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刃木
素有“春秋第一相”之稱的管仲,是個名副其實的經濟學家。他統一齊國貨幣、平衡國內糧價、開放糧食自由買賣,開創了中國延續兩千年的經濟體制,不僅把齊國治理得很好,還是一位打經濟戰的高手。《管子·輕重篇》收錄了管仲靠“重金求鹿”大敗楚國的趣事。
戰國時期,管仲輔助齊桓公稱霸中原。可兵力強大的楚國并不把齊國放在眼里,齊桓公很不高興。一天,齊桓公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對策,他說:“羋熊惲這小子太不尊重人了,各位有何良策?”一眾武將開始嗷嗷大叫,紛紛向齊桓公請戰,要求率重兵攻打楚國。此時,只見管仲大手一揮:“不急,不急。今晚我們涮火鍋,請大家吃點鹿肉,再商量。”于是,一場“以鹿制楚”的商戰正式登場了。
當晚,管仲告訴齊桓公:“要降服楚國,辦法多得是,未必要打仗。何況楚國人善戰,出兵的話討不到好處。”隨后,管仲又建議說:“大王,您出高價購買楚國的鹿吧,這一招準管用。”齊桓公雖然搞不清楚為什么要買楚國的鹿,但是他相信管仲。于是,齊桓公派了百名商人去楚國買鹿。
當時,楚國人把鹿當作肉食動物,花2枚銅幣就可以買一只。齊國商人一開始花3枚銅幣買一只鹿,半個月后漲到5枚銅幣一只。剛開始,楚成王羋熊惲很警覺,總感覺有些不對勁,但當他聽說是齊桓公喜歡鹿,還打算建個鹿場時,便設宴擺酒大宴群臣。酒宴上,楚成王樂呵呵地說:“衛國的衛懿公就是因為好鶴,才玩物喪志把國家給整滅亡了。如今齊桓公好鹿,難道他不是在重蹈衛國的覆轍嗎?看著吧,齊國很快就會元氣大傷,天下還是寡人的。”全然不知這是管仲下的套。
管仲不僅要大量買鹿,還要花大價錢買。幾天后,這些出手闊綽的齊國商人就把鹿的價格提高到40枚銅幣一只,鹿在市場上走俏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楚國。一石激起千層浪,楚國的農夫們見一只鹿的價錢居然抵得上數千斤糧食,太有利可圖了,于是紛紛放下農具,操起獵具到深山里去捕鹿。就是這一年,楚國的大片田地都荒了。
在高價購買楚國鹿的同時,管仲又從其他國家購入糧食囤積起來。此時的楚國人已經完全“棄農抓鹿”,想著反正也不缺錢,買糧食比種糧食要輕松。然而,接下來的事情讓楚國人直接傻眼了。管仲讓齊桓公發布統一號令,嚴格禁止各諸侯國與楚國通糧貿易。一時間,楚國糧價瘋漲。楚王慌了,這時再去種地也遲了,農作物是有成長周期的。楚王派人四處買糧,卻都被齊國攔截。斷了糧的楚國,民心不穩,國事動蕩,近半人口成了難民逃往齊國。
沒過多久,楚國軍隊就被餓得人黃馬瘦,戰斗力大為削弱。管仲見時機已到,集合諸國之軍向楚境前進。此時的楚成王是內外交困,無可奈何,趕忙派大臣前往求和,承認了齊國的霸主地位,并保證接受齊國的號令。而管仲卻要求楚國把購買鹿的錢都吐出來,才肯賣給糧食。這下楚成王徹底服了。
就這樣,管仲不動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