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陜西省西安市東城第一中學七年級七班 閔詩睿
指導教師:閔保華

這一天,陽光明媚,既平常又不尋常。
校園里從兩天前就籠罩著緊張的氣氛。新的一輪抽考又要開始了,這次會是哪一小組“中彩”,大家拭目以待,也在心里默默地祈禱千萬不要抽到自己。
一次抽考何以使大家如臨大敵,事情有因,我們班的成績一連3 次抽考,都排在年級倒數,急得老師時常給我們開小灶。別人唱歌,我們做題;別人跑步,我們改錯;別人休息,我們依然苦戰。同學們摩拳擦掌,老師們窮盡精力。甚至為了此戰,英語老師放下狠話:“如果成績還上不去,你們就給我抄英語單詞50 遍,直到你們將所有單詞都刻到腦子里。”
按說老師都這么嚴格要求了,無論抽到哪一組,學生怎么也不能掉鏈子。可就是這么高壓,結果還是叫人不能滿意。抽考的過程在全班同學的忐忑不安中落下帷幕,不管是你低頭裝著沒有看見,還是眼神躲避看著窗外,或者心如止水等待著結果,答案的揭曉都如一聲炸雷,被炸著了的嗷嗷亂叫,沒有炸著的心也被震得終于落地。幸運的第三小組成了本次的“野戰部隊”,就是我所在的小組,我此刻的心情很復雜,緊張與害怕占了大半。
5 人一組的學習團隊,被老師和學校認為是最佳的互助小組。小組每個人都各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這樣幾個人能夠形成互補。我們組5 號和4號聽到這個毀滅性的消息,夸張地“暈”了好多次,這次英語的確不是他們的強項,尤其是5 號聽寫能對一個單詞就不錯了,更別說去全面地檢測。按理說考試是學生的常態,七八十人被抽到兩個教室,暈暈乎乎的一下午,只知道文字在眼前晃動,外面天色落幕竟然都沒有注意到。回到教室,同學們竟然都沒有離校,一個個簇擁上來,像是歡喜地追捧一個拿了大獎的團隊,不過我們有愧于大家的追捧,面對同學們的“考得怎么樣?”等問題,我們只能草草應答:“一般,一般。”那聲音似乎不是蹦出來的,而是擠出來的,總感覺缺鈣。等待出成績的日子,好像懷揣著一只鳥,而且是一只隨時有可能受到驚嚇的驚弓之鳥。

沒有煎熬幾天,分數出來了。大家似乎帶著一種慷慨就義的心情喊出一句“該來的終究會來”,強行讓自己保持鎮定。說得容易做得難,大家都想知道結果,卻又不想面對結果,就連出校門都繞著那塊發榜的成績板走。最后還是老師揭曉了答案,我們班是第10 名,全年級倒數第三名。老師的說話語氣看起來很平和,可接下來的處罰足以說明她心里隱藏的怒火。她兌現了之前所說的,讓我們每個人將所學的課本單詞抄寫50 遍。我在內心驚呼:“天哪!老師瘋了嗎?”其實并沒有,老師為她的付出,沒能換來預想的成績而自責,看似在責罰我們,其實老師是在責罰自己。

大家也憋著一股氣,想知道到底是誰拉了分數。雖說老師沒有提,可是同學們都明白。其實5 號也早已知道是自己的原因,羞愧難當的他這幾天乖得像一只綿羊,整天埋頭苦讀。下午打掃衛生的時候,不管是擦墻、掃地、拖地,還是擦窗臺、洗抹布、洗拖把他全都搶著干,這讓我們心生幾分愧疚,開始反思自己。
那一份不一樣的作業,也讓同學們刻骨銘心。我想應該有很多同學都將那些單詞刻進腦子里了吧。經過這次考試風波,以及慘烈的作業戰役,大家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有人主動為落單的差生講題,指點學習方法,有人偷偷地發力,就連上廁所的時間都在記單詞。課堂的學習氛圍也改變了許多,大家更團結了,更齊心協力為榮譽而戰,為學習而戰,不經風雨,哪能見得彩虹?!
點評:
這是一篇敘事作文,作者描寫了從準備抽考到參加測試再到出結果的整個過程,行文流暢。文章對整個抽考事件的過程進行了環境和細節的描寫,突出了抽考的緊張感和壓力感,也體現了同學們害怕面對結果的糾結心理。結尾處總結的通過這件事情所領悟到的道理,具有啟發意義。整篇文章文字樸實但不缺乏活力,表達出了真情實感,能夠引起讀者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