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波,吳 剛,徐媛媛
(貴州水利水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2)
安順市位于貴州省中部,地處東經105°15′~106°31′,北緯25°21′~26°38′之間,總面積9267km2。根據《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貴州省水功能區劃》與《安順市水功能區劃》,本次分析安順市省級一、二級水功能區不重復統計共有25個,包括保護區5個、保留區11個、緩沖區1個、開發利用區中的二級區8個。總河長為1748km。
2.1.1 模型的選擇
根據《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 25173—2010),污染物在河段內均勻混合的情況下,可采用零維水質模型計算納污能力,安順市主要水功能區涉及河段污染物均勻混合,適用零維水質模型計算納污能力[1-2]。
2.1.2 初始濃度值C0的確定
根據上一個水功能區的水質目標值來確定C0,即上一個水功能區的水質目標值就是下一個功能區的初始濃度值C0。
2.1.3 水質目標Cs值的確定
全市水功能區水質指標達標控制目標:2030年長江流域100%,珠江流域100%。水質目標Cs值為本功能區的水質目標值。
河流納污能力按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M—河流納污能力,g/s;Q—斷面的設計流量,m3/s;Qp—廢污水排放流量,m3/s。
水功能區納污能力復核是根據貴州省水功能區復核調整情況對水質目標調整和設計條件變化的部分水功能區進行現狀納污能力重新計算,方法和標準執行《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 25173—2010)和《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地表水資源保護補充技術細則》的有關技術要求[3]。主要針對以下3種情況:①對于水質目標調整的水功能區,需重新計算水功能區納污能力。②對設計流量(水量)受江河水文情勢和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影響較大的開發利用區,其納污能力也應進行復核計算。③對于屬于《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的安順市境內水功能區,由于水功能區狀況未發生變化,納污能力應保持原現狀,采用已批復的納污能力值。經分析計算,安順市省級水功能區總納污能力COD為8366t/a,NH3-N為1040t/a;安順市市級水功能區納污能力COD為1576.6t/a,NH3-N為132.2t/a。
根據《貴州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修編》和《安順市水資源綜合規劃》中的污染物入河量來確定的,全市已統計排污口,實際入河廢污水量2126萬m3/a。
結合安順市及各區縣的城市發展總規,工業、農業、服務業等行業發展規劃,以及受二胎政策影響下的安順市人口發展規劃,綜合分析未來安順市的城鎮發展布局、各行業產業布局,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資料對人口、產業發展、農業灌面等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預測,對城鄉生活、農業、工業、河道內外需水分析統計,進而預測分析出規劃年2030年廢污水入河量為17418萬m3/a。
現狀污染物入河量根據《貴州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修編》和《安順市水資源綜合規劃》中的污染物入河量,結合近年治污水平合理確定。根據《貴州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修編》和《安順市水資源綜合規劃》中的污染物入河量來確定的,全市主要排污口排入水功能區污染物,COD入河量和NH3-N入河量分別為568t/a和70.9t/a。
根據《安順市水資源綜合規劃》,采用已有成果,得出安順市不同水平年廢水入河量情況,規劃年點源廢污水均采用收集進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后排入河道,規劃污水處理廠處理標準為一級A標排放(CDD為50mg/L,NH3-N為5mg/L),預測分析出規劃年2030年COD入河量和NH3-N入河量分別為8709t/a和871t/a。
安順市入河污染物控制總量2030年COD為8366t,削減量為5213t,NH3-N入河控制總量為1040t,削減量為506t。各水功能區不同指標值情況對比,如圖1、圖2所示。

圖1 各水功能區COD不同指標對比

圖2 各水功能區NH3-N不同指標對比
全市省級水功能區納污能力總量:COD8366t/a,NH3-N1040t/a;全市省級水功能區污染物限排控制總量:2030年COD8366t/a,NH3-N1040t/a;全市水功能區污染物削減總量:2030年COD5213t/a,NH3-N506t/a。
全市大部分水功能區規劃年污染物入河量小于納污能力,水域有一定的納污空間。而貓跳河安順市源頭保護區、貓跳河安順平壩工業農業用水區、暗流河平壩縣源頭水保護區、南明河平壩縣貴陽市源頭水保護區、烏江六盤水畢節保留區、歹陽河織金普定保留區、波玉河普定保留區及羊架河紫云望謨保留區,規劃年污染物入河量大于納污能力,應根據限制排放方案對其做削減排放,同時,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與規劃,做出產業布局的適當調整,對社會經濟與水環境可持續發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4]。
(1)按規范劃定功能區,實施分類保護。安順市水務局和環境保護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水功能區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水環境質量標準》的有關規定,分別組織劃定流域水功能區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功能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按照水域不同的功能類別和質量要求,制定管理辦法,采取措施,實施分類保護。
(2)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在區域內干流和一級支流沿岸禁止新建畜禽養殖場,地區環境保護局和畜牧水產局要在區域流域劃定畜禽養殖場禁建區,禁建區內禁止建設畜禽養殖場;要落實好新的養殖區規劃選址和環境影響評價,按照建設清潔養殖小區的要求建設,防止產生新的污染或污染轉移[5]。禁止新建畜禽養殖場如圖3所示。

圖3 禁止新建畜禽養殖場
(3)加強城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與運行管理。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推進污水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政策,2020年底對生活廢水直接排放進入干流的鄉鎮,必須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為確保生活污水達標排放,對已建成的縣城及鄉鎮污水處理廠要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同步建設或優先改造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確保污水管網與污水處理廠配套并同步投入使用,落實有關污水處理費價格和資金的收繳使用;要加快推進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積極推行垃圾處理場合理布局、集中處理,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綜合利用,采用衛生填埋方式的垃圾處理場應按規范建設防滲層和滲濾液處理設施,防止二次污染[6]。
(4)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繼續采取限期治理、限期整治等手段,加強工業污染治理,努力實現污染物少排放或零排放。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如圖4所示。

圖4 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
(5)加快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按照“高產、優質、高效、低耗、無污染”的生態農業發展原則,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無公害農業,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強化農藥、化肥對農田污染的監督管理,正確引導農民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鼓勵農民使用生物農藥代替化學農藥,通過化肥和農藥減施、生態攔截、農藥替代等方式,減少對水體的污染[7]。
(6)加強區域生態建設與保護。建立區域重要水源涵養功能分區并加以保護,防止發生新的人為破壞和退化,在流域內劃定禁挖區、禁伐區、禁采區、禁墾區,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促進生態系統退化區生態功能的自然恢復。加強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植樹造林與封山育林并舉,提高森林覆蓋率。從根本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使生態環境明顯改善[8]。
(7)劃定重要水域水資源保護區。安順市有多個飲用水源保護區,根據《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試行)》(黔府發〔2013〕1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頒布的《貴州省自然保護區名錄》(截至2012年底)等,綜合考慮擬定出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與區域內重要風景名勝水資源保護區,重點加以保護,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以地表蓄引為主。劃定重要水域水資源保護區如圖5所示。

圖5 劃定重要水域水資源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