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本刊編輯部
2022年7月6日下午,由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與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廣東網絡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打造的《經典永流傳,喜迎二十大“強國復興有我”音樂黨史課》在荔灣區沙面一街3號百年建筑里舉行。《保衛黃河》《延安頌》《繡紅旗》《不忘初心》等十多首紅色經典歌曲聲聲唱響,來自我省優秀的歌唱家崔崢嶸、許樂、李白、張朝夕和青年鋼琴家王順儀,為我們帶來了一堂跨越時空的,高雅藝術與傳統西關風情融合的特別黨課,以音樂的方式,將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各個關鍵時期的歷史向我們一一講述。當天廣東省首個“廣東音樂家新時代文明實踐薪火站”在荔灣區掛牌。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州荔灣區時,強調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要求我們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音樂黨史課”,選擇在荔灣沙面的歷史街區中講述百年黨史,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音樂課與黨史學習教育的融合,更能讓廣大群眾在學習黨史中感悟思想,激發銳意進取的革命精神。
活動當天,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啟動了首個“廣東音樂家新時代文明實踐薪火站”授牌,以音樂為媒介,將黨的文藝精神薪火傳承。廣東省文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周華將第一塊“薪火站”牌匾授予荔灣沙面,由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明曦代表接受。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明曦,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副社長賴家彥,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金旭庚為歌唱家崔崢嶸、許樂、李白、張朝夕,青年鋼琴家王順儀頒發“荔灣文化藝術傳播大使”聘書。
著名歌唱家崔崢嶸是本場音樂黨史課的靈魂人物,除了演唱,她還肩負朗誦、講述、導演以及撰寫文稿等工作,她反復翻閱各種黨史資料,以各個時期代表性紅色經典歌曲為敘述線索,結合講述歌曲的時代背景、歷史事件,讓聽眾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奮斗,救民于水火,救國于危難,帶領人民走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復興之路。
未來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更多優秀音樂藝術家深入荔灣大街小巷展演、創作,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共同推動荔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高質量發展,共筑文明新荔灣。