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新
(河北省涿州市醫院神經內一科,河北 涿州 072750)
腦梗死在腦血管疾病中最為常見,其主要是指腦梗死患者在發病的過程中,已出現梗死的腦組織血流再注入引發的局部繼發性出血,還有個說法稱之為腦梗死后腦出血[1]。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開始變得越來越快,很多人因為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腦梗死的發病率日趨增加,其死亡率約占腦血管疾病的70%。而腦梗死患者又極易發生嚴重并發癥,例如共濟失調、四肢癱瘓、眩暈、瞳孔縮小以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存在合并癥狀,致殘率、病死率的幾率也會增大。腦梗死的病人可能會合并有其他外周的嚴重并發癥,比如長期臥床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褥瘡以及肺部感染,甚至會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壽命。因此,對腦梗死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治療,防止腦梗死復發,成為現階段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2]。本次將河北省涿州市醫院54例腦梗死后復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針對腦梗死復發患者應用阿托伐他汀鈣聯合阿司匹林預防性治療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河北省涿州市醫院收治的54例腦梗死后復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院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各27例(對照組、觀察組)。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59.31±5.42)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59.42±5.33)歲。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實施一般治療,治療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應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并向其說明預防腦梗死復發的重要性。
用藥治療:對照組阿司匹林治療,予以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黑龍江龍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839)150 mg口服治療,在早上8點和晚餐用餐后0.5 h服用,禁忌空腹服用,2次/d。觀察組基于對照組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阿司匹林用藥方式、劑量與對照組無異,而后予以患者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7)10~20 mg口服治療,1次/d,具體用藥劑量應根據患者病情狀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但最大劑量不能>20 mg/d。阿司匹林用藥禁忌突然停用,為避免發生血栓,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不要隨便停用阿司匹林。禁忌胃病的服用,因為阿司匹林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時還會通過直接和間接途徑刺激胃粘膜,對阿司匹林服用的時間和次數都要有準確的把握,切勿亂用服用。服用阿托伐他汀鈣片注意,(1)開始治療前應做肝功能檢查,并定期復查,治療2~4周后,和調整劑量2~4周后監測血脂水平,定期監測酪蛋白激酶(CK),尤其是糖尿病腎病患者,需密切監測CK。(2)避免與吉非貝齊,環孢素合用,與克拉霉素,非諾貝特,伊曲康唑合用時,要密切監測癥狀,并定期測定CK,與苯妥英,地高辛,阿奇霉素,伏立康唑等合用,可能會降低阿托伐他汀的療效,或增加不良反應,請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建議服用阿托伐他汀者,不應該同時攝入大量柚子汁。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進行檢測;對2組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觀察2組患者用藥治療后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并詳細統計腦梗死復發情況以及腦缺血發生情況。
將本次研究所得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 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χ2檢驗,以(%)表示,P<0.05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有非常顯著性的差異。
治療前,2組患者TC、TG、LDL-C以及HDL-C等血脂水平相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TC、TG、LDL-C以及HDL-C等血脂水平相對比對照組明顯更優(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TC、TG、LDL-C以及HDL-C等血脂水平比較(,mmol/L)

表1 2組治療前、后TC、TG、LDL-C以及HDL-C等血脂水平比較(,mmol/L)
在6個月的隨訪中發現,觀察組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均相對比對照組更優(P<0.05),見表2。
表2 2組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比較()

表2 2組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比較()
觀察組腦梗死復發率3.70%、腦缺血發生率3.70%相對比對照組22.22%、22.22%明顯更低(P<0.05),見表3。

表3 2組腦梗死復發率、腦缺血發生率比較[例(%)]
腦梗死主要在>60歲的中老年群體中高發,男性發病率相對女性而言更高。大多數患者都存在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高血壓等基礎性慢性疾病。
阿托伐他汀鈣片屬于他汀類調脂藥物,在應用以后發揮的作用主要是競爭性地抑制膽固醇合成過程中的限速酶,能夠使膽固醇的合成減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合成增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臟,作用的結果是使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所以對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在臨床上主要用于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尤其是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包括家族性的高膽固醇血癥或者混合型的高脂血癥方面。一般情況下,成人常用量1次/d,1次使用20~40 mg,在晚飯后服用,用藥過程當中要注意監測不良反應,個別會出現胃腸道不適,大部分都能夠耐受,如果出現橫紋肌溶解、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需要停藥。腦梗死用阿托伐他汀鈣的目的是減少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罪魁禍首。高血脂可以沉積在動脈壁上,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因此腦血管病人,尤其是腦梗死的患者應該服用阿托伐他汀鈣,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至2.0 mmol/L以下。因為腦梗發生的原因跟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對于這類患者應使用抗血小板的藥物來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同時要使用阿托伐他汀鈣這類藥物,來降低血中的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時還要起到穩定斑塊、防止血管狹窄進一步嚴重。除了對血脂進行調整之外,阿托伐他汀鈣還有能夠穩定斑塊的作用,因此,間接治療腦梗。但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腦梗,則不適合用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
阿司匹林屬于一種解熱鎮痛類藥物,其藥效可以抑制人體內血栓素A2的分泌,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從而避免靜脈血栓、大動脈血栓形成,降低腦梗死發生的風險,尤其可以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其繼發腦卒中的風險,可以用于腦中風的二級預防。但是患者在應用阿司匹林后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①可能會損傷胃黏膜,甚至出現胃潰瘍,長期應用該藥治療需要在飯后服用;②會出現過敏反應;③出現神經系統癥狀,通常情況下是在口服治療數年后發生;④會損傷肝腎,所以對阿司匹林的應用應根據患者具體病狀情況予以合適的劑量,同時根據病情進展情況增減藥物劑量[3]。阿托伐他汀鈣是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混合型高血脂及高膽固醇血癥的藥物,腦梗死的致病機制主要是血栓形成,阿托伐他汀鈣可以有效調節機體血脂水平,降低血液粘稠度,并應用藥物的功能改善血流動力學,延緩動脈粥樣硬化蔓延,從而有效避免腦梗死復發[4]。阿托伐他汀鈣口服治療后可能會出現頭痛、腸胃不適以及皮疹等不良反應,部分患者還會發生血氨基酸轉移酶升高的情況。因此,臨床在予以患者用藥時應密切觀察患者肝功能狀況,并根據具體狀況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
從本次研究結果看來,觀察組TC、TG、LDL-C以及HDL-C等血脂水平相比對照組明顯更優,說明聯合用藥在控制患者血脂水平方面相較單一用藥作用性更強;一般情況下,腦梗死患者血脂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血液黏稠度會因此而不斷增加,從而導致血管粥樣硬化斑塊形成[5]。因此,臨床上常將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作為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缺血性腦卒中風險的重要依據,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均相對比對照組更優,說明阿托伐他汀鈣聯合阿司匹林預防性治療,利于改善患者頸動脈硬化狀況,從而有效保護腦血管;另外,觀察組患者腦梗死復發率、腦缺血發生率均較對照組更低,說明聯合用藥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可以避免患者腦梗死復發,降低腦缺血發生率[6-7]。
綜上所述,針對腦梗死復發患者應用阿托伐他汀鈣聯合阿司匹林預防性治療效果明顯,在有效控制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時也能避免血管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從而降低患者腦梗死復發率和腦缺血發生率,聯合用藥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