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瓊
多囊卵巢綜合征為臨床多發性疾病,患者會出現內分泌紊亂癥狀,促排卵激素(FSH)、黃體生成素生成量異常,且存在明顯胰島素抵抗作用[1]。地塞米松能夠對芳香化酶生物活性抑制,同時會對雌激素水平調節。研究證實,應用地塞米松治療可促進排卵,提升患者受孕率。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趨化單核細胞作用明顯,對胰島素具有抵抗作用,同時會誘發炎性反應。研究證實,抗繆勒管激素(AMH)與多囊卵巢綜合征緊密相關。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明顯,主要為多毛、持續性無排卵、月經稀少、肥胖等[2]。多囊卵巢綜合征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因此臨床應探究合適方法進行治療,本研究選擇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潛江市婦幼保健院接受治療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84例,對患者進行地塞米松聯合枸櫞酸氯米芬膠囊治療,希望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現將有關內容做如下報道。
選擇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84例。納入標準:(1)年齡22~45歲;(2)經B超診斷,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3)臨床癥狀明顯;(4)依從性高,可接受預后隨訪。排除標準:(1)合并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2)造血系統疾病或肝腎功能疾病;(3)合并生殖系統畸形;(4)研究前3個月接受激素治療;(5)對研究藥物過敏;(6)妊娠期或哺乳期。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n=42),年齡22~41歲,平均(29.1±1.3)歲,平均BMI(26.3±1.4)kg/m2,平均不孕年限(3.3±0.6)年。對照組(n=42),年齡23~45歲,平均(28.9±1.6)歲,平均BMI(26.2±1.5)kg/m2,平均不孕年限(3.2±0.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患者知曉該研究,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對照組進行醋酸地塞米松片(生產廠家:白云山東泰商丘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2219)治療,口服,0.75 mg/次,1次/d,排卵后停藥。(2)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枸櫞酸氯米芬膠囊(商品名:克羅米芬,生產廠家: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07)治療,口服,第1個月經周期后5 d給藥,50 mg/次,1次/d,1 個療程為 5 d,治療時間為 30 d。
(1)對比兩組血清激素水平,抽取空腹靜脈血 3 ml,離心速度:3 000 r/min,共離心 10 min,獲取血清,置于-80 ℃溫度下。對血清雌二醇(E2)、FSH、AMH、促黃體生成素(LH)、睪酮(T)、LH/FSH指標應用放射免疫法檢測,相關操作依據說明書進行,數值越趨于正常值,治療效果越理想[3]。(2)對比兩組治療1個月后的排卵情況。應用陰道B超監測最大卵泡直徑、成熟卵泡數。(3)對比兩組血清MCP-1、AMH水平,應用酶聯免疫法檢測血清MCP-1、AMH水平,由武漢華美公司提供試劑盒,依據說明書具體操作。(4)對比兩組治療1個月后的臨床療效,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卵巢形態、體積縮小<60%;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卵巢形態、體積縮小60%~75%;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卵巢體積明顯縮小[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總有效率越高,治療效果越理想。
治療前,兩組血清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MH、LH、T、LH/FSH均明顯降低,E2、FSH均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變化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激素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血清激素水平對比(±s)
組別 AMH(μg/L)LH(IU/L)E2(p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2) 1.7±0.2 0.7±0.2 7.5±2.2 5.8±1.2 100.1±9.3 132.5±9.2研究組(n=42) 1.6±0.3 0.4±0.1 7.4±2.1 3.2±0.6 100.2±9.1 170.3±8.8 t值 0.524 15.417 1.635 15.724 1.851 14.93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1 (續)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最大卵泡直徑更大,成熟卵泡數更多(P<0.05),見表2。
表2 兩組排卵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排卵情況對比(±s)
組別 最大卵泡直徑(mm) 成熟卵泡數(個)對照組(n=42) 18.1±2.1 1.3±0.4研究組(n=42) 22.8±2.5 2.1±0.6 t值 15.324 17.149 P值 <0.05 <0.05
治療前,兩組血清MCP-1、AM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MCP-1、AMH水平均明顯降低,但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MCP-1、AMH水平對比(±s)

表3 兩組血清MCP-1、AMH水平對比(±s)
組別 AMH(nmol/L)MCP-1(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2) 6.5±0.8 4.8±0.6 312.5±12.6 245.4±9.3研究組(n=42) 6.4±0.7 3.1±0.5 312.6±12.4 186.4±7.5 t值 0.524 15.417 0.968 14.014 P 值 >0.05 <0.05 >0.05 <0.05
對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3.3%、97.6%,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例(%)]
數據顯示,當前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率越來越高,這是導致患者不孕主要因素,患者精神及心理壓力較大[5]。但是當前關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機制沒有明確定論,其中主要為以下兩種類型,部分學者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遺傳學理論為其中一種影響因素,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多數為多基因遺傳、X連鎖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方式[6]。另有部分學者指出,非遺傳學理論為主要理論,患者在孕期子宮內激素微環境失衡,但是對于是哪個基因或哪個基因位點誘發疾病仍沒有明確定論[7]。
克羅米芬能夠效抑制酶活性,會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轉變過程,進而能夠阻斷對丘腦-垂體負反饋,升高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有利于患者排卵[8]。文獻[9]應用地塞米松治療,取得較好效果,該治療方法能夠對睪酮及黃體生成素水平調節,經治療后,患者雌二醇指標升高,且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成熟卵泡個數明顯增多,最大卵泡直徑擴大。結合本文研究發現,對患者進行地塞米松治療安全有效,能夠調整激素水平。
本研究探究地塞米松聯合克羅米芬治療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臨床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最大卵泡直徑更大,成熟卵泡數更多(P<0.05);對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3.3%、97.6%,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結果證實,較單一藥物治療,地塞米松聯合克羅米芬臨床治療效果更顯著,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MCP-1為TNF家族主要成員,促炎作用明顯,且有研究證實,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與MCP-1存在緊密聯系,同時有學者指出,胰島素抵抗水平也與AMH水平存在相關性[10-11]。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主要表現為胰島素抵抗,預后與胰島素抵抗水平呈負相關性,胰島素抵抗水平越低,患者預后效果越理想。為對地塞米松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機制探究,本研究選擇合適樣本,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血清MCP-1、AMH水平變化情況進行探究。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血清MCP-1、AM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MCP-1、AMH水平均明顯降低,但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降低更明顯(P<0.05)。結果證實,與單一克羅米芬治療比較,聯合地塞米松治療更大程度降低血清MCP-1、AMH水平,進而可控制炎性反應,有利于疾病治療,進而會降低胰島素抵抗水平,對患者病情恢復具有促進作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發生較大變化,患者會出現多種臨床癥狀,影響患者工作生活[12]。因此,對患者進行積極臨床治療非常必要。臨床中,多囊卵巢綜合征存在顯著特征,主要表現為:其卵巢中的小竇性卵泡數為正常卵巢組織的2~3倍,其循環AMH濃度與正常女性相比,也高出2~3倍。AMH在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生及進展中,均可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其水平升高會使得芳香化酶表達情況受到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產生的情況減少,誘發多囊卵巢綜合征特征性的高雄激素血癥。另外,LH和FSH均是經垂體前葉在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刺激下,而分泌的一種糖蛋白。臨床中普遍應用上述兩項指標,作為對卵巢功能儲備情況的間接判定指標。而T、E2則是對女性卵巢功能進行評估與判定的常用指標。本研究通過地塞米松、克羅米芬兩種藥物治療,探究對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血清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MH、LH、T、LH/FSH均明顯降低,E2、FSH均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變化更明顯(P<0.05)。結果證實,在改善血清激素方面,地塞米松聯合克羅米芬治療發揮重要作用,能夠降低血清AMH、LH、T、LH/FSH水平,同時會上調E2、FSH水平。
綜上所述,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進行地塞米松聯合克羅米芬治療,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清MCP-1、AMH水平。因此,地塞米松聯合克羅米芬治療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