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淑芹 張瑜 劉葉青 任超紅 歐陽長法
肺炎是一種以春冬季節為主要發病時間的呼吸道疾病,受上述兩季的氣候因素及時節特征影響,患者在該時段的臨床發病率已呈現規律性遞增趨勢,該病患者在發病初期多以咳嗽表現為典型癥狀,同時可伴發較為明顯的發熱、肺功能障礙等并發癥[1-2]。上述疾病的主要臨床治療方向為西藥干預,但由于抗生素用藥方案在長期開展后多存在一定的藥效限制,進而導致患者無法得到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3]。為探尋一種更為有效的肺炎治療措施,本次研究分析了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在老年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5 月-2021 年3 月于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肺炎患者86 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病情經臨床綜合診斷確診為肺炎;(2)通過痰液培養可以發現病原菌,經過常規檢查顯示中性粒細胞、白細胞顯著增多;(3)臨床表現為氣短喘憋、呼吸受阻、喉間痰鳴、苔黃膩、痰稠色黃;(4)積極配合治療。排除標準:(1)對使用的藥物不可耐受;(2)病情危重者;(3)拒絕配合治療;(4)合并存在腎、肝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表現。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 例。本次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方得以開展;患者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表示自愿參與。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乙酰半胱氨酸(生產廠家:Zambon S.P.A.,注冊證號:國藥準字H20150548,規格:3 mL∶0.3 g)霧化吸入治療;霧化裝置準備期間,需首先將治療藥液妥善導入霧化裝置之中,接著逐項連接霧化吸入設備及導管,單次霧化吸入藥物劑量為1 安瓿(3 mL),1、2 次/d,治療2 周。
1.2.2 研究組 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開展振蕩排痰治療。在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并妥善穿著充氣夾克背心后,則可對高頻胸壁振蕩排痰儀(生產廠家:珠海黑馬醫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V17)的治療參數進行相應調節,儀器震動頻率需調整為10~20 Hz,單次治療時間為10~15 min,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存在機體不適感,則應及時停止排痰治療,并盡快給予患者相應的對癥處理,排痰治療頻次為2~6 次/d,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治愈:治療后,機體病癥表現消失,呼吸功能恢復正常,X 線檢查結果顯示肺部無陰影,癥狀積分減少程度>90%;顯效:機體病癥表現均得到明顯改善,X 線檢查結果顯示肺部病灶吸收良好,癥狀積分減少程度>67%;有效:機體病癥表現均有所減輕,X 線檢查結果顯示肺部存在少量陰影,癥狀積分減少程度>32%;無效:病癥表現未得到任何改善[4]。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住院時間及癥狀表現(肺部啰音、咳嗽、發熱)消失時間。(3)比較兩組C 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5 mL 靜脈血,檢測WBC、CRP。(4)比較兩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ctor-alpha,TNF-α)、白細胞介 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抽取患者5 mL 空腹靜脈血,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TNF-α、IL-10 水平,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具體操作按照說明書嚴格進行。(5)比較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入院后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分取血清后使用免疫比濁法對IgM、IgG、IgA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43 例,男22 例,女21 例;年齡73~87 歲,平均(79.4±1.4)歲;病程1~12 d,平均(6.4±1.6)d。研究組43 例,男24 例,女19 例;年齡71~86 歲,平均(79.2±1.6)歲;病程2~10 d,平均(6.7±1.8)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5.13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2.3 兩組住院時間及癥狀表現消失時間對比 研究組住院時間,肺部啰音、咳嗽、發熱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時間及癥狀表現消失時間對比[d,()]

表2 兩組住院時間及癥狀表現消失時間對比[d,()]
2.4 兩組CRP、WBC 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CRP、WB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RP、WB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CRP、WBC水平對比()

表3 兩組CRP、WBC水平對比()
2.5 兩組血清TNF-α、IL-10 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血清TNF-α、IL-10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TNF-α、IL-10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TNF-α、IL-10水平對比[pg/mL,()]

表4 兩組血清TNF-α、IL-10水平對比[pg/mL,()]
2.6 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各項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IgM、IgG 及IgA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對比[g/L,()]

表5 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對比[g/L,()]
肺炎是一種近年來發病率顯著上升的感染性疾病,該病的主要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患者發病后的病情惡化速度相對較快,且伴有較為嚴重的機體癥狀表現,進而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因此需盡早給予患者有效的對癥治療[5-7]。西藥治療是臨床方面較為常用的肺炎治療方法,其在治療干預開展期間可起到一定的病情改善效果,但整體療效較為不佳,且用藥治療在不同類型的疾病患者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時伴隨一定的用藥不良表現,進而可對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及病情控制效果均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8-10]。相關研究指出,在西藥治療基礎上,為肺炎患者同步開展物理治療干預,可在有效控制機體炎癥表現的基礎上,改善機體病癥表現,同時可明顯減少西藥治療應用劑量,由此大幅提升臨床干預安全性,并可明顯改善疾病治療整體效果[11]。
N-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種巰基化合物,其在霧化吸入的過程中,可快速代謝,形成谷胱甘肽的直接前體半胱氨酸,其巰基有抗氧化性以及還原性,N-乙酰半胱氨酸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而言,可有效發揮抗氧化作用,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慢性炎癥反應得到控制,維持氧化還原之間的平衡狀態,有效減少氣道黏液分泌[12-14];高頻胸壁振蕩排痰系統是指利用能充氣的胸帶和空氣脈沖主機相連接,通過迅速地充氣和放氣,由此達到擠壓和放松胸壁的目的;上述治療內容在聯合應用期間可顯著提升治療有效率,促進機體免疫功能恢復[15-16]。為進一步驗證上述研究觀點,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實施了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其住院時間、肺部啰音、咳嗽、發熱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了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治療在肺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肺炎疾病的治療重點為抗感染治療干預,炎癥程度可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改變情況[17]。IL-10 可高效抑制Th1 細胞功能,有效抗炎,還可以保護機體組織避免長時間受到炎性侵襲,改善機體中的免疫功能表現,控制機體感染表現[18-19]。TNF-α 是經過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多肽調節因子,在機體中濃度相對較低,具有抗腫瘤、抗感染、調節免疫應答的效果。高濃度的TNF-α 屬于重要的炎癥遞質,介導炎癥反應導致炎癥的發生[20]。機體在炎癥狀態下CRP、WBC 會處于升高的狀態,所以在經過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治療后,研究組CRP、WB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可以控制患者機體中的炎癥。研究組血清TNF-α、IL-10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肺炎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免疫蛋白指標主要用于評價機體免疫功能水平及康復狀態,該類指標水平升高可有助于抑制病原微生物,激活補體,同時有效促進抗原特異性結合表現,進而可顯著改善機體炎癥及病情現狀。在對肺炎患者接受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干預后的機體血清免疫蛋白指標開展相應分析后發現,研究組的IgM、IgG 及IgA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提示,研究組所應用的聯合治療方法可有助于穩定機體免疫蛋白指標水平,提升身體免疫能力。
綜上所述,在肺炎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乙酰半胱氨酸霧化聯合振蕩排痰治療可有效緩解咳嗽、發熱、啰音等機體癥狀,提高臨床干預有效性,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