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泉
(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公司研究院,新疆 獨山子 833699)
某石化公司單塔汽提裝置汽提塔T-102B(塔體為不銹鋼材質),1995年投入使用,使用期間一直未發生腐蝕泄漏,2007年停用后,單塔汽提裝置裝置汽提塔T-102(塔體為碳鋼材質)替代T-102B投入使用,至2015年檢修時,未發生明顯腐蝕。
2015年檢修后,T-102正常投用,至2017年12月,塔體內部發生局部濕硫化氫腐蝕和沖刷腐蝕,并導致泄漏,且泄漏部位周邊伴有明顯的鼓泡、開裂等腐蝕現象。T-102發生泄漏后,重新啟用T-102B,至2019年4月,T-102B塔相同位置也發生腐蝕泄漏。即2015年大修后,這兩個塔均在使用兩年左右后,在塔相同部位發生腐蝕并引發泄漏。
T-102和T-102B塔內部局部腐蝕形貌如圖1所示。

圖1 T-102和T-102B內部腐蝕形貌
從圖1可以看出,汽提塔內部光潔,無大面積腐蝕減薄,局部可見鼓泡、裂紋和蝕坑。查閱設備材質,T-102整體為16Mn碳鋼材質,T-102B筒體為1Cr18Ni9Ti不銹鋼,由于存在變徑,變徑筒體和筒體之間用碳鋼法蘭連接,碳鋼法蘭內表面有小蝕坑,法蘭處測厚,最薄處僅為2.07mm,局部腐蝕嚴重。T-102B外部腐蝕泄漏部位及形貌如圖2所示。

圖2 汽提塔泄漏部位和外部腐蝕形貌
從圖2可以看出,泄漏部位在φ600筒體中部法蘭和塔體焊縫連接處,未明顯穿孔,表現為細小裂紋。法蘭為碳鋼16Mn材質,塔(筒)體為不銹鋼321(1Cr18Ni9Ti)材質,存在異種鋼焊接風險,但不是發生腐蝕泄漏的主要原因,T-102B自1995年~2007年,平穩運行12年,未發生腐蝕泄漏。外部測厚結果表明,泄漏點附近厚度最小2.07mm,最大5.97mm,不銹鋼筒體無明顯減薄,厚度約9.5mm。
單塔汽提裝置于1995年建成投產,用于處理老區煉油廠催化、焦化、加氫等裝置排放的含硫污水。含硫污水主要腐蝕成份是硫化物和氨,裝置通過蒸汽汽提將污水中的硫化物和氨分離出來。單塔汽提采用的是單塔加壓側線抽出工藝流程,再加上分凝和氨精制系統,從而得到經過處理的凈化水和純度較高的液氨。
T-102B汽提塔是利用汽提原理將硫化氫和氨從原料水中汽提出來,酸性水進料分兩股:冷進料和熱進料,熱進料以147℃左右從40層塔盤進入汽提塔,冷進料以40℃左右從塔頂進入汽提塔中,冷熱進料比值依據能耗情況控制在1:5-8內,汽提塔中部23層塔盤位置抽出富氨氣,受塔底蒸汽氣體的作用,硫化氫在塔頂溫度較低部位富集,氨從側線進行了抽出,塔頂位置酸性濃度增大,塔頂連續的有少量的酸性冷進料進入,硫化氫會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從而產生酸性水腐蝕和濕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等腐蝕環境。
從表1可以看出,原塔T-1 0 2 B塔體設計為321不銹鋼(1Cr18Ni9Ti),塔頂壓力要求為0.45~0.51MPa,平穩運行12年(1995~2007),更換為碳鋼塔T-1 0 2后,仍能平穩運行8年(2007~2015),表明在嚴格遵守工藝操作的條件下,塔內腐蝕環境不明顯。兩塔的腐蝕泄漏均發生在2015年后,且兩塔均只運行兩年左右,即發生相同部位的腐蝕泄漏,表明該部位腐蝕和工藝參數的改變有密切聯系。

表1 設備參數
從表2可以看出,T-102汽提塔頂壓設計在0.45~0.51MPa之間,但2015年檢修后,由于硫磺裝置改造,單塔汽提T-102頂壓一直保持在約0.54MPa左右,盡管只是壓力超出了原規程規定的上限約0.03MPa,但由于濕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的條件之一是汽相中硫化氫分壓大于0.0003MPa(1),T-102頂壓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硫化氫在水溶液的溶解度(常溫常壓下,1升水大約溶解2.6升硫化氫),加大了硫化氫酸性水腐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間接提高了塔內汽相中硫化氫的分壓,加重了濕硫化氫應力腐蝕或氫鼓泡的腐蝕趨勢。因此,嚴格按原操作規程操作,控制塔頂壓力是控制發生汽提塔發生濕硫化氫腐蝕的關鍵。

表2 工藝參數
從腐蝕形貌和工藝參數變化情況看,T-102的腐蝕僅發生在很小的局部范圍,和液體分布關系密切,因此,沖刷和濕硫化氫腐蝕環境導致T-102B局部減薄嚴重;塔頂壓力提高并且超出原設計指標上限,加劇了濕硫化氫腐蝕發生的速度。在這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碳鋼材質的法蘭在焊縫熱影響區域發生局部腐蝕減薄穿孔,并最終引發T-102B局部腐蝕泄漏。
硫化氫在水中電離,形成的濕硫化氫腐蝕機理本質上仍是氫離子的去極化腐蝕,腐蝕反應方程式如下:

濕硫化氫腐蝕,也稱濕硫化氫損傷,有四種腐蝕形態,即陰極反生成的活性氫原子擴散至碳鋼中產生氫鼓泡(HB)、氫誘發裂紋(HIC)、硫化物應力腐蝕破裂(SSCC)、應力導向氫誘發裂紋(SOHIC),從腐蝕形貌上看,T-102的腐蝕既有氫鼓泡(HB),又有硫化物應力腐蝕破裂(SSCC),是一起典型的濕硫化氫腐蝕案例,值得同類型裝置學習借鑒。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腐蝕泄漏僅僅是因為裝置未能嚴格按設計壓力控制工藝參數,就導致裝置不得不停工,甚至整個煉油局部停工,后果嚴重;類似的腐蝕案例在某石化公司時有發生,如乙烯裝置稀釋蒸汽換熱器泄漏,主要原因是未嚴格按操作規程要求,將汽液比控制在1:7的范圍內,便于工藝水及時將換熱器內的結焦物清洗沖走,避免換熱器腐蝕泄漏;苯乙烯裝置脫氫尾氣凝液系統泄漏,主要原因是由于尾氣壓縮機進口溫度長期在低限運行,露點腐蝕前移,本應發生在不銹鋼管束內的凝液露點腐蝕,前移至凝液換熱器進口碳鋼管線內,導致碳鋼管線彎頭腐蝕泄漏;這些腐蝕案例表明,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是裝置預防腐蝕泄漏的重要手段。
(1)T-102的腐蝕泄漏是濕硫化氫和沖刷腐蝕共同作用的結果;
(2)塔頂操作壓力的提高,加重了T-102塔頂濕硫化氫腐蝕環境,加劇了濕硫化氫腐蝕開裂的發生,是T-102產生腐蝕泄漏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3)該部位的腐蝕具有普遍性,焊縫熱影響區由于應力和濕硫化氫腐蝕環境的存在,均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濕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泄漏隨時會再次發生,不建議在工藝條件未改善、設備缺陷未消除的情況下繼續使用該設備;
(4)建議更換法蘭材質與塔器筒體同類型材后才能繼續使用,同時加強對此部位的測厚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