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臺市政協
近年來,邢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促進了邢臺市職業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助力邢臺高質量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進入新時代,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對邢臺來說,是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科教強市振興教育的需要,是做大城市促進就業的需要,是做強縣域經濟培育特色的需要。邢臺市政協圍繞加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專題調研,積極為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建言獻策,為推動全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
(一)明確發展定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宗旨,以建設“華北職教名城”為目標,大力實施品牌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戰略,為邢臺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二)加大政策的落實力度。中央和我省出臺的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要認真梳理政策落實情況,加大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力度,確保有效的管用的好政策落實到位。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構建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1+X”(“1”為職業教育發展綱領性文件,“X”為部門配套措施)政策體系,形成宏觀、中觀、微觀全覆蓋,將政策措施具體化、程序化、手冊化。
(三)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根據邢臺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把發展職業教育放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大格局中謀篇布局,推動職業教育和人口分布相適應、與主體功能相匹配、與產業園區相對接、以行業企業相融合,對接發展需求、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充分就業、助推民生改善。
(一)推進職教資源有效整合。采取“政府主導,三方合作,企業化運作”模式,加快職教園區建設,推進職教資源深度融合,加快職業院校向品牌企業和支柱產業聚集。調整職教院校發展布局,優化應用型本科、高職、中職、職高結構。按照“產業相關、專業相似、崗位需求、強弱結合”思路,對縣級職教中心進行整合,實現規模發展、集約發展、錯位發展。
(二)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樹立全市專業設置一盤棋思想,引入行業企業第三方評估專業建設,停招需求萎縮、就業率低、與市場脫節、沒有前景的專業。按照“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的原則科學合理優化設置專業。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精品專業學科和基礎相關、內在聯系緊密的專業集群。
(三)扶持社會化辦學。支持社會力量以資金、土地、裝備、技術、人才等多種要素興辦職業院校。與公辦職業院校合作依法舉辦股份制、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以多種方式參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民辦職業教育準入、審批、負面清單制度,市、縣(市、區)政府要在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
(一)建立完善政行企校聯動平臺。以創建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為契機,設立“邢臺市產教融合服務平臺”,編制邢臺市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邢臺市企業人才需求清單,邢臺市支柱產業需要技術技能名錄,打造政府、學校、企業、行業、社會共用共享的“云超市”、供給側與市場需求相銜接的直通橋。
(二)充分發揮職教集團的作用。邢臺職業教育院校牽頭組建的省汽車職教集團、紡織服裝職教集團、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的省制造業職教集團,繼續發揮集團化辦學模式對接服務邢臺產業發展。充分研究邢臺支柱產業和新型產業,找準服務的切入點、著力點和共振點,以產業或專業(群)為紐帶,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發展同步,專業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銜接,人才培養鏈和產業鏈融合。
(三)打造高水平實訓基地。堅持政府主導,建設面向城鄉各類勞動者以及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的公共性、公益性、綜合性的職業技能實訓場所,提供技能訓練、技能競賽、技能鑒定、創業孵化、師資培訓、課程研發等服務。堅持企業主導,聯合職業院校,面向產業轉型升級急需的重大技術技能需求,建設服務自身員工培訓和職業院校學生生產性實習的高水平、專業化實訓基地。
(一)落實立德樹人培養機制。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面推進德技并修、工學結合,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等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二)建設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招聘和職稱評聘辦法,將企業工作經歷、技術等級列入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教師招聘、評職和聘任條件。職業院校引進和招聘行業企業的一流緊缺人才可適當降低學歷要求,允許先入職、后取得教師職業資格。
(三)加快智慧職業教育建設。堅持以應用為驅動,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全面融合,創新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覆蓋職業院校日常運行各個環節的智能終端,建立智能化管理平臺,強化關鍵事務的全過程、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加快智慧校園建設,建設智慧課堂、智慧車間、智慧圖書館,實現教育教學信息化、管理工作規范化、校園生活數字化和社會服務網絡化。
(一)健全經費投入機制。市、縣(市、區)政府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經費穩定增長機制,優化教育支出結構,新增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教育傾斜。切實落實足額征收教育費附加并且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逐步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建立中等職業學校綜合定額標準和生均撥款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二)提高職教院校自主辦學能力。推動政府由“辦”職業教育向“管理與服務”轉變,擴大和落實職業院校在招生計劃、專業設置與調整、人事管理、機構設置、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辦學自主權。職業院校按照有關規定自主制定招聘條件和標準,自主確定招聘數量、時間和方式,自主公開招聘人才。
(三)完善市政府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邢臺市政府建立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由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市稅務局、市扶貧辦等部門組成,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召集人。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全市職業教育工作,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重大問題,部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重大事項,各成員單位就有關工作情況向聯席會議報告。
(四)加強宣傳輿論引導。市、縣(市、區)政府要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和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優秀職校生校園分享”等活動,宣傳展示大國工匠、勞動模范、能工巧匠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事跡和形象,培育和傳承好工匠精神,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積極營造社會各界充分理解、積極支持、主動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