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鋒,傅慶洋,孫寧杰
(義烏市中心醫院 1.急診科;2.胃腸外科,浙江 義烏 322110)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肺內和/或肺外原因所致的急性彌漫性炎性肺損傷引起的,以頑固性低氧血癥為顯著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其發病率達79例/10萬人,其致死率可達40%~60%。急性腹膜炎多是由于細菌感染、化學或物理因素所致的腹部急性炎性反應,嚴重者可致血壓降低、全身中毒反應,甚至休克等,外科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式。腹膜炎患者術后極易誘發ARDS,一旦術后并發ARDS,不僅增加患者病痛和經濟負擔,還會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90例行手術治療的腹膜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究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的相關因素,以期為臨床防治提供參考。
1.1 資料選取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義烏市中心醫院行手術治療的腹膜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以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性腹膜炎的診斷標準,且均行急診手術;②年齡>18歲;③住院時間>72 h;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慢性胸部疾病或胸部外傷者;②合并神經肌肉疾病者;③近3個月內有外科手術史者;④由腹部臟器外疾病導致的急性腹膜炎者。
1.2 ARDS診斷標準①急性發作;②肺動脈楔壓(PAWP)≤18 mmHg,或無左心房壓增高;③氧合異常,氧分壓/氧濃度< 300 mmHg;④胸片影像學表現為雙側彌漫性滲出影。
1.3 資料收集 通過查閱醫院病例管理系統、門診或電話隨訪的方式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患者性別、年齡、吸煙史、酗酒史、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序貫器官衰竭評分(SOFA)、手術部位及術中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應用劑量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例(率)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預測模型采用Logistic分析回歸系數、常數項構建,并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資料 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共入組患者9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齡22~78歲,平均(54.38±15.26)歲。90例患者在術后72 h內有21例(23.33%)發生ARDS,其中輕度12例、中度7例、重度2例。ARDS組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齡22~78歲,平均(53.27±14.76)歲;69例未發生ARDS中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齡24~78歲,平均(54.72±15.41)歲。2組臨床資料詳見表1。

表1 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的單因素分析[n(%)]
2.2 單因素分析 比較術后是否發生ARDS的患者間臨床資料,結果如表1所示,ARDS組SOFA評分>6分、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劑量>0.1μg/(kg·min)的占比高于非ARDS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
2.3 多因素分析 將表1中有統計學差異的因素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以是否并發ARDS為因變量,以SOFA評分、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劑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顯示,SOFA評分>6分、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劑量>0.1 μg/(kg·min)是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的相關因素(<0.05)。

表2 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圖1 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預測模型的ROC曲線Figure 1 ROC curve of the predictive model for postoperative ARDS after peritonitis
急性腹膜炎患者可能因機體內免疫功能抑制和劇烈炎癥反應,而導致心血管、呼吸系統等多器官功能障礙。此外,腹部手術操作會直接損傷呼吸肌,術后腹部切口劇痛及胃腸功能紊亂等又會引起氣道分泌物清除障礙、膈肌上抬、肺不張及肺容量降低等,誘發ARDS。因此,探究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的危險因素及預測模型,可以幫助臨床規避風險,做好防治準備。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SOFA評分>6分、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劑量>0.1 μg/(kg·min)是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的相關因素,與郭曉芳等的研究結果一致。SOFA評分系統是對患者的肝腎功能、呼吸系統、凝血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多器官系統損傷嚴重程度的綜合評估,在患者的預后評估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SOFA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身體機能越差,預后也越差。急性腹膜炎一般發病急、病情危重,在手術治療中極易出現大出血,需行輸血治療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大量輸血有可能會引起肺組織微循環障礙,導致肺循環內環境紊亂,使機體炎性因子水平顯著升高,進而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誘發ARDS。因此對于腹膜炎術中需輸血的患者,應做好早期的凝血干預策略,重視體溫及氧供需平衡,盡量減少血制品使用總量,以避免ARDS的發生。臨床中,應密切關注手術治療的急性腹膜炎患者的SOFA評分變化,并同時監測其血壓、心肺功能、血栓彈力圖等變化,有助于醫師及早制定抗凝血干預及用藥方案,評估患者輸血需求,從而減少或避免腹膜炎術后ARDS的發生。
腹膜炎患者會因吸入大量毒性物質,使機體產生全身劇烈炎癥反應,釋放各種炎性介質,導致感染性休克的發生,進而誘發ARDS;或者會因術中大量出血而發生失血性休克,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其中肺是最易發生損傷的靶器官,從而誘發ARDS。當腹膜炎患者術中發生低血壓、休克時,常采用血管升壓藥進行干預。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血管收縮藥與正性肌力藥,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術中低血壓。但去甲腎上腺素強烈的縮血管作用也會使生命器官血流減少,組織供養不足,使患者發生缺氧或酸中毒,大量或持久使用還會使心回血量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誘發ARDS。因此在手術中應用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時應密切監測患者心肺功能,控制使用劑量,避免藥物不良反應而誘發的ARDS。
良好的預測模型可準確評估和預測患者疾病進展,并對高危患者采取密切監測和有效干預,以預防患者預后不良。預測模型建立的關鍵是選擇有效的預測指標,因此本研究首先篩選了對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進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分析回歸系數與常數項構建預測模型,其模型ROC曲線下面積為0.889,預測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7.00%、81.00%,表明該模型的預測能力良好,在評估腹膜炎術后并發ARDS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醫生可加強對具有SOFA評分>6分、術中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劑量>0.1 μg/(kg·min)等相關因素的腹膜炎患者的呼吸功能檢測,以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SOFA評分、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劑量可作為臨床預測患者腹膜炎術后是否并發ARDS的重要參考依據。對于SOFA評分>6分、術中輸血、休克、去甲腎上腺素用量>0.1 μg/(kg·min)的腹膜炎術后患者,術后應加強其呼吸功能的監測,以預防ARDS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