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雨,鄧穎
江西省腫瘤醫院,江西南昌 330029
食管癌根治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切除病灶區域,延長患者生存期[1]。但老年食管癌患者因年齡大,身體營養狀況差,術后切口疼痛、咳嗽無力等會對呼吸肌運動產生影響,導致痰液等分泌物阻塞肺泡與氣道,增加肺不張、氣胸等并發癥發生風險,延長患者術后康復時間[2-3]。圍術期綜合性呼吸功能訓練是集合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多種呼吸訓練方式,以促進肺功能恢復。振動排痰機則借助現代高科技物理技術幫助患者將痰液排出氣道、支氣管等,保持呼吸道暢通,達到預防呼吸相關并發癥的效果[4]。本研究就振動排痰機聯合綜合性呼吸功能訓練在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江西省腫瘤醫院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6例。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6.92±2.07)歲;病程8個月~5年,平均病程(3.42±0.68)年;身體質量指數(BMI)17~20 kg/m2,平均BMI(18.82±0.34)kg/m2;腫瘤部位:上段4例,中段29例,下段13例。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7.02±2.11)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4±0.53)年;BMI 17~21 kg/m2,平均BMI(18.90±0.48)kg/m2;腫瘤部位:上段5例,中段27例,下段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1)經臨床癥狀、病理檢查等確診為食管癌。(2)年齡≥60歲。(3)均擇期行手術治療。(4)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癌細胞轉移。(2)呼吸系統疾病。(3)認知交流障礙。(4)合并消化道出血。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接受術前檢查、營養支持、健康指導等基礎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呼吸功能鍛煉。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做好術前呼吸準備,包括深呼吸、有效咳痰等。配合術后人工叩背排痰,協助患者排出體內痰液。觀察組實施振動排痰機聯合綜合性呼吸功能訓練。(1)綜合性呼吸功能訓練。①術前縮唇呼吸。吸氣用鼻,鼓起上腹部,屏住呼吸3 s后,嘴巴做出吹口哨狀,緩慢呼出氣體,將呼氣時間控制5 s。每組5次,每日4組。②術前腹式深呼吸?;颊呷∽?,自然放松身體后將雙手分別放置胸前、上腹部,用鼻深吸氣,同時保持腹肌松弛,腹部緩慢膨隆,吸氣至最大耐受程度后屏住呼吸3 s,腹肌收緊,縮唇呼出氣體,使得放在腹部的手出現下降感覺。每組5次,每日4次。③術前吹氣球訓練。取直徑為10 cm氣球1個,患者深吸氣用力吹氣球,重復放氣吹氣,練習10 min,每日4組。④術后肺功能鍛煉。術后1~3 d指導患者繼續進行縮唇、腹式、吹氣球等呼吸訓練,方式、強度等與術前相同。術后4 d依據患者身體狀況增加鍛煉頻率與強度。(2)振動排痰機。使用大連同創君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TC-818型振動排痰儀幫助患者排痰,患者平臥,選擇合適叩擊頭后啟動自動模式,護理人員雙手分別手持叩擊頭,扶住患者,在其背側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從脊柱至胸骨緩慢叩擊,每次20 min,每日4次。術后第7 d觀察患者康復情況。
(1)肺功能情況。干預前、術后第7 d比較兩組患者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氣量(FEV1)、最大通氣量(MVV)。(2)血氣分析指標。干預前、術后第7 d用血氧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3)康復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胸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及日均排痰量(排痰7 d內,每日8:00專人記錄前24 h廣口痰杯中痰液量,記7 d均值)。(4)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氣胸、肺不張、肺部感染。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 d,觀察組FVC、FEV1、MVV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術后第7 d肺功能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術后第7 d肺功能情況(±s)
組別觀察組(n=46)對照組(n=46)FVC(L)t值P值干預前3.50±0.73 3.62±0.63 0.840 0.401術后第7 d 3.26±0.45 2.67±0.55 5.631 0 FEV1(L)干預前2.92±0.66 2.88±0.73 0.276 0.783術后第7 d 2.62±0.35 2.19±0.48 5.252 0 MVV(L/Min)干預前87.37±9.44 86.09±9.27 0.656 0.513術后第7 d 82.56±8.12 74.45±8.33 4.728 0
干預前,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7 d,觀察組SaO2、PaO2指標高于對照組,PaCO2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術后第7 d血氣分析指標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術后第7 d血氣分析指標情況(±s)
組別觀察組(n=46)對照組(n=46)t值P值SaO2(%)干預前87.79±2.45 88.06±2.82 0.490 0.625術后第7 d 95.39±1.10 93.11±1.36 8.841 0 PaO2(mmHg)干預前60.08±3.55 61.18±3.78 1.439 0.150術后第7 d 73.30±3.16 68.14±3.62 7.283 0 PaCO2(mmHg)干預前63.66±4.79 62.42±3.75 1.383 0.170術后第7 d 45.55±3.81 50.29±3.70 6.053 0
兩組患者康復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胸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日均排痰量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術后第7 d康復指標情況(±s)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術后第7 d康復指標情況(±s)
組別觀察組(n=46)對照組(n=46)t值P值肛門排氣時間(h)13.82±2.04 17.15±2.34 5.587 0胸管留置時間(d)3.73±0.81 5.22±1.42 6.182 0住院時間(d)10.68±2.33 13.94±1.47 8.026 0日均排痰量(mL/d)19.63±2.07 15.02±2.34 10.008 0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例(%)
食管癌根治術屬于創傷性治療,其會損傷患者胸廓完整性,引起術后肺功能減弱,誘發氣胸等并發癥,延緩術后恢復[5-6]?;颊咴谛g中麻醉氣管插管,擠壓肺葉,術后膈肌損傷等作用下,其術后呼吸功能,肺功能下降,從而影響咳嗽與排痰能力,致使痰液淤積氣道,縮小氣體交換面積,進一步降低肺功能[7-8]。呼吸功能鍛煉通過改變患者呼吸模式,促進肺部氣體交換,從而改善肺部功能,減少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9-10]。綜合性呼吸功能鍛煉中的縮唇呼吸與腹式深呼吸能夠充分調動呼氣肌、吸氣肌主動參與收縮,增強其收縮及舒張功能,提高氣道纖毛的清除功能和防御能力,促進肺部殘留氣體排出,確保肺部有效通氣,減少肺不張等并發癥發生。配合吹氣球練習,進一步增強肺部功能,避免術后肺泡塌陷,促使肺內氣體交換,增強肺通氣與換氣功能,從而促進術后呼吸功能與肺功能恢復,利于縮短胸管留置時間,加快術后康復。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FVC、FEV1、MVV指標高于對照組,SaO2、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肛門排氣、胸管留置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振動排痰機聯合綜合性呼吸功能訓練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有利于改善肺功能與血氣分析指標,預防并發癥,縮短術后康復時間。老年食管癌手術患者受手術創傷、臥床、呼吸儲備功能差等因素影響,導致術后排痰困難。傳統人工叩背排痰叩擊力量與頻率難以控制,且叩擊力度僅可觸及患者身體表面,無法發揮理想的排痰效果。振動排痰機以物理定向叩擊為設計原理,具有頻率、力度恒定均勻等優勢,能夠同時提供與身體表面垂直、平行兩種力量,可有效排除、移動分泌物,發揮良好排痰效果[11]。與身體表面垂直力作用于患者背部時,可松動、液化支氣管表面黏液;與身體表面平行作用力促使液化、松動過的痰液沿固定方向排出。振動排痰機作用力還可深達細小氣管深部,徹底清除痰液及分泌物,有效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維持患者呼吸道暢通,改善呼吸情況及肺功能,促進患者康復[12]。
綜上所述,振動排痰機聯合綜合性呼吸功能訓練,有利于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促進肺功能恢復,改善血氣分析指標,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