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巧育 劉欣 吳茹玨 陳永博(通信作者)
200051 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發病機制復雜,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征。長期持續性的高血壓會引發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增加致殘、致死率。目前,西醫常采用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交感神經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控制患者血壓水平,雖然這些藥物降壓作用起效快,但不良反應較多,且長期應用治療效果不理想;有研究表明,西藥治療高血壓的血壓達標率僅為30%~40%[1-2]。中藥在高血壓治療中雖起效較慢,但降壓作用平穩、持久且不良反應少,兩者各具優勢。基于此,本研究以62 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健脾平肝降壓湯聯合西藥對高血壓的治療效果。
選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62 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1例。對照組男17 例,女14 例;年齡32~76 歲,平均(55.34±3.76)歲;病程1~19年,平均(11.23±2.55)年;體重46~77 kg,平均(62.61±3.48)kg;高血壓分級:Ⅱ級18例,Ⅲ級13例。研究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35~77 歲,平均(55.28±3.86)歲;病程1~20年,平均(11.18±2.47)年;體重46~77 kg,平均(62.63±3.52)kg;高血壓分級:Ⅱ級17 例,Ⅲ級14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臨床檢查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版)》及《高血壓中醫診療指南》中相關的診斷標準;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③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器質性病變者;②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③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④患有繼發性高血壓者;⑤過敏體質者;⑥患有精神認知障礙者;⑦治療依從性差者;⑧不愿配合本次研究者。
方法:對照組患者口服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6567)治療,5 mg/次,1 次/d;降壓效果不理想者可聯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生產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391)12.5~25 mg/次,2 次/d,連續治療8 周。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健脾平肝降壓湯治療,組方:石決明30 g,白術15 g,土茯苓15 g,姜半夏15 g,澤瀉15 g,夏枯草15 g,天麻10 g,竹茹10 g,炙甘草10 g。將諸藥水煎至300 mL 左右,于早晚分服,1劑/d,連續治療4周。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SBP)與舒張壓(DBP)水平。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療效評價標準:a.顯效:SBP/DBP<140/90 mmHg;b.有效:SBP/DBP 在140/90~150/100 mmHg;c.無效:SBP、DBP 水平較治療前改善不明顯[3]。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③采用簡易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從生理職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功能方面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總分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4]。④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頭痛、浮腫和低血壓。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SBP、DB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BP、DB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mmHg)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F-36評分比較:治療后,研究組的SF-36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F-36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F-36評分比較(±s,分)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高血壓是各類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治療應選擇可長期服用的低劑量藥物,盡可能使血壓水平處于理想范圍,以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5]。中醫認為,高血壓屬“眩暈”范疇,其病因與情志不暢、陰陽失調、痰濁內生、肝陽上亢、脾虛有關,因此應以平衡陰陽、滋陰補陽、平肝健脾為治療原則。依那普利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的分泌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6]。美托洛爾可通過抑制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活性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降低血漿中兒茶酚胺濃度及心肌耗氧量,從而降低血壓[7]。但上述藥物不良反應較多,長期服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健脾平肝降壓湯中石決明平肝清熱;白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土茯苓清熱利濕;姜半夏消痞散結、降逆止嘔;澤瀉利水滲濕、瀉熱;夏枯草平肝熄風、明目清火;天麻平肝熄風;竹茹理氣化痰;炙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全方共奏平肝熄風、清熱利濕、健脾益氣之功效[8]。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健脾平肝降壓湯可有效阻斷交感神經釋放兒茶酚胺,擴張周圍小動脈,降低血壓水平,與西藥聯合應用不僅可減少用藥劑量,減少不良反應,還可提高降壓效果[9]。本研究對研究組患者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健脾平肝降壓湯治療,治療效果顯著,患者血壓得到有效控制,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分析原因:依那普利和美托洛爾是常見的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患者服藥后起效快,短期效果較好,但是長久服用藥物不良反應較多。而聯合健脾平肝降壓湯治療可以避免的單一西藥治療的弊端,從長遠結果來看效果更好,并且用藥安全性能得到有效保證。本研究結果與萬雪花[10]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選擇的病例數較少,并且沒有進行長期的隨訪,需要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進一步深化。
綜上所述,健脾平肝降壓湯聯合西藥可實現優勢互補,有效提高血壓控制效果,且可減少西藥所致的不良反應,療效顯著,對控制高血壓患者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