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銳
441700 谷城縣中醫醫院腦病科,湖北襄陽
腦梗死是常見的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由于局部腦血管極度狹窄或堵塞,造成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出現軟化及壞死,引發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及意識不清等癥狀,嚴重時危及患者生命[1]。溶栓治療雖可快速疏通被堵塞的血管,恢復腦部血液灌注,但治療時間窗窄,無法廣泛應用。因此,臨床治療腦梗死以藥物綜合治療為主。保護腦組織功能、促進受損神經功能的修復是主要的治療目標[2]。依達拉奉是常用的腦保護劑,有助于改善神經缺損癥狀;乙酰谷酰胺能夠調節神經細胞代謝,保護神經元,促進神經的損傷修復[3]。本研究對谷城縣中醫醫院收治的112例腦梗死患者開展研究,分析乙酰谷酰胺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谷城縣中醫醫院收治的112 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56 例。觀察組男31 例,女25 例;平均年齡(63.56±10.72)歲;平均發病時間(24.35±6.47)h。對照組男30 例,女26 例;平均年齡(63.83±11.21)歲;平均發病時間(24.80±6.79)h。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頭顱CT 或MRI 檢查確診為腦梗死;②患者在發病72 h 內入院,且為首次發病;③患者意識清晰或欠清晰,無深度昏迷。
排除標準:①腦出血或其他腦部器質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急性全身感染者;③存在出血傾向者;④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者;⑤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對癥進行降壓及降糖治療,持續低流量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降低顱內壓和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乙酰谷酰胺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生產廠家: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089;規格:0.25 g)0.5 g 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治療,1次/d;依達拉奉注射液(生產廠家: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342;規格:20 mL∶30 mg)30 mg 加入到100 mL 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治療,2次/d[4]。兩組均治療14 d。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及Barthel 指數(BI):NIHSS 評分0~45 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BI 指數總分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強。②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根據NIHSS 評分減分率評價療效。a.基本痊愈:減分率≥91%,病殘程度0級;b.顯著進步:減分率在46%~90%,病殘程度1~3 級;c.進步:減分率在18%~45%,遺留嚴重病殘;d.無效:減分率<18%,處于植物狀態甚至死亡[5];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例數/總例數×100%。③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包括神經肽Y(NPY)、重組人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離心獲得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Galectin-3,放射免疫法測定NPY及GM-CSF。④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低血壓、皮疹及輕度轉氨酶升高。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 評分及BI 指數比較:治療前,兩組NIHSS 評分及BI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I 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及BI指數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及BI指數比較(±s,分)
組別 n NIHSS評分 BI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6 13.74±2.69 7.05±1.37 45.87±5.38 65.49±7.85對照組 56 13.92±2.56 9.89±1.42 45.64±5.19 57.03±7.14 t 0.363 10.771 0.230 4.796 P 0.716 0.000 0.818 0.000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n(%)]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NPY、Galectin-3 及GM-CS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NPY、Galectin-3 及GM-CSF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 n NPY(ng/L) Galectin-3(μg/L) GM-CSF(μ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6 98.15±14.26 51.78±4.59 16.97±2.62 7.87±1.16 0.94±0.12 0.41±0.05對照組 56 97.96±14.37 70.74±6.83 17.03±2.70 9.86±1.68 0.95±0.11 0.67±0.08 t 0.070 17.242 0.119 7.294 0.460 20.624 P 0.944 0.000 0.905 0.000 0.647 0.000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腦梗死是神經系統危急重癥,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致殘率及病死率較高的特點。目前,臨床尚無特效治療藥物,早期診斷、積極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診治時間越晚,病情越嚴重,患者預后就越差。藥物綜合治療仍是臨床主要的治療方法,通過改善腦循環、營養腦神經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法,能提高對病情的控制效果。依達拉奉是常用的腦保護劑,具有較好的神經保護作用,其分子量小,能透過血腦屏障,對抗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減輕腦組織損傷,抑制遲發性的神經元損傷,從而達到改善腦神經功能的目的[6]。乙酰谷酰胺是一種神經肽,經靜脈給藥后可快速通過血腦屏障,改善神經元代謝,激活休眠的神經元,促進受損神經元的修復,抑制神經元凋亡,還可降低血胺水平,保護神經功能[7]。兩藥聯合應用,能增強腦保護作用,改善局部腦缺血,提高腦神經功能恢復效果,從而降低病殘率,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整體療效。
Galectin-3 是一種炎性因子,可激活巨噬細胞釋放促炎因子,增加泡沫細胞含量,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發展,其水平與腦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正相關,該物質的含量能夠反映腦梗死病情的嚴重程度[8]。NPY 是中樞神經系統內的重要生物活性肽,可產生強烈的收縮血管作用,其表達增高可加重腦組織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加重病情[9]。GM-CSF 具有免疫調節作用,主要分布于內皮細胞、淋巴細胞及單核巨噬細胞內,腦梗死患者淋巴細胞高度活化,可刺激GM-CSF 的生成和釋放,使其參與炎癥反應,加重腦組織損傷[10]。因此,這3 個指標能夠反映腦梗死病情以及腦神經損傷程度,指導臨床治療及判斷預后。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及BI 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NIHSS 評分、Galectin-3、NPY 及GM-CSF 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充分證明乙酰谷酰胺聯合依達拉奉能增強神經保護作用,修復受損神經功能,降低血清因子水平,提高腦梗死患者的療效。
綜上所述,乙酰谷酰胺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效果確切,有效促進了神經功能的修復,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并予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