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娜,張奎俊,王冬梅
(山東省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中心,山東 濟南250000)
結合實地調研、訪談發現,受行業環境、群體特殊性等諸多因素影響,目前水利工程安全培訓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執行效果很不理想。針對此種狀況,以建筑規范和事故模型為理論依據,引入系統性培訓方法,采用PDCA循環、柯氏四級評估模型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培訓模式進行改進和內容優化,并結合水利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對安全培訓工作進行構思和展望。
基于柯氏四級評估模型、PDCA持續改進理論以及系統性原則,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培訓模式進行流程再造。從培訓需求出發,全員參與統計培訓需求,制定安全培訓計劃,多元化設置安全培訓內容,依據培訓計劃具體實施安全培訓,開展安全培訓考核和培訓效果評估;培訓效果評估反饋給培訓需求分析,用來改進安全培訓內容設計和計劃的制定,形成持續改進的閉環培訓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施工安全培訓模式
安全培訓監督管理包含施工單位項目部內部監管和項目法人和監理單位、政府主管部門及相應的質量安全督查機構外部監管,由內而外、自上而下對培訓各個環節層層把關,保證安全生產費用投入,使培訓效果最大化。
1)安全培訓內容設計。安全培訓期望達到以下三個目的:一是掌握作業時的安全操作知識,二是具備崗位作業和作業場所危險源辨識的能力,三是掌握應急處置的方法,發生意外時妥善規避風險。安全培訓內容設計應當圍繞這三部分進行,充分考慮項目各個施工階段與施工特點、培訓對象的崗位工種、入場轉場時間等,結合項目風險分析、隱患排查情況和培訓需求分析多元化設置培訓內容。
以高處作業為例,對高處作業工種人員安全培訓內容進行設計,內容應包括:一是崗位基本安全培訓。安全帶等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規范、腳手架及模板的主要構造以及安全要求、腳手架搭設的標準規范、所用材料的安全荷載及報廢標準等。二是崗位和作業場所危險源辨識。腳手架搭設及后續穩定性判斷、架體受力情況、腳手板探頭板等的危險源辨識、安全網的危險源辨識、高處材料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等。三是應急處置措施。出現腳手架失穩、晃動等異常情況時,作出初步判斷并及時撤出作業場所;交叉作業過程中如遇物體打擊等事故時的應急處理、現場發生火災如何逃生等。
2)安全培訓具體實施。靈活選擇安全培訓方式、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優選講師分類進行授課是線下安全培訓的三大法寶。參建單位可結合企業規模、工程特點,不斷總結常見安全培訓方式優缺點以及適應群體、崗位工種,靈活選擇安全培訓方式,根據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作業人員培訓遺忘曲線[1]的相關研究,綜合考慮工期、進度、工種等因素,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根據不同工種培訓需求,安排不同層次講師分類進行授課。
3)安全培訓效果評估。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培訓評估方法是柯氏四層次評估模型[2],即反應層評估、學習層評估、行為層評估、結果層評估。反應層評估側重于對學員反應的評估,可通過講師觀察、課上互動、問卷、訪談等方式實現;學習層評估對學習成果、學習質量的評估,可采取即時考試、現場實操、訪談等方式實現;行為層評估主要衡量培訓前后學員的工作表現,重點評估內容是安全知識、安全技能,通過風險辨識、隱患排查及相關方評估實現;結果層評估是衡量安全培訓對項目施工安全績效、企業效益的影響,可通過風險評估、事故率來實現。
在安全培訓行為層評估時引入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一方面,將安全培訓與現場風險管控結合起來,給安全培訓效果提供了量化、直觀的數據支撐,同時充實豐富安全培訓內容;另一方面,通過安全培訓實現崗位風險自辨自控,推動施工單位項目雙重預防體系落地與執行,更好地實現安全標準化建設。
為適應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要求,水利部2021年11月29日印發《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升級擴展全國水利一張圖,建設基礎數據統一、監測數據匯集、二三維一體化、三級貫通的數據底板,建設包含水文、水力學、泥沙動力學、水資源、水環境、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安全7大類專業模型的標準統一、接口規范、分布部署、快速組裝、敏捷復用的模型平臺以及結構化、自優化、自學習的知識平臺。按照統一的要求和標準建設重大水利工程的數字孿生工程”,拉開智慧水利建設大幕。山東省也按照智慧水利建設總體布局,結合山東現代水網規劃等系列規劃開啟水利工程智能建造。
大數據和復雜系統仿真結合的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可以實現對水利工程項目從設計、施工到運營各環節進行實時仿真模擬,對重要事件節點的主要施工工藝、人員、機具、材料等進行虛擬建造,可以對真實施工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隱患等進行提前預判,從而減少后期施工中可能發生的隱患。知識平臺建設和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必將促進水利行業安全培訓模式的極大變革,以大數據技術和數字工程建設為基礎的在線安全培訓系統將成為不可逆轉的主流培訓方式。
水利行業企業應抓住數字時代建模仿真在線化常態化發展的機遇,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需求,建立自主化的在線安全培訓系統,通過系統架構一體實現培訓、考核、評估等多種功能。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從設計、施工到運營都有大量的風險、隱患、事故等數據信息,結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文件等,匯集海量數據信息形成在線安全培訓系統的基礎課程,同時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虛擬交互式三維空間環境,在系統三維虛擬場景中真實的進行各種安全操作模擬、風險辨識模擬、隱患排查模擬以及事故的應急演練。
目前企業在線安全培訓發展不平衡,僅限于煤礦、石油、建筑等少數大企業開發應用了在線安全培訓,且在線安全培訓缺乏標準的模式,存在多系統冗余、模塊功能性差等狀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水利行業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在集成、優化、完善水利綜合監管平臺對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過程進行實時監督時,將企業信息化建設情況納入監管范圍,實現對企業安全培訓情況的在線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