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陳惠霞
許昌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河南許昌 461000
前列腺增生是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疾病,是前列腺的一種非癌性增生,主要發病人群為老年男性,臨床癥狀有尿頻、尿急、尿失禁、起夜頻繁和排尿困難等[1-2]。前列腺增生的發生與雄激素有關,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式為前列腺點切除[4]。綠激光技術(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在使用時產生熱能造成汽化效應,主要在組織血管豐富、表面很薄的部分掃描,因為對組織的吸收具有選擇性,所以采用PVP進行的手術也稱“前列腺光選擇性汽化術”,是應用高科技激光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方法[5-6]。耳穴貼壓是通過經絡作用使氣血運行順暢,調理陰陽臟腑,從而對前列腺增生患者起到一定效果的治療方式[7]。目前,關于綠激光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資料較多,但耳穴貼壓聯合PVP手術應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療的研究較為少見,因此,本研究觀察耳穴貼壓聯合PVP對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最大尿流率的改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許昌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52~86歲,平均年齡(70.29±11.34)歲,前列腺大小35~118 g,平均大小(69.8±17.21)g;患者尿路梗阻史1~15年,平均病程(4.1±0.9)年;有下尿路梗阻和尿路梗阻的患者114例;有尿潴留病史的患者38例,其中7例行恥骨上造瘺,8例經術導尿后緩解,23例留置尿管;合并膀胱結石11例,膀胱腫瘤6例,心臟病62例,高血壓59例,腦血栓后遺癥20例;平均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3]為(28.9±3.1)分,術前患者的最大尿流值為2.5~11.6mL/s,平均尿流值(6.5±2.1)mL/s。
納入標準:(1)符合《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下尿路癥狀藥物治療共識(2015)》[8]中前列腺增生的診斷診斷標準。(2)無泌尿系統感染。(3)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1)患有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2)患有惡性腫瘤。(3)具有其他禁忌證不宜手術。
(1)麻醉方法: 4例肺功能減退的高齡高危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滯麻醉,剩余122例患者采用閉孔神經阻滯麻醉+喉罩全身麻醉。(2)手術方法:PVP使用美國Laserscope公司制造的綠激光治療系統。采用PVP對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進行手術,直視下從尿道進鏡,觀察精阜和前列腺,進鏡過程中可觀察一下尿道、膀胱、輸尿管開口情況。激光功率調至80 W,從膀胱頸6點處開始,呈扇形慢速進行汽化掃除,不宜長時間汽化一處,使局部汽化過深,深度至可見前列腺包膜為準,直至精阜,自膀胱頸與精阜近側汽化出一條標志溝,然后分別對兩側葉進行汽化,最后調整鏡子位置對頂部組織進行汽化。汽化出血時使光纖頭離組織遠一點或調低功率至30 W。前列增生腺體汽化消失,尿道通暢呈電切樣為手術結束標志。(3)耳穴貼壓:術后探查患者耳穴,選定穴位,消毒耳廓后進行貼壓,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已粘好王不留行的膠布對準耳穴貼壓好,用拇指和食指指腹進行按壓3~5 min,3~7 d更換1次,每天患者可自行施壓揉按4~5次,每次每穴2 min左右,療程7 d,療程間休息3~4 d,共2個療程[4]。
1.3.1患者手術情況統計患者的麻醉情況、手術時間及術后尿管留置情況
1.3.2患者前列腺增生嚴重程度評估采用IPSS評分于術前、術后1個月、術后6個月對患者的前列腺增生嚴重程度進行評分,評分包括7項內容,采用0~5分6級評分法,滿分為35分,分值越高,增生越嚴重,0~7分為輕度,僅需要密切觀察;8~19分為中度,需要進行治療;20~35分為重度,需要進行積極治療。
1.3.3 檢測患者患者殘余尿量、最大尿流率采用尿流動力學分析儀(型號:Nidoc 970A,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檢測術前、術后1個月、術后6個月患者的殘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
1.3.4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患者出現并發癥的例數,并記錄患者術后及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輕度尿路刺激感、繼發性出血、短暫急迫性尿失禁、短暫排尿困難、膀胱痙攣及頑固性尿痛等。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6例患者中,122例患者采用閉孔神經阻滯麻醉+喉罩全身麻醉,4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滯麻醉,手術操作時間為11~138 min,平均手術操作時間(43±21)min。有1例患者前列腺尿道部損傷出血,對其改用開放手術治療,手術過程順利,無輸血病例。術后13例患者未留置尿管、71例患者術后保留尿管12~24 h、26例患者留置尿管2~5 d、12例患者留置尿管5 d以上。
患者術前、術后1個月后和6個月的IPSS評分、殘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相比,術后1個月和術后6個月患者IPSS評分、殘余尿量均降低,最大尿流率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后1個月比較,術后6個月患者IPSS評分、殘余尿量均降低,最大尿流率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術前、術后1個月和術后6個月IPSS評分、殘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情況(±s)

表1 患者術前、術后1個月和術后6個月IPSS評分、殘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情況(±s)
a表示與術前比較,P<0.05;b表示與術后1個月比較,P<0.05。
時間術前術后1個月術后6個月F值P值IPSS評分(分)28.9±3.1 7.2±2.3a 5.8±1.9ab 3 425.553<0.001殘余尿量(mL)153±138 45±33a 34±26ab 78.552<0.001最大尿流率(mL/s)7.90±2.10 18.41±2.30a 23.84±1.40ab 2 128.971<0.001
術后可正常排尿,無并發癥21例(16.7%),發生輕度尿路刺激感76例(60.3%);出現繼發性出血12例(9.5%);短暫急迫性尿失禁7例(5.5%);出現短暫排尿困難6例(4.8%);膀胱痙攣3例(2.4%);出現頑固性尿痛1例(0.8%)。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我國古代醫學已經注意到通過觀察耳廓的位置大小、厚薄形態及顏色診斷臟腑機能,《靈樞·脈度篇》中說:“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9-10]”。西醫也認為耳的神經分布豐富,對耳神經進行有規律的相關性刺激可以調節興奮與抑制狀態,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11]。耳穴貼壓手法包括對壓法、點壓法、直壓法和揉按法[12]。綠激光是一種波長為532 nm的鉀鈦磷酸鹽激光,不易被水吸收,易氧化血蛋白吸收,而前列腺腺體組織血管豐富,所以手術時汽化凝固效應較好,且創傷小、恢復快、對年齡沒有限制,因這些特性而采用綠激光手術[13-14]。PVP的局限性是對前列腺包膜的汽化效率降低,因包膜組織血管相對較少,所以綠激光手術也稱前列腺光選擇性汽化術[15-16]。本研究的優點是具有前瞻性,臨床數據嚴謹準確,成果顯著,在耳穴貼壓的輔助治療下聯合綠激光手術,使前列腺患者術后最大尿流率明顯增加,達到正常水平。缺點是術后隨訪時間較短,遠期療效有待驗證[8]。
有很多關于經尿道前列腺綠激光手術的報告都可以從側面證實綠激光手術的諸多優點,如在劉正超等[17]的研究中提到,引進綠激光系統后在臨床應用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療效,手術特點是操作安全簡單、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對患者損傷程度小、患者恢復快,對于高危的患者也可采用。但還有很多注意事項,如手術前后給予適當的抗生素,降低感染,減輕炎癥和水腫癥狀、術中生理鹽水沖洗膀胱時速度適宜,術后要盡量減少尿管留置時間、嚴格止血、從而減少膀胱痙攣的發生率[18-19]。本研究數據表明,與其他報道[20]的隨訪結果相比,本研究數值略高,可能與隨訪時間有關,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但也足以說明耳穴貼壓聯合PVP改善前列腺術后最大尿流率的效果非常顯著。
綜上所述,耳穴貼壓聯合PVP能夠改善前列腺增生嚴重程度,提高患者術后最大尿流率,效果顯著,可以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