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羽 唐麗麗 尚靜 黃江 李澤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呼吸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可進一步發展為一系列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等。近年來,COPD 急性加重期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嚴重影響[1-2]。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及消耗增加,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且患者氣道黏膜因發生炎癥反應而受到損傷,易造成病原體入侵,進而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3-5]。因此,有效分析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對臨床醫生后續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及干預尤為關鍵。但目前關于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在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發生情況及相關因素仍需進一步探討。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8 年9 月-2021 年10 月萍鄉礦業集團總醫院收治的120 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進一步分析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險因素,為臨床診治COPD 急性加重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 年9 月-2021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診斷標準參照文獻[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修訂版)》中的相關內容,且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均經確診;(2)年齡>18 歲;(3)無心、腎等器官功能障礙。排除標準:(1)伴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其他肺部疾病;(2)伴有尿路感染、既往手術切口感染等其他感染性疾病或惡性腫瘤疾病;(3)近3 個月內有手術史。試驗設計經本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核且獲得批準。
1.2 方法
1.2.1 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發生情況 根據門診病歷、電子病歷系統統計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情況。根據患者是否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將其分為感染組和未感染組。
1.2.2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收集并記錄感染組和未感染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含年齡、性別、病程、吸煙史、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有無意識功能障礙、機械通氣史、有無心力衰竭、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癥、貧血等。
1.2.3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采用多因素分析對單因素分析結果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進行分析,予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法對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予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發生情況 120 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60 例,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率為50.00%。
2.2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感染組年齡≥60 歲、有吸煙史、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7 d、抗生素使用時間≥7 d、住院時間≥14 d、有機械通氣史、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癥的患者占比分別為76.67%、58.33%、78.33%、86.67%、70.00%、83.33%、33.33%、50.00%、41.67%,均高于未感染組的56.67%、36.67%、46.67%、61.67%、46.67%、53.33%、16.67%、26.67%、18.3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性別、病程、有無意識功能障礙、有無心力衰竭、是否合并貧血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單因素分析[例(%)]

表1(續)

表1(續)

表1(續)
2.3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 歲、有吸煙史、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7 d、有機械通氣史、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癥是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OR=3.873、1.970、6.449、3.435、4.276、5.859,P<0.05)。見表2、3。

表2 影響因素賦值情況
COPD 急性加重期主要是由于COPD 急性加重而發生,病毒、呼吸道細菌感染等均可導致該病的發生,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病死率,且會導致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受到損傷,增加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風險[7-9]。因此,需有效分析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對臨床采取針對性治療及預防措施以降低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在COPD 急性加重期中的發生風險尤為關鍵。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現狀及相關影響因素,取得了一定臨床研究成果。

表3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120 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60 例,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率為50.00%。感染組年齡≥60 歲、有吸煙史、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7 d、抗生素使用時間≥7 d、住院時間≥14 d、有機械通氣史、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癥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組,說明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風險較高,可能與患者年齡、吸煙史、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機械通氣史、合并冠心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癥等因素有關。進一步分析顯示,年齡≥60 歲、有吸煙史、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7 d、有機械通氣史、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癥是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年齡≥60 歲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且其各方面身體狀況較差,器官組織均有一定程度的障礙,進而增加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風險[10-11]。有吸煙史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容易并發呼吸道疾病,進而增加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發生率[12-13]。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長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會受到影響,進而增加病菌入侵的風險,增加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發生風險[14-15]。有機械通氣史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因受到外物的侵入,機體黏膜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增加了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風險[16-18]。合并糖尿病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體內血糖水平較高,血漿滲透壓隨之升高,進一步限制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進而影響病原菌的清除,使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發生率增加[19-20]。此外,有研究發現,合并低蛋白血癥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營養物質攝入較少,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進而會增加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風險[21]。因此,臨床可針對伴有以上情況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給予相應的治療及干預,以降低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風險。
綜上所述,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生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風險較高,其危險因素包括年齡≥60 歲、有吸煙史、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7 d、有機械通氣史、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癥等,臨床可針對有以上情況的患者給予相應的治療及干預,以降低患者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發生率。但本研究存在樣本量較少的不足之處,臨床可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研究,以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