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璽宇 田偉 吳愛玲 劉叢
重型顱腦損傷(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具有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的特點[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預后,需接受急診開顱手術行顱內減壓和血腫清除,術后配合藥物干預對患者的恢復具有關鍵意義。術后藥物選擇為臨床研究熱點。術后給予抗感染、脫水降顱內壓、營養神經、改善腦循環等為主要治療內容,但文獻[2-3]報道顯示上述治療方案療效欠佳,主要是因為SCI 存在氧自由基、興奮性氨基酸水平升高等多種因素引起的繼發性損傷。中西醫結合治療為臨床治療新思路,中藥在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逐漸增多。參附注射液出自中藥方劑參附湯,含有紅參和附片的藥物提取物,可補元氣、益氣射血、回陽救逆,現代藥理表明紅參和附片的人參皂苷、烏頭堿等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和過氧化物、改善微循環、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4-6]。將該中藥注射劑用于輔助治療SCI,或能提高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將探討參附注射液用于輔助治療SCI 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行開顱手術治療的60例SCI 患者。納入標準:(1)均符合SCI 診斷[7];(2)受傷后12 h 內入院;(3)術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3~8 分;(4)對本研究所用藥物不過敏。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病史;(2)急性腦血管疾病;(3)合并嚴重骨折或失血性休克等損傷。所有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 例與參附組30 例。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內24 h 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失衡、改善微循環及脫水治療,并給予營養支持、吸氧支持等,積極預防術后并發癥。參附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參附注射液[生產廠家:華潤三九(雅安)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43116,規格:100 mL/支]。術中開放外周靜脈通道,參附注射液6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 快速滴注,術后12 h追加滴注參附注射液同等劑量,后每24 小時滴注同等劑量參附注射液,連續用藥14 d。兩組均觀察至術后6 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1)GCS 評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數。于術后7、14、28 d 采用GCS 評價兩組意識情況,該量表共15 分,評分高低與意識清醒呈正相關[8],并統計甘露醇使用天數。(2)血清S100β 蛋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于術前及術后24、48、72 h 各采集兩組深靜脈血樣標本3 mL,以3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血清樣本檢測S100β 蛋白、NSE 水平。(3)并發癥。記錄兩組術后28 d 內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腦血管痙攣、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腎功能受損。(4)術后6 個月預后評價。格拉斯哥預后(GOS)評分評估,共1~5 分,得分與預后情況呈正相關[9]。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不同時間點對比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18 例(60.00%),女12 例(40.00%);年齡38~57歲,平均(45.37±6.13)歲;術前GCS 評分3~8分,平均(6.21±1.35)分;受傷時間3~6 h,平均(4.60±1.15)h;損傷類型:顱內血腫18 例(60.00%),腦損傷9 例(30.00%),腦干損傷3 例(10.00%);致傷原因:車禍18 例(60.00%),墜落傷7 例(23.33%),打擊傷5 例(16.67%)。參附組,男20 例(66.67%),女10 例(33.33%);年齡36~57 歲,平均(46.11±6.30)歲;術前GCS 評分3~8 分,平均(6.04±1.40)分;受傷時間3~6 h,平均(4.72±1.04)h;損傷類型:顱內血腫17 例(56.67%),腦損傷11 例(36.67%),腦干損傷2 例(6.66%);致傷原因:車禍20 例(66.67%),墜落傷8 例(26.67%),打擊傷2 例(6.66%)。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GCS 評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數對比 參附組甘露醇使用天數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7、14、28 d,兩組GCS 評分均升高,且參附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GCS評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數對比()

表1 兩組GCS評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數對比()
2.3 兩組血清S100β 蛋白、NSE 水平對比 術前,兩組血清S100β 蛋白、NSE 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48、72 h,兩組S100β 蛋白、NSE 水平均降低,且參附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對比[μg/L,()]

表2 兩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對比[μg/L,()]

表2(續)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584,P=0.108),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例(%)]
2.5 兩組術后6 個月預后評價對比 參附組術后6 個月COS 評分為(2.79±0.42)分,高于對照組的(2.16±0.36)分(t=6.238,P<0.001)。
SCI 早期以腦水腫、顱內高壓為主要改變,腦部處于缺血缺氧損傷狀態,繼發性腦損傷主要以腦血管痙攣、腦缺血、腦再灌注損傷為主[10]。手術及術后的藥物干預減輕繼發性損傷對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通常在基礎治療應用術后脫水劑以降低顱內壓[11],但相關報道指出術后基礎治療的效果存在局限,考慮顱腦損傷還與顱內缺氧、炎癥介質等多種機制共同作用有關[12]。近年來,中藥注射劑輔助治療為臨床研究的熱點。參附注射液中的人參皂苷、烏頭堿等提取成分具有降低心肌耗氧、清除自由基、穩定血流動力學的作用,臨床已廣泛用于心腦血管疾病[13]、血液疾病[14]的治療。參附注射液用于輔助治療SCI,以期能減輕腦損傷,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
SCI 可繼發腦血流循環障礙,導致顱內血壓、血糖、白細胞水平升高,同時伴有興奮性氨基酸的大量釋放、鈣通道的開放、自由基生成、脂質過氧化,以及炎癥因子大量釋放,引起細胞凋亡和神經細胞鈣超載[15-16]。腦缺血再灌注后腦組織存在再灌注損傷,以及伴有大量的氧自由基產生,加重腦損傷[17]。另外,由于顱內微循環障礙,細胞通過無氧酵解獲取能量,可使得腦內乳酸堆積。本研究結果顯示:參附組甘露醇使用天數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7、14、28 d,兩組GCS 評分均升高,且參附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提示參附注射液有利于促進SCI 患者術后意識恢復,改善短期預后,減少甘露醇的使用,但降低并發癥的效果不顯著。
人參皂苷和烏頭類生物堿能降低腦部和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腦及冠脈的血流量,維持腦細胞的能量代謝,增加缺血腦內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18]。同時抑制細胞鈣通道,防止鈣超載,減輕腦內的鈣聚集,抑制或減輕細胞結構的破壞,從而減輕神經細胞及其他腦組織細胞的損害,減少腦血管痙攣和腦水腫的發生;并對抗氧自由基損傷,降低腦組織內一氧化氮酶(NO)、丙二醛(MDA)的含量,保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從而減輕腦缺血損傷和缺血再灌注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減輕興奮性氨基酸的細胞毒作用,繼而減少神經細胞損傷,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意識恢復。另外,人參皂苷可促進bcl-2 的表達,降低bax 的表達,抑制caspase-3 的表達,減少顱腦損傷后細胞凋亡;人參皂苷可減輕顱腦損傷大鼠NF-κB 活化,下調TNF-α 蛋白表達,從而減輕腦水腫和SCI 繼發性損傷,改善患者預后,與郭放等[19]的研究一致。而本研究發現參附注射液降低并發癥的效果有限,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納入觀察樣本量偏少造成。
研究表明S100β 蛋白、NSE 在血清中可作為腦保護的評價靶點[20]。正常生理情況下,S100β 蛋白在神經膠質細胞和施旺細胞中高度表達。NSE 由神經元細胞分泌腦細胞和血腦屏障未受破壞時外周血液中的S100β 蛋白、NSE 水平較低。對于SCI患者的腦組織發生不可逆的液化壞死,神經元胞體隨之溶解,胞內的S100β 蛋白、NSE 大量釋放到腦脊液中,S100β 蛋白、NSE 在腦脊液的水平顯著增加,而腦脊液中的S100β 蛋白、NSE 經血腦屏障流入血液,使得血清的水平也升高,且與顱腦損傷程度顯著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參附組術后24、48、72 h 血清S100β 蛋白、NSE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參附注射液有助于減輕SCI患者的腦損傷程度。研究表明,紅參中的皂苷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和氧化應激的作用,可保護腦神經細胞[21]。附片中的雙酯類二萜生物堿與單酯類二萜生物堿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通過松弛動脈改善腦循環。通過減輕神經元損傷,減少NSE 進入腦脊液和血液,并抑制S100β 蛋白的過度表達。
綜上所述,參附注射液輔助治療SCI 可有效減輕腦組織損傷,促進患者術后意識恢復,改善短期預后,并能減少甘露醇的使用,但減少并發癥的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