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園夢 江濤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在育齡女性中較為多見的疾病,主要是因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出子宮外的一種良性病變,發病率約為12%[1-2]。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腹痛、慢性盆腔痛等不適,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女性的不孕,對患者的生活、家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3]。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外科手術治療為主,將異位的組織切除,恢復子宮的解剖學結構,手術方式以腹腔鏡手術保守治療最為常用。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中以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其具有切口小、創傷小、易恢復等優點。單保守手術無法將病變組織完全切除,術后存在較高的復發率[4]。在實踐中,絕大多數的患者都希望能夠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基礎上進行治療,在切除過程中應著重保護正常的子宮內膜組織[5]。亮丙瑞林屬于一種促性腺釋放激素激動劑,能夠有效地調節患者血清的雌激素水平,對多種性激素依賴性疾病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本次研究采用亮丙瑞林+腹腔鏡手術保守治療宮內膜異位癥,效果顯著,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6 年9 月-2020 年9 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接受治療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62 例,(1)納入標準:①符合文獻[6]《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指南》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經腹腔鏡確診。②滿足腹腔鏡保守手術指征。③已婚育齡婦女。④夫妻性生活、配偶精液檢查正常,1 年或1 年以上未懷孕者。(2)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藥物過敏者。②半年內接受相關治療者。③惡性腫瘤者。④肝、腎功能嚴重缺陷者。⑤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病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患者分為腹腔鏡組、聯合組,每組31 例。患者接受本研究且已在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此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許可。
1.2 方法
1.2.1 聯合組 術前給予亮丙瑞林(生產廠家: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852,規格:3.75 mg/瓶)治療,于患者月經來潮的第二天進行皮下注射,3.75 mg/次,每4 周1 次,4 周為1 個療程,治療3 個療程。完成上述治療后,于患者月經完全結束后3~5 d 內進行腹腔鏡保守手術。具體操作為:術前先完善婦科手術的相關檢查,全麻后建立人工氣腹,穿刺腹腔后置入腹腔鏡,穿刺兩側下腹,分別擱置10、5 mm 套管,對患者的病情與病灶的位置進行準確的判斷,對盆腔粘連者進行粘連松解,恢復其原有的解剖學結構。對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者實施囊腫剝離術,清除囊腫后進行電凝止血。采用雙極電凝對盆腔、卵巢、子宮等部位的小病灶進行清除,在操作過程中,應該注意對正常組織的保護,盡可能地減少損傷。術后,沖洗盆腔,清除盆腔液。
1.2.2 腹腔鏡組 術前不給予任何的藥物治療,直接給予腹腔鏡保守手術治療,麻醉、手術方法均與聯合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1)術中、術后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指標,主要有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2)激素水平。主要包括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治療前和術后1 個月,取空腹靜脈血5 mL,應用放射免疫法測定上述指標。(3)卵巢功能。治療前和術后1 個月,采用卵巢體積、竇卵泡數評估患者的卵巢功能,采用卵巢超聲測量兩組患者卵巢的長、寬、高以及竇卵泡計數(AFC),按橢圓形的計算公式算出卵巢體積,卵巢體積=長×寬×高×0.523。(4)復發率。對兩組患者進行為1 年的隨訪,期間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相關癥狀則定為復發。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腹腔鏡組患者年齡28~38 歲,平均(31.82±2.98)歲;分娩情況:經產婦14 例,初產婦17 例;疾病分期:Ⅰ期6 例,Ⅱ期8 例,Ⅲ期9 例,Ⅳ期8 例。聯合組患者年齡29~37歲,平均(32.21±3.17)歲;分娩情況:經產婦13例,初產婦18 例;疾病分期:Ⅰ期6 例,Ⅱ期9 例,Ⅲ期8 例,Ⅳ期8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指標對比 聯合組患者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首次排氣時間及首次下床時間均優于腹腔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指標對比()
2.3 兩組患者的激素水平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激素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個月,兩組患者的FSH、E2以及LH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均低于腹腔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激素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患者的激素水平對比()

表2(續)
2.4 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個月,兩組患者的卵巢體積均小于治療前,且聯合組小于腹腔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個月,兩組患者AFC 均少于治療前,但聯合組多于腹腔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對比()

表3 兩組患者的卵巢功能對比()
2.5 兩組患者復發率對比 在隨訪的1 年中,聯合組的復發率16.13%(5/31)低于腹腔鏡組35.48%(11/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3,P<0.05)。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雌激素依賴性疾病,多發于育齡期女性,對女性的生育功能具有一定的影響,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不孕[7]。該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尚無統一定論,現有的醫學研究指出,其發病與患者的生活環境、盆腔環境、自身的免疫功能具有緊密的關聯[8]。目前,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常用藥物有米非司酮、短效避孕藥等,雖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癥狀,但無法清除異位的內膜組織[9]。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日益成熟,腹腔鏡保守手術已然成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首選方案,通過腔鏡的放大功能,可為手術醫生提供開闊、清晰的術野,準確地找到微小的病灶組織[10]。但是,異位癥患者的囊腫多存在與其他組織粘連的情況,層次不明,在手術的過程中容易對卵泡及其他正常的卵巢組織造成損傷,進而使卵巢功能受到影響[11]。該手術的成功對手術操作者的經驗、判斷要求較高。亮丙瑞林是一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類似物,其主要是通過人為的改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結構中的第六位、第十位氨基酸而形成的一種產物,具有半衰期長,生物效應高等優點[12]。溫方圓[13]研究指出,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囊腫剝除術前使用亮丙瑞林治療,可以有效地保護患者的卵巢功能,維持患者卵巢的正常形態,提高了腹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
在本研究中,對聯合組的患者給予3 個療程的亮丙瑞林治療后再給予腹腔鏡保守手術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首次排氣時間及首次下床時間均優于腹腔鏡組(P<0.05),說明術前給予亮丙瑞林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術中、術后指標,減少手術用時及術中出血量,縮短首次排氣時間與首次下床時間。楊揚等[14]對106 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隨機分組后,對照組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觀察組則先給予亮丙瑞林治療后再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及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與本研究相同。究其原因,術前皮下注射亮丙瑞林可以減少患者圍手術期的炎癥反應,抑制病灶組織的生長、增殖,誘導其衰亡,有效地減少了術中的清除數量及難度,進而減少手術用時及術中出血量。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體內的雌激素含量較低,垂體的調節反饋作用小,從而使患者體內的LH、FSH、E2水平出現上升[15]。亮丙瑞林進入人體后,可以有效地抑制垂體-性腺系統的功能,阻斷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合成與釋放,達到調節激素水平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激素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1 個月的FSH、E2以及LH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均低于腹腔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術前皮下注射亮丙瑞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FSH、E2以及LH 水平,調節內分泌代謝。手術是一種有創的治療方法,在臨床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對患者的卵巢造成一定的損傷。文獻[16]報道顯示,AFC 可以較為準確地評估患者的卵巢功能,當AFC 不足5個時,說明患者的卵巢功能較差。本次研究對兩組緩的卵巢功能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術后1 個月的卵巢體積小于腹腔鏡組,AFC 則多于腹腔鏡組(P<0.05),提示亮丙瑞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該結果與黃淑嫻等[17]研究基本一致。文獻[18]研究指出,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前給予亮丙瑞林治療,可以在術前既可將部分隱藏較深的微小病灶進行清除,提高了手術的清除率,從而使復發率降低。在本研究中,聯合組的復發率16.13%低于腹腔鏡組35.48%(P<0.05),提示術前皮下注射亮丙瑞林可以降低復發率。有研究表示,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給予亮丙瑞林治療期間,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陰道干澀、潮熱等不良反應[19]。但在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可能是研究樣本數量較少所致,后續仍需進行更大樣本的研究以確保其安全性。
綜上,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接受腹腔鏡保守術前給予亮丙瑞林治療,可以有效減少手術用時與術中出血量,縮短首次排氣時間及首次下床時間,降低FSH、E2、LH 水平,改善卵巢功能,減少復發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