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進德
卵巢上皮性癌占卵巢腫瘤的50.0%~70.0%[1]。由于子宮頸癌病灶部位較為特殊,多數患者發病早期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隨著病程的延長,部分患者發生病灶轉移,成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病理組織檢查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診斷的“金標準”,但是該檢查方法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創傷性,對儀器及設備要求較高,難以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3]。血清半乳凝素9(Gal-9)在人體中分布廣泛,可參與機體免疫調節、細胞增殖凋亡及細胞黏附等作用,能直接參與多種實體瘤的發生、發展[4]。既往研究表明,Gal-9 在機體炎癥反應、腫瘤轉移及細胞分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5-6]。CC 類趨化因子配體23(CCL23)則能通過誘導白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等,向局部受損部位遷移,直接參與機體免疫調節[7-8]。但Gal-9、CCL23 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達及在疾病中的作用機制并未闡明[9]。本研究以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探討Gal-9、CCL23 及AI 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的表達及其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卵巢上皮性癌患者60 例為觀察組;選擇同期本院治療的卵巢良性腫瘤患者48 例為對照1 組;選擇同期本院健康體檢女性54 例為對照2 組。觀察組納入標準:(1)符合卵巢上皮性癌診斷標準,均經病理檢查確診;(2)病情穩定,能配合檢查。對照1 組納入標準:(1)符合卵巢良性腫瘤診斷標準[10-11];(2)具有完整的基線資料。對照2 組納入標準:(1)既往體健,近期未手術治療;(2)能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異常、其他部位惡性腫瘤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2)生化檢查前患者常規行放化療、生物免疫治療或伴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3)凝血功能異常、認知障礙或研究期間死亡者。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1)標本采集。觀察組、對照1 組于入院后第2 天早晨9:00、對照2 組于健康體檢當天均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3 mL,離心后低溫保存、備用。(2)Gal-9、CCL23 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各組Gal-9、CCL23 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細胞凋亡指數(AI)檢測。采用流式細胞技術測定觀察組與對照1 組和對照2 組不同組織中AI 指數:各組取外周空腹血5 mL,5 min 離心,速度4 500 r/min,去除上清。向標本中加入預冷的70.0%乙醇進行固定,4 ℃下過夜。次日5 min 離心后去除上清,并采用PBS1 次漂洗,加入N-糖苷酶F(PNGase F),37 ℃下連續作用30 min。上述操作完畢后加入1 mL 碘化丙啶(PI)50 μg/mL,4 ℃下避光20 min 染色后過濾,并給予流式細胞術(FCM)測定,從而完成不同組織中AI測定,所有操作均嚴格遵循試劑盒說明書完成;查閱觀察組患者病歷資料,記錄患者的年齡、腫瘤分化程度、腫瘤分期、淋巴結轉移、病理組織分類,分析不同病理類型下Gal-9、CCL23 和AI 表達水平,采用單因素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因素。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4.0 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三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其中兩兩間比較采用SNK-q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年齡51~76 歲,平均(57.67±5.71)歲;腫瘤分期:Ⅰ~Ⅱ期35 例,Ⅲ~Ⅳ期25 例;分化類型:低分化25 例,中分化21 例,高分化14 例;組織病理學分型:卵巢漿液性腺癌23 例,子宮內膜樣癌15 例,黏液性腺癌22 例。對照1 組年齡50~78 歲,平均(59.68±5.98)歲;疾病類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21 例,單純性卵巢囊腫19 例,卵巢漿液性囊腺瘤8 例。對照2 組,年齡47~79 歲,平均(58.71±5.79)歲。三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三組Gal-9、CCL23 及AI 比較 觀察組Gal-9、CCL23、AI 均高于對照1 組與對照2 組(P<0.05);對照1組中Gal-9、CCL23、AI 均高于對 照2 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Gal-9、CCL23及AI比較()

表1 三組Gal-9、CCL23及AI比較()
*與對照2 組比較,P<0.05;#與對照1 組比較,P<0.05。
2.3 不同病理類型下Gal-9、CCL23 水平比較 不同年齡、不同病理組織學分類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Gal-9、CCL23 水平表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腫瘤分期及有無淋巴結轉移患者的Gal-9、CCL23 水平表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理類型下Gal-9、CCL23水平比較()

表2 不同病理類型下Gal-9、CCL23水平比較()
2.4 Gal-9、CCL23 及AI 指數在卵巢癌中表達影響因素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腫瘤分化程度、腫瘤分期、淋巴結轉移為卵巢癌患者中Gal-9、CCL23 及AI 的影響因 素(P<0.05)。見表3、4、5。

表3 Gal-9在卵巢癌中表達影響多因素分析

表4 CCL23在卵巢癌中表達影響多因素分析

表5 AI指數在卵巢癌中表達影響多因素分析
Gal-9 廣泛存在于人體中,不僅能分布在細胞核中,亦可分布在細胞質、細胞外基質中,其廣泛的組織分布提示其具有多樣性功能[12-16]。研究表明,Gal-9 在胃腸道、肝臟及各種免疫細胞中呈高表達,且在胃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中亦可測出Gal-9[17]。因此,Gal-9 能直接參與多種實體瘤的發生、發展,其表達水平能反映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18]。CCL23是目前唯一與CC 趨化因子受體相互作用的細胞因子,其作用與β-防御素屬性相當[19]。既往研究表明,CCL23 能直接參與腫瘤的進展及轉移[20]。趨化因子及其受體在多種細胞中表達,且越來越多證據表明,CCL23 在多種類型癌癥中能促進腫瘤的生長,亦可參與癌癥的發生、血管形成與浸潤。本研究中,觀察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Gal-9、CCL23、AI 均高于對照1 組與對照2 組(P<0.05);對照1 組中Gal-9、CCL23、AI 均高于對照2 組(P<0.05);不同年齡、不同病理組織學分類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Gal-9、CCL23 水平表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腫瘤分期及有無淋巴結轉移患者的Gal-9、CCL23 水平表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Gal-9、CCL2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呈高表達,且與患者的分期、淋巴結轉移等存在緊密的聯系。
卵巢上皮性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多因素作用的過程,常伴有腫瘤細胞的增殖與凋亡。既往研究表明,細胞凋亡是有核細胞在一定條件下通過自身內部機制啟動而引起的細胞自然死亡的過程[21]。因此,細胞凋亡屬于是有絲分裂相反方式的調節,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卵巢上皮性癌中腫瘤細胞凋亡水平相對較低,更多以腫瘤的增殖為主,亦可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度。本研究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腫瘤分化程度、腫瘤分期、淋巴結轉移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Gal-9、CCL23 及AI 的影響因素(P<0.05),由此看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Gal-9、CCL23、AI 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因此,臨床上對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應加強患者Gal-9、CCL23 水平測定,評估并預測患者的AI,了解患者病情發展情況,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Gal-9、CCL23、AI 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均呈高表達,其表達水平能反映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但患者表達水平影響因素較多,加強患者Gal-9、CCL23 水平測定能評估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