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蕊
(奈曼旗氣象局,內蒙古 通遼 028300)
奈曼旗隸屬于內蒙古通遼市,位于科爾沁沙地南緣,地理位置42°41′N、120°55′E,平均海拔360 m,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干旱氣候。奈曼旗南部為淺山丘陵,位于遼西山地北緣,中部以風蝕堆積沙地為主,中北部平原屬西遼河、教來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平坦開闊。近年來,奈曼旗氣候日趨異常,極端災害性事件頻發,暴雨、冰雹、大風、雷電等氣象災害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以大風災害最為顯著。奈曼旗青龍山鎮等南部鄉鎮位于山區,耕地多為非水澆地,且2021年汛前一直受春旱影響,該地降水量在20 mm以上時便容易引發山洪等氣象衍生災害,因此,奈曼旗南部山區天氣情況廣受當地關注。
氣象服務是指氣象部門將天氣觀測數據進行深加工,形成的天氣事件、氣候變化等與農業、生產、生活相關的服務資料,以直觀、形象、易懂的信息服務于生產部門和消費部門。奈曼旗氣象部門向政府、應急管理等決策部門以及公眾提供的氣象服務產品主要包括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中小河流等風險預警產品、重要天氣報告、氣象信息、雨情公報和專題氣象服務等,氣象服務產品發布方式見表1。

表1 奈曼旗氣象服務產品發布方式
氣象服務屬于公共服務范疇,一般包括決策氣象服務、公眾氣象服務、專業專項氣象服務以及科技服務。奈曼旗強對流天氣氣象服務多為決策氣象服務和公眾氣象服務,決策氣象服務是為旗政府和應急管理等有關部門提供應對災害性天氣決策依據的氣象服務,氣象服務產品以文字為主;公眾氣象服務是為公眾提供的日常氣象服務,以網絡、微信、短信等傳播方式為主。當災害性天氣出現時,對決策氣象服務的準確性、時效性要求較高,一般提前2 d~3 d提供重要天氣報告、氣象信息等服務產品,盡可能詳盡的準確描述災害性天氣出現時間、影響范圍、可能造成的災害損失及應對建議;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風險預警產品等根據災害性天氣發展趨勢不定時發布;雨情信息一般在天氣過程結束后的次日呈報;災害性天氣評估報告一般在災害性天氣結束后,所有災情信息收集、整理和上報完畢后呈報。
受低渦北上影響,2021年7月12日—14日奈曼旗青龍山鎮、沙日浩來鎮、大沁他拉鎮等中南部鄉鎮出現強對流天氣。強對流天氣是一種生命周期短暫并帶有突發性的災害性天氣,多為小時雨強≥20 mm的短時強降水、伴隨極大風速≥17.2 m/s的雷雨大風、龍卷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

圖1 奈曼旗2021年7月12日—14日降水量實況
根據全旗24個自動氣象站監測統計,7月12日—14日,降水量≥50 mm有2個站,降水量≥30 mm有11個站,強降雨中心位于青龍山鎮,最大過程降水量73.4 mm(見圖1)。強降雨伴隨雷暴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據統計,出現大風天氣過程有4個站,極大風速19.5 m/s(八級),大風導致農作物倒伏、樹木折斷,農戶房屋及棚舍屋頂受損,給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損失。
據應急管理局統計,此次災害共導致青龍山鎮、新鎮、固日班花蘇木、黃花塔拉蘇木、大沁他拉鎮、葦蓮蘇鄉等6個蘇木鄉鎮、23個嘎查村、631戶、2 060人、403.7 hm2玉米受災(折斷、倒伏),成災面積347.16 hm2。有38戶、104人、123間農房輕微受損(經核實,一般損壞房屋7戶20人15間,為輕微受損)。倒塌農房1戶3人3間,大風還造成836棵樹木折斷,4 651 m2棚舍受損,死亡牛1頭。
根據數值模式預報結論,奈曼旗將出現短時強降水、大風等天氣。2021年7月12日20時雷達圖顯示,奈曼旗中南部已出現反射率大于45 dBZ的對流云團(見圖2),20時13分奈曼旗氣象臺發布首個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同時叫應水務局,聯合發布中小河流洪水風險預警1期、山洪風險預警1期。21時起,氣象臺對外逐小時發布降水實況圖,逐3 h發布短時臨近天氣預報信息。13日06時,青龍山鎮降水量已達40 mm以上,預計降水仍將持續,奈曼旗氣象臺及時叫應自然資源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風險預警1期,各防汛相關單位領導及值班人員進入應急值守狀態。

圖2 2021年7月12日通遼市雷達基本反射率
2021年7月11日16時左右,經過與通遼市氣象臺進行天氣會商,奈曼旗氣象臺發布專題氣象信息,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形式發送給政府、應急管理局等決策部門和公眾。為做好此次決策氣象服務各項工作,奈曼旗氣象臺加強與通遼市氣象臺及周邊臺站的天氣會商,實時關注上游地區天氣變化及天氣系統移動路徑,提前與應急管理、農牧和自然資源等部門開展聯防工作,分管業務負責人駐守于當地應急管理部門,業務值班人員24小時值守于工作崗位,最大程度提高此次決策氣象服務的準確性與時效性。依據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信息,奈曼旗副旗長、防汛抗旱指揮部總指揮長邱軍部署防汛工作,要求各防汛有關部門做好實時監測,隨時做好應急搶險準備工作。
此次服務過程中,奈曼旗氣象局通過短信向旗委領導、各蘇木鄉鎮、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應急聯絡員、全旗氣象信息員、氣象助理員、全程全系列氣象服務大戶、精準扶貧戶等4 000余人發布氣象預報預警信息,通過氣象信息微信群發布各類預報預警服務產品,通過“活力奈曼”等公眾號轉載氣象信息,最大限度地將氣象信息送到每一位公眾手中。
在2021年7月11日制作的氣象信息服務產品中,預報降水時間主要集中在12日20時—13日08時,實際降水時段主要集中在12日20時—13日08時;該產品中預計過程降水量20 mm~40 mm,局地可達50 mm~100 mm,根據全旗24個自動氣象站監測統計,降水量為20 mm~40 mm有10個站點,降水量為50 mm~100 mm有2個站點;該產品中預報過程最大小時雨強20 mm~40 mm,實際最大小時雨強35 mm,降水時段、降水量、最大小時雨強預報均較為準確。
降水過程開始前24 h,氣象信息服務產品已送至政府決策部門、應急管理等相關部門,為應對此次強對流天氣做好準備工作。2021年7月11日下午,奈曼旗氣象局全業務值班人員進入應急準備狀態,24 h值守班,同時與應急管理、水務、自然資源等部門聯絡,提前做好發布各類預報預警準備。自降水開始,每小時向防災減災微信群內發送降水量實況圖、每3 h發送1份短臨預報產品,為決策部門提供實況數據、預報服務雙向支撐。
此次公眾氣象服務主要渠道為:通過奈曼旗權威公眾號轉載氣象服務產品;通過電視臺發布48 h內天氣預報;通過氣象信息發布、黨政機關微信群及時發布各類預報預警及服務產品;通過短信向旗委領導、各蘇木鄉鎮、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應急聯絡員、全旗氣象信息員、氣象助理員、全程全系列氣象服務大戶、精準扶貧戶等4 000余人發布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再由全旗氣象信息員、氣象助理員、應急聯絡員將預報預警信息轉發至各村、各戶、各單位個人手中,確保信息傳達全覆蓋。
此次強對流天氣帶來大風災害,導致青龍山鎮、新鎮、固日班花蘇木、黃花塔拉蘇木、大沁他拉鎮、葦蓮蘇鄉等6個蘇木鄉鎮受災,致使農作物倒伏、樹木折斷,農戶房屋及棚舍屋頂受損,未發生人員傷亡。
自2021年7月11日預報將出現大到暴雨天氣過程,到7月14日降雨過程結束,奈曼旗氣象臺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渠道傳遞氣象信息,通過電視臺、電子郵箱、手機短信、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等方式向旗委、旗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等相關決策部門和單位以及全程全系列氣象服務種植大戶和社會公眾及時發布決策服務信息和天氣預報、預警信號等。11日下午,奈曼旗氣象臺率先進入應急狀態,安排全天候主、副班雙人值守,同時,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全天候帶班,及時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保持與市臺及地方政府的聯系,確保氣象服務不間斷。
降水過程結束后,氣象臺積極與應急管理局聯絡,收集、上報災情信息,并及時提供后期氣象預報服務,為災后工作提供氣象服務保障。通過民意調查,此次天氣過程預報預警服務精準及時,信息傳遞覆蓋面廣,部門協調聯動緊密,群眾滿意度達到100%。
①此次強對流天氣具有范圍小、局地性強、致災過程時間短、強度大等特點,數值預報和預報員對降水均做出了較為準確的預報,但對極大風和平均風的把握還是不夠,在服務產品中雖提及可能伴有大風災害,并沒有詳細說明。在主汛期對大風的預報服務還有待加強。②次服務過程中,提前服務、準確預報、氣象服務主動靈活、循序漸進,服務效果明顯。提前信息發布及后期預警信號跟進及時,較早與多部門進行聯動聯防,為防災減災爭取時間,最大限度的減少氣象災害的影響。在強對流天氣服務過程中,仍需搶抓時間,做到預報準確、服務迅速,盡可能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③公眾對氣象災害的了解程度不夠深,對天氣預報預警關注度不夠,應加強氣象災害應對措施的宣傳力度,更好地做到提前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