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黑龍江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 150000)
黑龍江交易集團(以下簡稱“交易集團”)權屬業務板塊黑龍江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碳交中心”)立足黑龍江省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和企業發展實際,通過資源—資產—資本—財富的轉化,建立“誰排污誰付費、誰減排誰受益”的市場機制,以總量控制制度為基礎[1],以排污權交易作為支點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產業升級、減污降碳,提升污染防治水平。2022年2月以來,累計完成排污權指標交易量2841噸,交易額近2千萬元,盤活企業資源,促進優化配置,助力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低碳發展。
一是開展座談調研。前期碳交中心在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指導下發起組建了“黑龍江省低碳企業聯盟”,將全省控排企業納入入聯盟,打造實施全省減污降碳工作“明白人”工程,開展調研交流了解企業需求并答疑解惑,通過走訪座談、視頻會議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與省內90余戶控排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聽取企業的建議,了解排污有關單位服務需求。
二是開展摸底調查。碳交中心對省內排污有關單位排污權及企業發展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開通咨詢熱線等形式,將排污權交易納入企業供應鏈運作場景[2],與企業深入探討開展排污權交易對企業整體發展的利弊,了解現階段各企業推進排污權交易存在的難點問題,并針對反饋較為集中企業排污權交易流程不熟、了解減污降碳工作的專業人才較少、買賣需求對接不順暢等問題形成了《盤活黑龍江排污權交易市場方案》《打造黑龍江減污降碳市場明白人工程》等對策方案,同時開展相關培訓。
三是開展政策咨詢。碳交中心在交易集團及省國資委的指導下相繼與省生態環境廳、各地市環保局等就排污權交易有關事宜進行了政策咨詢,確保開展的排污權工作符合黑龍江省減污降碳工作發展方向,符合相關監管要求。同時,圍繞省內排污單位面臨的問題及排污權交易市場現狀進行探討研究,將企業有關需求反饋至政府部門研究解決方式,并將政府部門的相關指示精神傳達至企業一線,實現“企業—平臺—政府”三方聯動。
初期,黑龍江省內排污權交易市場并不活躍,交易市場中普遍存在“惜賣”現象[3],經過調研發現,由于排污權交易工作審批條線長,報備流程較為復雜,諸多有富余排污權的企業擔心找不到買方市場,無法實現交易,浪費時間及人力成本,造成市場資源緊缺。根據此種情況,碳交中心充分發揮客戶資源優勢、平臺優勢,創新服務模式,延伸服務鏈條,超前介入市場,即先為賣方找好買方市場,買方提前到碳交中心辦理簽署相應履約承諾等事宜,賣方再進行決議、審批等手續,減少交易時間成本,保證交易順暢,推動賣方積極處置富余排污權,實現資源變現,此種模式經過市場檢驗,目前已運營成熟順暢,通過此種模式成功交易排污權總量一千余噸,促進了齊齊哈爾、七臺河、黑河等多地排污權交易成功落地,讓減排降污企業真正受益獲利,讓確有發展需求的企業獲得項目開發機會,優化資源配置。
碳交中心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搭建“企業與政府”“買方與賣方”的溝通橋梁,一方面積極為企業提供相關政策解讀、對接政府資源。積極與省生態環境廳溝通報備,由政府部門對交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全面把關指導,確保企業排污權交易進場高效開展。另一方面,碳交中心秉承著主動服務的原則,為供需雙方提供咨詢服務。對通過污染治理、技術改造升級等實施污染減排后有富余排污權的企業幫助梳理交易文件、設計交易方案、為交易全流程保駕護航;對于建設項目有排污需求的企業,通過聯系環保部門、分析市場信息、協調職能部門等方式積極跟蹤項目進展,促成交易。

碳交中心依托交易集團各板塊間聯動打造的“金融生態圈”,以“互聯網+”模式構建共生共享大體系,與銀行、擔保公司、證券公司等各類型的金融機構,針對各排污單位、控排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探討排污權抵押融資、證券化等事宜,推行排污權質押貸款和租賃,引入金融屬性,通過金融杠桿激發市場活力。同時與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地方城商行等近20家銀行共同為省內各減污降碳的企業設計專項金融產品,目前,已累計為控排企業對接提供綠色金融融資1.2億元,通過為企業量身訂制金融服務,為企業綠色轉型發展進一步提質增效。
交易系統是排污權交易市場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完善系統建設,發揮監管和控制功能,對貿易背景真實性、市場運作規范性具有較強的保障作用[4],碳交中心打造了具有國企公信力的線上交易平臺,以“互聯網+平臺”數字化交易模式,在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省國資委指導下搭建了“黑龍江省碳匯交易平臺”,實現了環境權、用能權、生態資源等全流程線上交易,讓交易安全、透明、規范、高效。碳交中心擁有一套成熟的全流程互聯網交易系統,可實現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即“線上發布、線上報名、線上競價、線上結算、線上監督”。從項目委托到項目掛牌,從項目報名到項目競價,從保證金的繳納到成交款的結算均可在線上完成,以“無需見面即可辦理,足不出戶就能交易”的服務模式,極大的節省了買賣雙方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并做到了交易和防疫兩不誤。“信息多走路,企業少跑路”是碳交中心的服務理念,讓全省各地、縣、區的企業都能夠即時溝通,實時交易,避免企業、社會資源浪費。同時,全流程線上數字平臺確保交易公開、公平、公正,通過大數據最大限度挖掘投資者、活躍市場,開啟減排環保“生意門”,打造了24小時“營業”、永不落幕的排污權交易會,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發現市場價格,激發企業治污減污的內生動力,讓“降污”有所得、“減排”有所獲。
碳交中心正充分利用平臺優勢、資源優勢,以數字化、信息化為依托,以市場為手段,以金融為杠桿,完善排污權交易要素市場,通過激發市場活力,提高企業環保資源有價意識,把“治污”從政府的強制行為變為企業自覺的市場行為,推動形成減污降碳和企業增益的雙贏格局,以“生態銀行”模式,打造資源轉化資產、資產轉化資本的平臺[5],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推動黑龍江省社會發展排污減量化、能源綠色化、生產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