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 李冰石
(江蘇省中醫(yī)院(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普內科,江蘇 南京 210000)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生長在消化道中的螺旋狀細菌,患病率非常高〔1〕。在發(fā)展中國家,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非常普遍,通常在兒童時期感染患者胃部〔2〕。Hp可通過直接接觸唾液、嘔吐物或糞便傳播〔3〕。Hp感染的危險因素與生活在擁擠的環(huán)境中、沒有安全的清潔水供應,生活在發(fā)展中國家、與Hp感染者生活在一起有關。Hp適應于胃的酸性環(huán)境,并通過降低酸度使其得以生存〔4〕。雖然感染通常沒有癥狀,但會導致其他疾病,包括消化性潰瘍和胃炎。研究證實,Hp篩查和治療策略能夠以經濟有效的方式預防胃癌,尤其在腫瘤前期病變出現(xiàn)之前和高危區(qū)域〔5〕。雖然部分Hp陽性個體可能終生無癥狀,但可導致幾乎100% 感染個體的慢性胃炎,甚至導致嚴重疾病,如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6,7〕。在接受根除Hp治療的患者中,依從性往往較差。依從性差和細菌耐藥性是導致Hp根除率下降的兩個主要因素。本研究擬分析四聯(lián)抗菌藥聯(lián)合微信對老年患者感染Hp的服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江蘇省中醫(yī)院感染Hp的老年患者116例,隨機分為兩組,接受四聯(lián)抗菌藥治療基礎上,觀察組在療程第4、7、10天接受遠程調控微信指導;對照組在拿到處方時進行指導。納入標準:(1)初次經13C-尿素呼氣試驗(13C-UBT)診斷為Hp陽性者;(2)患者可以口服藥物;(3)沒有使用其他與根除Hp藥物相矛盾的藥物。排除標準:(1)經歷過根除Hp的失敗治療;(2)患者在入組前1個月內服用鉍鹽或抗生素,或在入組前2 w內服用質子泵抑制劑(PPI)或H2受體拮抗劑;(3)嚴重的心臟病、肝病、腎病、惡性腫瘤或酒精中毒可能會危及安全性或依從性。
1.2研究方法 兩組均接受14 d的Hp根除治療,包括四種藥物(埃索美拉唑20 mg、酒石酸鉍2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和克拉霉素500 mg),2次/d。對阿莫西林過敏者服用400 mg甲硝唑2次/d。遠程調控:與患者建立微信小組。醫(yī)護人員定期在小組內發(fā)布有關Hp相關知識,如Hp概念、與疾病的關系、根除治療方法、如何防止感染和復發(fā)等。同時,也會說明Hp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飲食指導和用藥指導?;颊咴诜庍^程中如有任何疑問,也可以通過微信咨詢。治療結束后4~6 w復查13C-UBT,同時記錄癥狀。UBT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診斷Hp感染的最佳方法〔8〕。本研究的主要結果是Hp根除率。Hp根除率在治療后4~6 w通過13C-UBT獲得,陰性結果表示Hp感染已成功根除。研究的次要結果包括服藥效果(癥狀緩解率)和復發(fā)率。根據胃腸道癥狀評定量表(GSRS),在基線檢查時和治療后4~6 w對癥狀進行2次評分。
1.3傾向性評分匹配法 主要用于觀察性和臨床非隨機化數據研究。傾向性評分值是多個協(xié)變量的一個函數,其分值變化是多個協(xié)變量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目的是用來均衡兩組觀察協(xié)變量的分布,從而減少選擇偏倚。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匹配前,兩組住所和學歷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經傾向性評分匹配,兩組年齡、性別、住所、學歷、收入和吸煙史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匹配前后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2.2兩組Hp 清除情況比較 治療后12個月,觀察組Hp清除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1、3、6個月,兩組Hp清除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Hp清除情況比較〔n(%),n=55〕
2.3兩組癥狀緩解情況 治療前,兩組GSR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前后GSRS評分差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01);基于GSRS評分的癥狀緩解患者數量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緩解情況分,n=55)
2.4兩組復發(fā)情況比較 治療后1、3、6個月觀察組復發(fā)情況(0例、2例、5例)與對照組(2例、6例、12例)無顯著差異(P=0.154、0.142、0.065);治療后12個月觀察組(9例)顯著低于對照組(18例;P=0.046)。
2.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6.36%,惡心2例、腹瀉2例、大便變黑3例、焦慮2例)與觀察組(14.55%,惡心3例、大便變黑3例、焦慮2例)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07,P=0.791)。
Hp感染在世界范圍內非常普遍,影響了世界上50%的人口,在中國感染率為90%。Hp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口對口傳播和糞口傳播。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并不是通過分餐來實現(xiàn)的,家庭成員之間經常相互感染,導致常見疾病,這也是我國Hp感染率高的原因之一。Hp被認為是胃癌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Ⅰ類致癌物,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有關〔9〕。感染Hp后,通常難以自發(fā)清除,導致終生感染。除非進行根除治療,或當胃黏膜出現(xiàn)嚴重的腸化生時,細菌難以定植,便會自動消失。臨床醫(yī)生在治療Hp感染期間時常面臨不確定的情況,導致治療效果的可變性,其相關因素包括抗生素耐藥性、治療依從性和患者的特征性差異。然而,提高患者依從性是一種相對方便和經濟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根除率〔10〕。微信是中國覆蓋面最廣的社交軟件。在醫(yī)療行業(yè),微信的優(yōu)勢逐漸體現(xiàn)在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方面〔11〕。
考慮到越來越多的治療失敗案例,近年來14 d四聯(lián)療法受到共識和指南的青睞〔12〕。一項隨機對照研究顯示與7 d相比,14 d三聯(lián)療法的根除率提高了5%〔13〕。此外,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最常用的抗Hp療法是14 d鉍四聯(lián)療法〔2〕。然而,14 d鉍四聯(lián)療法的規(guī)定劑量和給藥方式與藥物標簽說明不同〔14〕。治療持續(xù)時間延長和復雜性增加可能會影響患者依從性,特別是在教育水平相對較低人群中或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依從性是指患者正確遵守醫(yī)療指示的程度〔15〕。據報道,對Hp根除治療有較好依從性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依從性較低者〔16〕。藥物依從性差通常會導致治療失敗,并可能增加對抗生素耐藥的風險〔6〕。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遠程調控聯(lián)系能較好地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