬季氣溫偏低,冬前分蘗偏少。春季氣溫回升正常,促進小麥生長,有利于分蘗成穗。灌漿期雨水偏少,氣溫正常,千粒質量較常年偏高,產量明顯高于往年。全區收獲。4 個參加試驗品種均達到品種審定標準。其中,視察168,14 個試驗點試驗點均增產,增產試驗點率100.0%,每667 m2平均產量550.1 kg,比對照周麥18 增產8.9%,居4 個參試品種第1 位,2021 年通過河南省審定。
表2 2018—2019 年河南省矮敗小麥創新聯合體小麥品種區域試驗數據匯總
視察168 適宜河南省(南部長江中下游麥區除外)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地種植。視察168 適宜播種期10月5—15 日,每667 m2適宜基本苗17 萬~20 萬。注意防治蚜蟲、白粉病、條銹病、葉銹病、紋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蟲害,注意預防倒春寒,高水肥地塊種植注意防止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