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蘭蘭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隨著2021—2022財年業績的發布,波司登集團連續5年實現營收、凈利雙位數增長。在此期間,品牌形象、產品和技術、數字化運營不斷突破創新,集團毛利率連續5年穩定提升,品牌收入連續5年復合增長率達23.0%,再創歷史新高。
作為中國羽絨服的領軍品牌,波司登不斷堅持創新,在科技、設計等方面持續探索羽絨服更多的可能性,令羽絨服既保暖又不失時尚性,由此贏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在2020年,波司登曾設計推出海岸線系列,在市場銷售反饋非常好,還申請到2021年度江蘇省版權作品產業轉化項目。但到2021年,企業發現市場上有大量與該系列雷同甚至是相同的產品,對該系列的銷售造成極大影響。
正是意識到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波司登在多年前就設立法律事務中心,專門負責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一方面主動登記防護,對專有標識申請注冊商標保護、對新款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保護、對主要的圖案、花型、標識申請著作權保護;另一方面及時處理侵權案件,在對所有平臺的檢測過程中,發現侵權就第一時間投訴,并下架侵權商品鏈接,避免對正品的銷售沖擊,同時根據案件侵權程度和侵權類型,向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版權執法局等部門投訴或者通過法院訴訟,由其進行查處、判決。
據波司登國際服飾(中國)有限公司法務總監嚴武洲介紹,企業每年處理商標侵權案件約80件,法院判決的賠償金額在1 000萬元左右。在他看來,企業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是為更好地促進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在中國服裝協會制定《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自律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后,波司登等企業率先響應聯合發起《公約》行動。“這是一個品牌企業的責任與義務,要和其他品牌企業一起為行業規范、有序發展作出自己的承諾與表率。”
嚴武洲認為,只有保護創新、保護知識產權,才能更好地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維持健康有序的競爭秩序。如果一味靠被動的案件打擊,維權成本高、時間長、效果也不好,服裝是季節性、時效性很強的產品,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維權上,往往很容易錯過最佳的銷售時機。因此,《公約》的出臺將幫助大家進一步提高自主保護意識,并增強自我約束能力,減少主動侵權,同時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也提供更多的打擊與保護路徑,讓企業有了明確的指向。
事實上,反不正當競爭法司法解釋出臺已非常明確地指出,“法院在認定經營者是否違反商業道德時,可以參考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或者自律組織制定的從業規范、技術規范、自律公約等”,這意味著《公約》的出臺也將對法院處理這類不正當競爭案件有所幫助。
“在知識產權方面,期望服裝企業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好,助推企業進一步加強和保護創新,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嚴武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