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喜
顱腦損傷是患者顱腦組織因為暴力直接或間接 作用于頭部而發生的損傷,是一種多發的神經外科重癥疾病。該疾病進展迅猛、發病兇險,患者中樞神經系統也常常遭受損傷。重型顱腦損傷也會損傷患者胃黏膜屏障,并興奮其交感神經[1-2]。因此,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激性潰瘍的發病率超過80%[3]。研究表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具有很高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病風險,這些患者血栓發病會導致肺、心等臟器及腦部發生嚴重栓塞,甚至死亡,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4]。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量表包括骨折、腫瘤等4個分項,可用于臨床對患者進行加權風險評估,該量表在臨床可用于靜脈血栓栓塞的預防,其評估患者血栓患病風險的準確度得到美國胸科醫師協會的承認和推薦[5-6]。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評價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下的分級護理的效果。
選取2018年5月-2021年11月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治療的218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納入標準:(1)經頭顱磁共振成像和CT診斷為顱腦損傷;(2)重型顱腦損傷。排除標準:(1)入組前半年內應用抗凝藥物;(2)既往有血栓病史。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Caprini評估護理組與對照組,每組109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1 (續)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包括按時拍背、翻身,選用健康側的肢體進行輸液,給予飲食干預、健康教育、疾病基礎護理,并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對其早期下床活動進行輔導。
1.2.2 Caprini評估護理組 給予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下的分級護理。包括,(1)成立Caprini評估護理小組,組員分別包括護師和主管護師4名和1名。組長是護士長,由其定期組織組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量表的評分方法和量表內容,每星期培訓2次,每次培訓1 h,直到每個組員都能熟練使用Caprini評估量表時結束培訓。(2)護士在患者入院24 h內,由護士收集患者資料,采用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價[7]。主管護師與患者進行充分和有效的溝通,評價患者和家屬對深靜脈血栓的了解情況,依據患者的疾病特點和對治療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Caprini評分1分的低危患者護理措施:對患者、患者親屬進行充分的健康宣教,講述深靜脈血栓的后果、病因、癥狀和危險因素,告知深靜脈血栓對身體的損害;指導患者每天練習足部被動背屈運動,觀察患者深靜脈血栓、肢體腫脹的發病情況;指導患者每天進行站立練習和坐立練習;指導患者進行健康飲食;指導患者每天溫開水泡腳;為避免患者腫脹,指導患者在仰臥位時,將患者抬高25 cm。Caprini評分2~4分的中高危患者護理措施:給患者親屬講解深靜脈血栓常見癥狀,告知患者親屬如患者有身體不適立即通知醫生;每天監測患者大腿周徑,觀察是否有靜脈血栓和腫脹發生;爭取靜脈穿刺一次成功,降低穿刺針損傷血管壁程度;指導患者親屬對患者進行關節屈伸練習和肌肉按摩;要求患者穿彈力長襪和寬松衣服。Caprini評分5分的極高危患者護理措施:加強健康宣教,密切監測患者體溫;輸液避開患側肢體,避免應用強血管刺激性藥物;疏導患者及其親屬的心理問題,使其對疾病痊愈充滿信心;指導患者進行蹬踏練習,以減輕腫脹,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
比較兩組護理后深靜脈血栓、消化道出血(胃管引流出血、胃液隱血試驗陽性、大便隱血試驗陽性)發生率,術后并發癥(肌肉失用性萎縮、肺部感染、血栓栓塞、語言障礙、壓瘡)及護理前后凝血指標(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Caprini評估護理組發生深靜脈血栓7例(6.42%),未發生 102例(93.58%);對照組發生深靜脈血栓32例(29.36%),未發生77例(70.64%)。Caprini評估護理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χ2=19.517,P<0.001)。
Caprini評估護理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護理后,Caprini評估護理組消化道出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消化道出血發生率比較[例(%)]
兩組護理前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均較護理前延長(P<0.05),護理后,Caprini評估護理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均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凝血指標比較[s,(±s)]

表4 兩組凝血指標比較[s,(±s)]
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 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Caprini評估護理組(n=109) 11.95±1.65 18.35±2.15 24.655 <0.001 30.85±3.39 39.19±4.23 16.061 <0.001對照組(n=109) 12.03±0.72 14.12±2.09 9.874 <0.001 30.23±3.47 33.08±4.16 5.493 <0.001 t值 0.464 14.729 1.334 10.752 P 值 0.643 <0.001 0.184 <0.001組別 凝血酶原時間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
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治療的眾多疾病中,重型顱腦損傷是常見病、多發病。重型顱腦損傷進行顱腦手術之后,下肢活動可能受到嚴重影響。術后患者長期臥床,并很少下地活動,會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血液瘀滯和血流緩慢,極易發生深靜脈血栓[8-9]。研究表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科學的護理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的預后明顯改善[10-11]。
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量表是評價患者靜脈血栓發病風險的專業量表[12-13]。該量表可以對患者血栓發病的風險進行準確分級,根據該分級給予患者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可明顯降低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患者預后改善明顯[14-15]。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護理組中醫護人員給予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或家屬健康宣傳教育,講述深靜脈血栓的后果、病因、癥狀和危險因素,得到患者或家屬的充分重視和合作,通過指導患者進行足部背屈運動,觀察患者深靜脈血栓、肢體腫脹的發病情況[16-18]。提高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靜脈穿刺治療的成功率,減少穿刺治療損傷血管,并傳授患者家屬如何發現深靜脈血栓發病的先兆,最終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降低。本研究中,Caprini評估護理組醫護人員通過給患者擺放合適體位,鼓勵患者進行站立訓練,改善患者血液淤積,加速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可能發生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每天練習蹬踏動作,可以使下肢疼痛、腫脹明顯減輕,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明顯改善[19-20]。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飲食指導后,可降低血液黏滯度、潰瘍出血發生率,這些護理措施最終也可以顯著提高患者或家屬的治療滿意度。
本研究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下的分級護理,護理后,Caprini評估護理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χ2=19.517,P<0.001);Caprini評估護理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提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下的分級護理,并發癥、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得到降低。這與文獻[19-20]研究的結果完全一致。表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充分、個性化的護理后。
本研究表明,護理后,Caprini評估護理組消化道出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均長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提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下的分級護理,消化道出血發生率降低,患者預后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下的分級護理,明顯降低并發癥、消化道出血、深靜脈血栓發生率,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